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剔银灯

江上秋高霜早。

云静月华如扫。

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

等闲临照。

潘郎鬓、星星易老。

那堪更、酒醒孤棹。

望千里、长安西笑。

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

此情谁表。

除非是、重相见了。

诗人简介

沈邈,字子山,信州弋阳人。进士及第,起家补大理评事、知侯官县,通判广州,累迁都官员外郎,历知真州、福州。庆历初,为侍御史。时吕夷简罢相,辅臣皆进官,邈言:"爵禄所以劝臣下,非功而授则为滥。今边鄙屡警,未闻庙堂之谋有以折外侮,无名进秩,臣下何劝焉。"又论:"夏竦除枢密使,而竦阴交内侍刘从愿。使从愿内济狡谲,竦外专机务,奸党得计,人主之权去矣。"其言甚切。权盐铁判官,转兵部员外郎。时选诸路转运加按察使,邈与张昷之、王素首被选。邈加直史馆,使京东。岁余,入为侍御史知杂事。未几,擢天章阁待制、知澶州,徙河北都转运使,又徙陕西,岁中,加刑部郎中、知延州,卒。邈疏爽有治才,然性少检。在广州时,岁游刘王山,会宾...► 3篇诗文

诗文推荐

今朝十五,升堂直举。

全主全宾,灯笼露柱。

不是佛,不是祖。

剔起两茎眉,三更日卓午。

帘下风光自足。

春到席间屏曲。

瑶瓮酥融,羽觞蚁闹,花映酃湖寒绿。

汨罗愁独。

又何似、红围翠簇。

聚散悲欢箭速。

不易一杯相属。

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续。

罗熏绣馥。

锦瑟畔、低迷醉玉。

当机觌面黑漫漫,且待轻轻著眼看看。

剔起眉毛才拟议,便为为闻见色声瞒。

玄中妙,没言传。

劝君休纵马猿颠。

*心香,达圣贤。

圣贤喜,赐良缘。

暗中细细剔根源。

性灵灵,得做仙。

销薄春冰,碾轻寒玉,渐长渐弯。

见凤鞋泥污,偎人强剔,龙涎香断,拨火轻翻。

学抚瑶琴,时时欲翦,更掬水鱼鳞波底寒。

纤柔处,试摘花香满,镂枣成班。

时将粉泪偷弹。

记绾玉曾教柳傅看。

算恩情相著,搔便玉体,归期暗数,画遍阑干。

每到相思,沈吟静处,斜倚朱唇皓齿间。

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闲。

重如山,静如水。

轻轻触著,双眉剔起。

李法师,听予劝。

休苦哀人,自先救援。

把心灯、剔正光明,照个中宫殿。

大丹成,功夫遍。

惺洒灵童,自然出现。

等紫书、玉诏来宣,访瑶

君不见行路难,亦容易,握草为金不为贵。

难曾平地涌波澜,易复到处列祥瑞。

堪笑堪悲能几几,天上人间立高轨。

兄弟十字越参星,一义同心淡秋水。

因忆韶阳古风骨,石火雷光迟出没。

隔身之句是程途,扣门之问非窠窟。

殷勤报君记取,方外周游看爪距。

虎狼丛不遇知音,剔起眉毛便归去。

古来五子伊谁,有唐室、五王称首。

窦氏五龙,柳家五马,西晋室、陶家五柳。

英名不朽。

更东汉、马良并秀。

君今也、五男还又。

应是五星孕就。

腹笥五经,身膺五福,指日继、五侯之後。

个般非偶。

好与醉、刘伶五斗。

今与重添惺惺。

只是那亘初元性。

急急修持,盈盈圆满,子细剔开周正。

通玄传令。

炼锻出、自然清静。

一颗明珠堪敬。

就上揩磨精莹。

不则本师,三真共至,更有虚空贤圣。

齐来俱庆。

这仙子、此中前定。

频剔灵明烛,勤磨智慧刀。

万缘一豁绝丝毫。

锻炼无初,终始莫辞劳。

水底霞光超,超应仄疑有误山头雪浪抛。

虎龙蟠鼎绕周遭。

炼就仙丹,

宝殿金门玉锁。

要看搜寻云朵。

无影钥匙儿,便把转关剔过。

剔过。

剔过。

自是无升无堕。

禀性清闲归寂寂。

占得风程,云水长游历。

搜出明珠频洗涤。

更将霞彩重开剔。

任坐任行还在觌。

静里亲知,有个相寻觅。

每每遭逢金露滴。

徐六担板,我则不然。

初三十一,不用择日。

鼻子剔穿,眼睛突出。

撞者露柱,参学事毕。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

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

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

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

沈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象骨岩高人不到,到者须是弄蛇手。

棱师备师不奈何,丧身失命有多少。

韶阳知,重拨草,南北东西无处讨。

忽然突出拄杖头,抛对雪峰大张口。

大张口兮同闪电,剔起眉毛还不见。

如今藏在乳峰前,来者一一看方便。

吴姬归,湖风吹冷日色微。

满船筝鼓不敢动,隔林恐搅残花飞。

涌金门外马如练,银灯照水红辉辉。

红辉辉,吴姬上马罗绮围。

今朝结却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乱走。

心行灭处解翻身,喷嚏也成师子吼。

旃檀林,任驰骤。

剔起眉毛顶上生,剜肉成疮露家丑。

山侗猛省,因师法旨。

觉从前、不是不是。

剔正根源,要日月、壶中并至。

透玄关、应希夷理。

龙吟虎啸,能行能止。

剖昏迷、慧刀锋利。

炼就神丹,金盘托、聊充微礼。

献风仙、博本师喜。

水一塘,fq一只。

fq头漾漾知风起,fq背萧萧闻雨滴。

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

船缓进,水平流。

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

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