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题十三弟竹园

绕屋扶疏耸翠茎,苔滋粉漾有幽情。rào wū fú shū sŏng cuì jīng,tái zī fĕn yàng yŏu yōu qíng。

丹阳万户春光静,独自君家秋雨声。dān yáng wàn hù chūn guāng jìng,dú zì jūn jiā qiū yŭ shēng。

诗人简介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尝从武俊猎,有双鸭起蒲稗间,一矢联之,遂于马上草射鸭歌以献。武俊表请封官,诏授枣强令,辞疾不授。人因称为刘枣强。李夷简节度汉南,与言史少同游习,因以襄阳髹器千具赂武俊,请言史为幕宾。由是日与讌谈,歌诗唱答。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 74篇诗文

诗文推荐

毫末非轻,丘山非重。

按佛祖云头,穿衲僧鼻孔,剖破方知无罅缝。

九月尽,十月初。

山下开田,山上开炉。

开田要博饭吃,开炉暖热身躯。

百丈野狐,石女无夫。

一回泪下,沧海乾枯。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筑著磕著,了无回互,八臂那吒留不住。

九重降旨,阖国咸知。

一句当头,诸人未委。

只如新长老,宁可截舌,不犯国讳。

伤弓之鸟,见曲木而高飞。

有人见得云门,善为我辞。

灭门刺史,破家县令。

一句全提,头正尾正。

塞却耳根,谛听谛听。

天上宝玉琴,星徽点瑟瑟。

仙人手摩拂,变化通灵术。

忽随琴声起,委蜕如蝉质。

飞翔下绿云,风翅含寒碧。

人间清昼长,游览喜自得。

见我瓶中花,群游过帘额。

高戏乱疏幌,低舞侵堕帻。

却疑午梦酣,身是濠梁客。

栩栩出虚庭,兴阑有归色。

应闻调絃声,惊去无欻迹

白云满地迷行路,溪流百折无由渡。

水上见胡麻,有人双浣纱。

仙家知已近,失喜惊相问。

洞口碧桃开,郎君何处来?

高山如高人,可仰不可亵。

山中老锄犁,山前走车辙。

终日对孱颜,如目不见睫。

高人与高山,千里风期接。

妙思入青冥,毫端寄明灭。

况复簿领中,见此寒岌页。

悠然境意会,刍豢端自悦。

手板亦何为,趋势走背汗浃。

从渠且倒持,吾自支吾颊。

端门晓开,端气云凝。

有俨良辅,踵武告延。

肃肃王命,是将是承。

登册穆清,万几永膺。

去却一,拈得七。

通天大路,万重铁壁。

枫桥心肝五脏,一时剖出。

臭骨头,信彩掷。

百千万种神通,只消道个不必。

一两丝能得几时络。

二大老,一人船行,一人步到。

狭路相逢,掀眉一笑。

寸丝不挂,赤肉犹存。

黄头碧眼,叫屈无门。

我行荒草裹,汝又入深村。

眼空东鲁,口吸西江。

机锋峻捷,不让老庞。

仰山遮里别无禅道佛法,只有一口吹毛利剑凛凛如霜。

要为人剪除笔病,换骨洗肠。

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

直下是,直下是。

钝鸟不离窠,良驹千万里。

仁宦不惬意,有家胡不归。

林栖乌反哺,梁语燕于飞。

鸥鹭忘之久,貂蝉贵者稀。

但存慈母健。

日日舞斑衣。

八月秋,何处热。

杜衲僧,犹未瞥。

三更半夜眼闻,天下如何拣月。

赫赫惟皇,如日之光。

肃肃惟后,如月之常。

礼行一时,明照无疆。

天子莅止,畴敢不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