查看拼音

贺新郎

池馆收新雨。

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

入夜凉风吹不灭,冷焰微茫暗度。

碎影落、仙盘秋露。

漏断长门空照泪,袖纱寒、映竹无心顾。

孤枕掩,残灯炷。

练囊不照诗人苦。

夜沈沈、拍手相亲,騃儿痴女。

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

竞戏踏、金钗双股。

故苑荒凉悲旧赏,怅寒芜、衰草隋宫路。

同磷火。

偏秋圃。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这首词是作者游扬州隋故院所作。上片可分为两个层次,各有五句。第一个层次先以“ 池馆收新雨”写出地点和天气。后以“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入夜凉风吹不灭,冷焰微茫暗度”四句写池馆萤火。“耿”字,乃明亮、照亮之意。“疏户”,指有漏隙的门 。“入夜 ”一句,由李嘉《萤》诗的“夜风吹不灭”演化而来,“微茫”二字则是模糊不清之貌。“炷”,即灯芯。夏末秋初的夜晚,一场新雨过后,池边馆舍极为清冷而寂静。此刻,隐伏着的萤火虫开始活动起来,萤光闪闪,照亮了池边幽暗的草丛,接着飞上夜空,流光点点,渐近疏户却又向远处飞去,只见那风吹不灭的清冷光焰,熠熠荧荧,在夜色深处变得愈益模糊起来。随着萤火的远逝,词人在追寻中也在遐想,物境是凄清寂静的,心境则是幽索哀婉的,暗中蕴藏着一股感情的寒流。所以接下去第二个层次的五句,连用两事,写了:“碎影落、仙盘秋露。漏断长门空照泪,袖纱寒、映竹无心顾。孤枕掩,残灯炷。”其中的“仙盘”,指仙人承露盘。“漏”,乃指漏刻,亦称漏壶,为古代计时之器 。“漏断”,指夜漏已尽天色将明。“长门”,指长门宫,历史上的仙盘秋露、长门孤泪同写萤火并无联系 ,但前者加上“碎影落”,后者加上“空照泪”,便点化成与萤火相关的事情。所以当词人仰望夜空,看“冷焰微茫暗度”的时候,他好象看到那秋夜的流萤,点点碎影映入了仙盘秋露,又仿佛见到它飞绕在长门宫中,照着陈皇后的满脸泪痕。在清冷的长门宫里,陈皇后衣衫单薄,心境悲苦,即使有流萤映竹,清光映照的清幽景色,也无心观赏,只能在漫漫长夜中独自哀愁。在这五句中,词人由眼前的流萤回追溯过去,虚实结合,不但丰富了咏萤的内容,而且增强了这首词的品味。词的下片也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前六句:“练囊不照诗人苦 。夜沉沉、拍手相亲,騃儿痴女。栏外扑来罗扇小 ,谁在风廊笑语 。竞戏踏、金钗双股。”说明词人深夜作诗及騃儿痴女嬉戏玩耍的情景。第一句暗用车胤囊萤读书典故。“练囊”,是以素色熟丝织成的萤囊。第三句的“騃儿痴女”,指天真幼稚或迷于情爱的少男少女。第四句的“罗扇”,是以丝绢制成的小扇,化用杜牧“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意 。第五句的“风廊 ”,即通风长廊。第六句是以 “戏踏金钗”暗中引比荆楚一带端午节戏踏百草的游戏。从词的思路上看,这里说的“练囊不照”跟前面说的“长门空照”,暗中相合,都是物性与人情难通的意思。夜深了,微弱的萤火只能给词人带来一点亮光,却不能照亮出他苦吟的心境。拍手相亲的騃儿痴女忽然搅断了在黑夜里冥思苦想的词人的思绪。他们不像词人那样愁苦,而是快乐地在栏杆外拿着轻巧的罗扇追赶流萤,一次次地向池馆窗前扑来。风廊里又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他们竟然别出心裁,把双股金钗丢去地上,模仿踏百草的游戏,争着戏踏。这一幕幕地闹剧,可爱可笑而又让人发恼。可是词人似乎并不责怪,只是像素描一样,淡淡写来。大概是騃儿痴女的天真灵性唤醒了他逝去已久的童心,故以轻松的笔调描绘出一幅幸福快乐、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以章法而论,小儿女的嬉戏只是一段穿插,词人所要表现的是咏萤怀古,所以经过一番推挽,调转词笔续写出第二个层次的四句:“故苑荒凉悲旧赏,怅寒芜衰草隋宫路。同燐火,遍秋圃。”其中的“故苑”,本指洛阳的萤苑。大业十二年,隋炀帝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晚游山之际将其放掉,荧光照遍了整个山谷。“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杜牧《扬州》)自此皆以放萤为扬州事典。“隋宫,指炀帝在江都西北所建的隋苑。这里以萤苑为扬州事并与隋宫合而为一 。“怅”,乃领格字,领起末结两句。以上四句,词人将怀古揉入景物描写,情景结合,写得极为凄迷哀婉。当年的隋苑,放萤数斛,成千上万,光遍岩谷,极尽观赏的乐趣。如今,那赏心悦目的场面早已烟消云散了。词人说“悲旧赏”,是古今对比所产生的情绪,也是本词感情基调 。在悲凉之中,他感叹万千,以致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因以“怅”字领起,中间再以“同”字勾紧,最后又以“遍”字奋力重拍,写下了“怅寒芜衰草隋宫路。同燐火,遍秋圃”。繁华隋宫 ,如今荒径败草 ,燐火冷焰,严寒凄凉,冷落不堪。这三句是全词的重点句,笔力严厉深刻,充分揭示出咏萤怀古的主题,在描绘这些景物时,词人的感情很复杂。既有对隋宫故苑衰败的惆怅,也有对隋炀帝不恤民力而最终身亡国灭的感叹。寓意深远而含蓄,耐人寻味 。这首词,以咏萤为题,往事与实景结合,以騃儿痴女穿插其中,古今往复,纵横交错,始终围绕着萤火 。这首词主题突出而内容广博,思路活泼,跌宕起伏,有其独特之处,作者用典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运用自如,已达到艺术上的佳境。

诗人简介

赵闻礼(约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字立之,一作正之,亦字粹夫,号钓月,临濮(今山东濮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曾官胥口监征,以诗干谒程公许于蜀中。淳佑年间游于临安,与江湖词人丁默、林表民辈唱和。赵闻礼编有《阳春白雪》八卷,著有《钓月集》,词风倾向于清丽舒徐、缠绵委婉一途。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谓其《钓月集》中“大半皆楼君亮、施仲山所作”,今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钓月词》一卷。► 29篇诗文

诗文推荐

草草池亭宴。

又何须、珠_络臂,琵琶遮面。

宾主一时词翰手,倏忽龙蛇满案。

传写处、尘飞莺啭。

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

阴雾扫,霁华见。

使君偿了丰年愿。

便从今、也无敲扑,也无厨传。

试拂笼纱看壁记,几个标名渠观。

想九牧、闻风争羡。

此老饱知民疾苦,早归来、载笔薰风殿。

诗有讽,赋无劝。

瑞霭笼晴晓。

正小春时候,和气十分缭绕。

月姊精神还窈窕。

甚似星郎年少。

同共入、蓬莱仙岛。

鸾凤铿铿风缥缈。

算一双、两好真奇妙。

天上有,世间少。

桥门名姓掀张了。

更那堪、榜下新婚,才名表表。

便好相成勤夙夜,莫使脱簪遗笑。

且早趁、青春才调。

向去功名成就後。

到恁时节风流好。

胜今日,登科小。

昨朝残腊尽,今日贺新年。

虎逐牛方急,东君令已行。

瑞雪已铺银世界,大家携手普贤让。

万里岷峨路。

笑归来、野逸萧闲,旧时风度。

玉陛金闺春引处,迟却京华步武。

漫赢得、西湖佳趣。

香篆琴丝帘影外,有朝云、夜月和鸥鹭。

都辨我,醉中句。

飞凫又报匡庐去。

怕赤霄、班里依然,有人留取。

头黑功名浑好在,漫浪从渠赋予。

但爱我、襟期相遇。

满把一觞为君寿,有风荷、万顷摇清暑。

聊为此,釂金缕。

路入蓝桥境。

忆当年、云英来会,玄霜捣尽。

争似温公风流婿,一笑欢传玉镜。

便胜似、琼浆玉饮。

自是振振佳公子,冰肌玉骨相辉映。

一对儿,好厮称。

夜深银烛交红影。

雀屏开、凤帷拥绣,鸳衾铺锦。

雨意云情应多少,梦到巫山一枕。

好语向、耳边频听。

但愿来春青云路,管一枝、青桂嫦娥近。

闻早寄,凤楼信。

同住西山下。

是天地中间,爱酒能诗之社。

船向少陵佳处放,尘世必无知者。

暑不到、雪宫风榭。

楚竹忽然呼月上,被东西,几叶云萦惹。

云散去,笑声罢。

清尊莫为婵娟泻。

为狂吟醉舞,毋失晋人风雅。

踏碎桥边杨柳影,不听渔樵闲话。

更欲举、空杯相谢。

北斗以南如此几,想吾曹、便是神仙也,问今夜,是何夜。

汉使来何许。

到如今、天边又是,薰弦三度。

见说山深人睡稳,细雨自催茶户。

向滴博、去间看取。

料得权奇空却后,指浮去、万里追风去。

跨燕越,抹秦楚。

不妨且为斯人驻。

正年来、忧端未歇,壮怀谁吐。

顷刻阴晴千万态,怎解绸缪未雨。

算此事、谁宽西顾。

待洗岷峨凄怆气,为八荒、更著深长虑。

间两社,辅明主。

一段江南绿。

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挥白羽,跨黄犊。

高情远继巢由躅。

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

算独有、渔舟来熟。

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寻胜地,访遗俗。

薄暮垂虹去。

正江天、残霞冠日,乱鸿遵渚。

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

问弱水、神仙何处。

翳凤骑麟思往事,记朝元、金殿闻钟鼓。

环佩响,翠鸾舞。

梦中失却江南路。

待西风、长城饮马,朔庭张弩。

目尽青天何时到,赢得儿童好语。

怅未复、长陵抔土。

西子五湖归去後,泛仙舟、尚许寻盟否。

风袂逐,片帆举。

雁向愁边落。

渺汀洲、孤云细雨,暮天寒角。

有美人兮山翠外,谁共霜桥月壑。

想朋友、春猿秋鹤。

竹屋一灯棋未了,问人间、局面如何著。

风雨夜,更商略。

六州铁铸从头错。

笑归来、冰鲈堪鲙,雪螯堪嚼。

莫遣孤舟横浦溆,也怕浪狂风恶。

且容把、钓纶收却。

云外空山知何似,料清寒、只与梅花约。

逋老句,底须作。

具能歌张仲宗目尽青天等句,音韵洪畅,听之慨然。

戏用仲宗韵呈张君量府判薄暮垂虹去。

正江天、残霞冠日,乱鸿遵渚。

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

问弱水、神仙何处。

翳凤骑麟思往事,记朝元、金殿闻钟鼓。

环佩响,翠鸾舞。

梦中失却江南路。

待西风、长城饮马,朔庭张弩。

目尽青天何时到,赢得儿童好语。

怅未复、长陵抔土。

西子五湖归去后,泛仙舟、尚许寻盟否。

风袂逐,片帆举。

午睡莺惊起。

鬓云偏、_松未整,凤钗斜坠。

宿酒残妆无意绪,春恨春愁如水。

谁共说、厌厌情味。

手展流苏腰肢瘦,叹黄金、两钿香消臂。

心事远,仗谁寄。

帘栊渐是槐风细。

对梧桐、清阴满院,夏初天气。

回首春空梨花梦,屈指从头暗记。

叹薄幸、抛人容易。

目断孤鸿沈双鲤,恨萧郎、不寄相思字。

幽恨积,黛眉翠。

此是河清宴。

觉朝来、薰风满入,生绡团扇。

太守愁眉才一展,且喜街头米贱。

且莫管、官租难办。

远砌苔钱无限数,更莲池、雨过珠零乱。

尽买得,凌波面。

家山乐事真堪羡。

记年时、荔枝新熟,荷筒齐劝。

底事来寻蕉鹿梦,赢得乾忙似箭。

笑富贵、都如邮传。

做了丰年还百姓,便莼鲈、归兴催张翰。

看卿等,上霄汉。

帆影斜阳里。

与芦花、分风飞过、落星遗此。

瓦老苔荒钟鼓陋,斑剥残碑无几。

想此处、阅人多矣。

天上白榆犹落去,况人间、一瞬浮花蕊。

问五老,笑而已。

仙翁当日曾挥尘。

拍阑干、浩歌音响,振鱼龙耳。

九十余年无人问,遗韵半江烟水。

慨宇宙、风涛如许。

安得六丁移此石,去横身、作个中流砥。

长唱罢,冥鸿起。

一笑君知否。

笑当年、山阴道士,行歌樵叟。

五十到头公老矣,只可鹭朋鸥友。

便富贵、何如杯酒。

好在归来苍崖底,想月明、不负携锄手。

谁共酌,翦霜韭。

乾坤许大山河旧。

几多人、剑倚西风,笔惊南斗。

俯仰之间成陈迹,亡是子虚乌有。

渺烟草、不堪回首。

隔坞筑亭开野迳,尽一筇、两屦山前后。

春且为,催花柳。

月绽浮云里。

未须臾、长风扫荡,碧空如水。

谁在冰壶玉界上,眇视征蛮战蚁。

便弃掷、尘寰脱屣。

絺葛清冷紧袖冷,露华浓、暗袭人肌理。

和酷暑,争些气。

谯楼漏转三更二。

夜沈沈、经星纬宿,换垣移市。

万籁渐生秋意思,时节那堪屈指。

奈投老、未酬归计。

矫首高天天不应,忽林梢、睡鹊惊飞起。

同一梦,我与尔。

放逐身蓝缕。

被门前、群鸥戏狎,见推盟主。

若把士师三黜比,老子多他两度。

袖手看、名场呼五。

不会车边望尘拜,免他年、青史羞潘母。

句曲洞,是归路。

平生怕道萧萧句。

况新来、冠_弁侧,醉人多误。

管甚是非并礼法,顿足低昂起舞。

任百鸟、喧啾春语。

欲托朱弦写悲壮,这琴心、脉脉谁堪许。

君按拍,我调柱。

日近长安路。

喜骖鸾、带簪游戏,弓旌招去。

闻道汉朝帷幄里,要问_隅蛮语。

嗟时事、尚兹多故。

办取忠谋宜入告,见石洪、曾在乌公府。

须细访,风寒处。

左荆右岭中湘浦。

愿扶持、东南温厚,老天张主。

翘馆钦贤人共说,一饭每勤三吐。

公此去、好官须做。

从臾泾舟同共济,更绸缪、桑土先阴雨。

灭此虏,直朝暮。

出了罗浮洞。

有多情、梅花雪片,殷勤相送。

见说条然琴鹤外,诗压牛腰较重。

去管甚、群儿嘲弄。

岭海三年持翠节,料无时、不作家山梦。

驰玉勒,归金凤。

金凤池,乃所居也。

一门朱紫环昆仲。

看阶庭、森森兰玉,慈颜欢动。

宰相时来须著做,且舞莱衣侍奉。

却不信、大才难用。

时事多艰人物少,便中兴、谁辨浯溪颂。

为大厦,要梁栋。

又是春残去。

倚东风、寒云淡日,堕红飘絮。

燕社鸿秋人不问,尽管吴笙越鼓。

但短发、星星无数。

万事惟消彭泽醉,也何妨、袖卷长沙舞。

身与世,只如许。

阑干拍手闲情绪。

便明朝、苍鸥白鹭,北山南浦。

笑指午桥桥畔路,帘幕深深院宇。

尚趁得、柳烟花雾。

我亦故山猿鹤怨,问何时、归棹双溪渚。

歌一曲,恨千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