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永遇乐·长忆别时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

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

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

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

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译文

八月十五日孙巨源离开海州,这之前我在景疏楼上为他送别。后来不久他又与我在润州相聚,一路同行到楚州才分别。我十一月十五日回到海州,与太守相会于景疏楼上,(想起巨源兄)所以作这首词寄给巨源。

我时常回忆,我们分别的时候,坐在景疏楼上,那月光像水一般。喝着美酒,唱着清歌,可惜友人难留,只有月光跟随着你一同到千里之外。你走之后正好三个月了,月亮圆满了三次,今天,又是一个月圆之日,我一个人喝着酒,冷冷清清,与谁同醉?我卷上珠帘,凄然地看一眼月影,同着月光,一宿无眠。

今天有个客人,来自濉水旁,他告诉我你也很想我。你的相思泪(凭借)融入清清的淮水,流进大海。而今你在哪呢?你在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你在宫中,在漫漫长夜里,露水沾湿了被子。这时的你,在回廊里看着月亮,也应该暗暗思念我吧。

注释

⑴孙巨源,名洙,苏轼友人。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

⑵景疏楼,在海州东北。宋叶祖洽因景仰汉人二疏(疏广、疏受)建此楼。

⑶润州,今江苏镇江。楚州,今江苏淮安。孙巨源离海州后先南游江苏一带,于十月间与离杭北赴密州的东坡会于润州,东坡作《润州甘露书弹筝》诗和《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词(前录)。二人同游扬州等地,至楚州分手,继而,之后。

⑷十一月十五日:当为十月十五日吗,“一”为后人误加,因为海州在密州南四百余里,而苏轼十一月三日已到密州任。参张志烈先生《苏轼由杭赴密词杂论》(载《东坡词论丛》)。

⑸太守:汉时郡长名。宋时改郡为府、州,长官称知府、知州,但仍习惯称太守。此指继知海州的陈太守(名不传)。

⑹三度:指三度月圆。孙巨源八月十五日离海州,至东坡十月十五日作此词,三见月圆。

⑺孤光:日月之光,此指月光。唐贾岛《酬朱侍御望月见寄》:“相思唯有霜台月,忘尽孤光见却生。”方千《君不来》:“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东坡《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

⑻伊:第三人称代词。指月。

⑼濉:水名,宋时自河南经安徽到江苏萧县入泗水。

⑽使君:指孙巨源,甫卸知州任,故仍以旧职称之。以上三句谓客人带来孙巨源对自己的问候。

⑾凭仗:凭借。元稹《苍溪县寄扬州兄弟》:“凭仗鲤鱼将远信。”

⑿西垣,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别称西垣,又称西台、西掖。清禁,宫中。时孙任修起居注、知制诰,在宫中办公,故云。

⒀永:长。露华:露水。侵被:沾湿了被子。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是为寄托对好友孙巨源的怀念而作。

  上片由设想巨源当初离别海州时写起,以月为抒情线索。首三句写景疏楼上饯别时“明月如水”;“美酒”三句写巨源起行后明月有情,“随人千里”;下六句写别来三度月圆,而旅途孤单,无人同醉,唯有明月相共,照影无眠。几种不同情景,层深递进。但这都是出自词人的想象,都是从对方在月下的心理感受上落笔,写得极有层次,形象逼真,情景宛然。词人这样着力刻画,表面上是映托巨源,实际上是写词人自己怀人之思。

  过片三句点破引发词人遥思之因,有客从濉上来,捎带了巨源“深意”,遂使词人更加痴情怀念。“凭仗”三句,又发奇想。淮河发源于河南,东经安徽、江苏入洪泽湖,其下游流经淮阴、涟山入海。此时孙巨源在汴京,苏轼在海州,友人泪洒清淮,东流到海,见出其思念之情深;自己看出淮水中有友人相思之泪,又说明怀友之意切。举目所见,无不联想到友情,而且也知道友人也必念到自己。淮水之泪,将对方之深意,己方之情思,外化为具体形象,设想精奇,抒情深透。“而今”以下六句,又翻进一境,再写意想中景象,回应上片几次点月,使全篇浑然圆妥,勾连一气,意脉层深。“夜永”句设想巨源在西垣(中书省)任起居舍人宫中值宿时情景,长夜无眠,孤清寂寞,“此时看、回廓晓月”,当起怀我之情,刻画更为感人,有形象,有情思。词人不说自己彻夜无眠,对月怀人,而说对方如此,仍是借人映己。最后“也应暗记”,四字可谓神来之笔,这里有人有我,深细婉曲,既写到了巨源的心理,又写出了自己的深意,是提醒,也是确信巨源会“暗记”往日的情景,二人绵长情思,具见言外。

  此词以离别时的明月为线索抒写友情,艺术上别具一格。全词五次写到月:有离别时刻之月,有随友人而去之月,有时光流逝之月,有陪伴词人孤独之月,有友人所望之月。词之上片以写月始,下片以写月终,月光映衬友情,使作品词清意达,格高情真。

背景

这首词一般认为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东坡在孙巨源离海州三月后经行海州,登景疏楼,想起与孙巨源润州相遇,楚州分手的往事,不由心有所动,遂作此词。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春来长是病厌厌。

更被阴晴长睡魔。

秤鎚捻得汁出,石人喝得汗流。

临机应变,随分知羞,乘时推上五峰头。

依时及节,岁岁元正启祚。

葭管灰飞,勾芒布令。

春牛头黄,岁稔年康。

鸾回不假学。

凤举自相关。

到嫌衫袖广。

恒长碍举鬟。

三人证龟作鳖,有口都不能说。

须弥顶上浪滔滔,大洋海里遭火爇。

别别,金色头陀曾漏泄。

不破古人玄关,面玄关自破。

不碎今时窠臼,而窠臼自碎。

鹫峰之衣烂却,西丘话无传。

西风吹信趣征鞍。

日高鸿雁寒。

稻粱啄尽不留残。

侬归阿那边。

无倚著,只苍天。

将心何处安。

长教子骏满人间。

犹令侬意宽。

星煌煌。

酒阑客过别船去,木叶萧萧下如雨。

船中醉卧忘西,睡觉犹闻梦中语。

此时月落天将曙,隔屋鸡啼欲起舞。

西风满天鸿雁声,瑟瑟菰蒲响秋渚。

堂成开宴日无空。

景占四时中。

画栋翚飞星汉,雕阑锁断花风。

薰人和气,清谈四坐,雅量千钟。

早晚催归天仗,往来还记溪翁。

寄形一榻日蘧然,倚杖支颐髻指天。

莫逆过门无子祀,时来鉴井自跰跹

人间无佛时,早是如来机。

世界无尘境,新看深妙奇。

若具此眼,便人天师。

忽有这汉,何用拟议。

四渎之利,经营中国。

南日大江,险兮天设。

维尔有神,险其庙食。

望秩孔时,我心翼翼。

千尺龙鳞蟠桧顶,一番蜩甲长蔬苗。

有秩时祀,匪怠匪渎。

有本宗工,载祗载肃。

厥作裸将,流黄瓒玉。

是享是宜,永绥多福。

五台月老通三要。

便把三彭除剿。

运用三车皎皎。

般载三乘妙。

龙华三会心明晓。

顿觉三光并照。

个内三坛设醮。

自己三清了。

拨乱资英王,开基自晋阳。

一戎成大业,七德焕前王。

炎汉提封远,姬周世祚长。

朱干将玉戚,全象武功扬。

睿算超前古,神功格上圆。

百川留禹迹,万国戴尧天。

既已櫜弓矢,诚宜播管弦。

跄跄随鸟兽,共乐太平年。

第十七卷

凄凄日暮时。

亲宾俱竚立。

征人拔敛起。

儿女牵衣泣。

候骑出萧关。

追兵赴马邑。

且当横行去。

谁论裹尸入。

大信斡运,星明环周。

三时不害,黍稷盈畴。

克诚致享,品物咸羞。

礼成乐变,锡祚贶休。

长丘远历。

大电遥源。

弓藏高陇。

鼎没寒门。

人生于祖。

物本于天。

奠神配德。

迄用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