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
猿声今夜断君肠。
这是一首古诗,前四句运用反衬、对比手法,抚今追昔,感慨今日的沧桑,流露出诗人遭贬南行的惆怅落寞情怀。“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农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这一天按古风要去水边祓除修禊,驱除鬼魅,同时也是文人聚会吟咏的日子。去年那一日,诗人还在洛水边参予修禊盛事,与同朝文士饮酒赋诗,享尽荣华,而今却已是遭贬谪之人,独自在庐山脚下度过此清明寒食节。“去年”,“今年”,对比鲜明。一年之隔,诗人处境大不相同,诗中虽只字未提遭贬之事,但通过地名“洛桥边”与“庐山曲”的对照,失意之态清晰可见。寒食节正是百草千花的大好时节,眼前又有景色秀丽的庐山,诗人毫无欣赏兴致,反念于“去年”上巳洛桥边修禊事,对京华游乐的追忆和向往,也透露出诗人此时内心的孤独凄切,三四句是想象中的京华与眼前的现实相对照。第三句上承首句而发,巩县在洛水西岸,为洛阳近畿之地,诗人由“去年”的洛桥修禊,联想到“今年”繁华的京洛风物,“去年”底离开洛阳时,还是隆冬时节,此时已是春归大地了,洛阳城内,应是满城飞花、春意盎然了。“遥怜”二字,写诗人身为逐臣,不忍离京却无奈被逐出京,此时身在江州,回望京洛,只能遥遥寄情于花树了。江州古属吴地,故诗中称江中小洲为吴洲,诗人身在江州,回望京华,遥怜洛阳草木花树,但眼中所见,唯江中小洲,一片新绿而已。后四句感物思归而不得,抒发断肠之悲。先重复“吴洲春草”以承上启下,诗人有感于眼前春光,归思更切,“感物思归怀故乡”是诗中的情感主线,“故乡”,即指洛阳,宋之问虽不是洛阳人,但他长期在此生活,感情深厚;同时相对于他即将要去的南方而言,整个北方、整个中原都是他的故乡。结句“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自我设问,感情痛切哀婉,身为逐臣,想返回京洛是不可能的,明朝骑马上路,只能依然南行,因此夜闻清猿悲啼,更添肠断之痛。
此诗前四句侧重于“感物”,着力渲染满眼春光,逗起今昔之思,以洛水修禊与庐山寒食的对比;后四句侧重于“思归”,直抒满腹乡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遭贬南行的哀伤,情思深婉含蓄,语言清丽自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官事未易了,且向酒边来。
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
但放平生丘壑,莫管旁人嘲骂,深蛰要惊雷。
白发还自笑,何地置衰颓。
五车书,千石饮,百遍才。
新词未到,琼瑰先梦满吾怀。
已过西风重九,且要黄花入手,诗兴未关梅。
君要花满县,桃李趁时栽。
睡起纱窗,问春信、几番风候。
待去做、踏青鞋履,懒拈纤手。
尘满翠微低B676叶,离愁推去来还又。
把菱花、独对泪阑干,羞蓬首。
回鸾字,空怀袖。
金缕曲,无心奏,记碧桃花下,夜参横斗。
六幅罗裙香凝处,痕痕都是尊前酒。
到如今、肠断怕回头,长门柳。
有美人兮,铁石心肠,寄春一枝。
喜藓生龙甲,那因雪瘦,月横鹤膝,不受寒欺。
云卧空山,梦回孤驿,生怕渠嗔未敢诗。
江头路,问销魂几许,索笑何时。
赋成字字明珠。
君莫倚、家风旧解题。
叹水曹安在,飘然欲去,逋仙已矣,其与谁归。
烟雨愁予,江山老我,毕竟岁寒然后知。
微酸在,尽危谯斜倚,残角孤吹。
身到紫枢府,一蹴凤池间。
何妨到头富贵,却自恋家山。
多少名缰利锁,尘满霜髯雪鬓,役役不知还。
桃李竞春事,坡菊自清闲。
绿杨边,门径小,似僧关。
吟情饮兴相将,二十载优闲。
无限功名事业,分付儿孙纵靶,青镜尽朱颜。
一语劝公酒,天下达尊三。
人间六月。
好是王母瑶池,吹下冰雪。
一片清凉,仙界蕊宫珠阙。
金猊水沈未冷,看瑶阶、九开蓂荚。
尚记得,那年时手种,蟠桃千叶。
庭下阿儿痴绝。
争戏舞、绿袍环玦。
笑捧金卮,满砌兰芽初茁。
七十古来稀有,且高歌、万事休说。
天未老,尚看他、儿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