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人间词话七则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诗词皆然。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美成能入而不出。

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诗人简介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14篇诗文

诗文推荐

旌旗依旧长亭路。

尊前试点莺花数。

何处捧心颦。

人间别样春。

功名君自许。

少日闻鸡舞。

诗句到梅花。

春风十万家。

时籍中有放自便者。

混成一气,周行四时。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入门一句,宾主历然。

不劳弹指,天宽地宽。

壶中消息异人间。

新符旧历。

交割新年余七日。

谁识春华。

元住东川太守家。

一年一曲。

拟尽形容无可祝。

愿似庭梅。

长向春风伴斗魁。

七佛已前只与麽,七佛之后亦复然。

片云生晚谷,孤鹤下辽天。

一尘起,大地收。

一叶落,天下秋。

甲巳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居家学道。

两事不成担阁了。

欲要修真。

不染浮华半点尘。

虚心实腹。

只此登仙真轨则。

功满朝元。

金阙寥阳化羽仙。

言旋其处,以奠中域。

无替厥灵,四方是则。

神永不息,祀不永愆。

以享以报,于万斯年。

巫山一何高,鸾停鹄飞舞。

上头有路通紫霄,正恐朝元从此去。

花药栏,莫颟顸,星在秤兮不在盘。

便与麽,太无端,金毛师子大家看。

有个庵儿,做来不大元非小。

阳光常照。

坐卧谁知道。

炼得丹砂,不是人间灶。

冲和妙。

鹤鸣猿啸。

一任西风老。

人间奇绝。

只有梅花枝上雪。

有个人人。

梅样风标雪样新。

芳心不展。

嫩绿阴阴愁冉冉。

一笑相看。

试荐冰磐一点酸。

风定波纹细。

夜无尘、云迷地轴,月流天位。

摇裔飞来江山鹤,犹作故乡嘹唳。

清境里、伴人无睡。

应叹余生舟似泛,浪涛中、几度身尝试。

书有恨,剑无气。

从渠俗耳追繁吹。

抚空明、一窗寒簟,对人如砥。

梦倚银河天外立,云露惺惺满袂。

看多少、人间嬉戏。

要话斯心无分付,路茫茫、还有亲朋至。

应为我,倒罍洗。

风回仙驭云开扇。

更阑月堕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

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

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

人间日似年。

风高云澹,露冷烟清。

坐松下右,听松上声。

闻知见觉没干涉,暑往寒来无处雪。

八臂那吒{在卑右页}面看,七星利剑和声截。

句里明宗则易,宗中辨的则难。

也须是到个时节,始得色转不见身,功亡不知位。

绝怜大匠一斲泥,不犯祖师三尺鼻。

儿孙去后阿谁共守清贫,臣庶退时独自难称尊贵。

事上官当以主。

溢美而言,是谓私徇。

唐君果何人,面临是此于宝晋。

予盖于是三叹,则前朝之得士,而未暇及笔法之神隽也。

来问若成风,应机非善巧。

可悲独眼龙,曾未呈牙爪。

牙爪开,生云雷,逆水之波经几回。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

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

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

春风暖,宝幄竞倚,名称花王。

朝槛五云拥秀,护晓日、偏宜翠幕高张。

秾姿露叶,临赏须趁韶光。

最喜鉴鸾初试,数枝姚魏插宫妆。

然绛蜡,共花拚醉,莫靳瑶觞。

予观柳少师,在唐以能书闻。

当时碑志或非其笔,则人以不孝议其子孙。

噫嘻,陈君之传,夫岂以其文。

如宝晋省,亦庶几乎其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