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

冷冷月色,萧萧风,娇红敛避。

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

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

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

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

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

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白莲,即指白色的荷花。据《群芳谱》载,荷花的颜色中红白二种居多。全篇围绕“ 白莲 ”。用笔,而无一字“ 白莲 ”,把白莲作为一个淡妆少女描绘,但白莲的形肖毕现。是咏莲词中的一篇佳作。淡妆人更婵娟 ,晚奁净洗铅华赋 。从外部形象上写白莲本色 。紧扣“白”字,花中有人,风姿绰约。“泠泠月色 ,萧萧风度,娇红敛避”,对首二句的描绘而进一步加以渲染 、烘托 。“泠泠”“萧萧”描绘了白莲的“淡妆”的同时也写出白莲的精神状态。向以红色娇媚与洗净铅华腻粉的白莲相比 ,却要“敛避”,以此说白莲之美 ,则不言而喻 。至此为白莲所绘之彩之形,已形神俱得。“太液池空 ,霓裳舞倦,不堪重记 。”另开一层,借典故来追述白莲受宠的史迹。“太液池”,指唐代大明宫内的太液池,曾内植白莲 。《天宝遗事》有关于唐明皇与杨贵妃共赏太液池中白莲的记载。白居易《长恨歌》曾有“太液芙蓉未央柳”的诗句。这些可惜已成历史陈迹,“不堪重记”,同时也为这一层次作个绾结 。“叹冰魂犹在 ,翠舆难驻 ,玉簪为谁轻坠 。”三句,反承“不堪”句意而来,又开一个层次转写眼前白莲的遭遇。“翠舆 ”喻指荷叶 ;“玉簪”,花名,与白莲同时开花,花大如拳,色洁白如玉,蕊长似玉簪,故名。翠舆难驻,玉簪轻坠,是指时序更换,指白莲凋零,狼藉池塘,众芳芜秽。“冰魂犹在”指精神未泯 。“冰魂”指白莲品质高洁,僧栖白吊刘得仁诗有“冰魂雪魄”云云,可见《唐摭言》。“别有凌空一叶,泣清寒、素波千里 。”以萧索景象为背景,写白莲凋落之后的景况。首先写“凌空一叶”立于千里清寒素波之上,笔意较为奇特。写莲房垂露,在梦里怀恋着它那过去的纷华 。“珠”即莲子。“珠房”即莲蓬 ;“明珰”本为妇女的玉制耳饰,这里盖取“明珰”以代采莲女。写“泪湿”、“恨远”,渲染纷华失去之后的悲凉。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转写秋天月夜之下,残荷虽残,而“仙意”尚留。以“羽扇”句写秋,以“琼楼”句写月。奈香云易散 ,绡衣半脱 ,露凉如水。总括白莲凋残,虽然冰魂犹在 ,无奈香消衣脱 ,冷露凌逼,语调悲凉至极。这首词写在宋亡之后,最初收于《 乐府补题 》。经后人考证 ,《乐府补题》中的全部词作都是暗指发陵事。元灭宋后,其江南浮屠总统杨琏真伽率徒众尽发绍兴宋帝后陵墓,攫财盗宝,弃骨草莽间,人莫敢收。唐珏与林景熙等冒被杀危险收葬于兰亭,移宋常朝殿冬青树一株植焉,作为标志 。南宋遗民王沂孙、周密、张炎、唐珏等,赋词唱和,以寄悲情。这些词汇为《乐府补题》。时元朝新立,故词中皆不敢明言,唯有指事抒情而已。这首词蕴涵悲凉感情,寄慨亡国之悲,还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一首“长调词 ”。但构局开合多变,擒纵自如。起笔至“娇红敛避 ”。以散骈结合的笔法,描绘白莲形象;随之三句忽然另辟天地 ;“ 冰魂”三句。转笔收揽,而于下片换头再次转笔 ,作进一步推阐。用笔,曲折往复,卷舒之间,一无沾滞,显示了长调“构局贵变”的特点 。从咏物的角度看,把“白莲”写得形神俱备。写白莲却无二字;寄慨亡国,却也幽极静极。是为一首意境深远的咏白莲词,可与张炎同题词比肩了。

诗人简介

唐珏(1247-?),字玉潜,号菊山,南宋词人、义士。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于《宋史翼》、《新元史》有传。亦记载于《宋人轶事汇编》。今存词四首,《全宋词》据《乐府补题》辑录。[1]  。少孤,力学。家贫,聚徒众授经以养母。宋亡,元僧杨琏真伽尽发在绍兴之宋帝陵寝。珏出家资,招里中少年潜收遗骸,葬兰亭山,移宋故宫冬青树植其上。义风震动吴、越。谢翔感其事,为作冬青树引。► 4篇诗文

诗文推荐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银鸳金凤画暗销。

晓帘栊、新翠渐交。

算多少、相思恨,被东风,吹上柳梢。

罗窗夜夜梨花瘦,奈月明、香梦易消。

便拟倩、题红叶,趁落花、流过谢桥。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山秋而癯,水秋而净。

得丘壑偃蹇之姿,赋猿鸟超摇之性。

离微彻见根,动静该听莹。

提来万法上看,更没一丝头剩。

闻道芳洲景气新,却输鸥鹭日相亲,小槽酒熟玻璃色,谁忆高台共赋人。

杖藜徐步。

过小桥,逍遥游南浦。

韶华暗改,俄然又翠红疏。

东郊雨霁,何处绵蛮黄鹂语。

见云山掩映,烟溪外,斜阳暮。

晚凉趁,竹风清香度。

这闲里光阴向谁诉。

尘寰百岁能几许。

似浮沤出没,迷者难悟。

归去来,田园恐荒芜。

东篱畔,坦荡笑傲琴书。

青松影里,茅檐下,保养残躯。

一任世间物态,翻腾催今古。

争如我,懒散生涯贫与素。

兴时歌,因时眠,狂时舞。

把万事纷纷总不顾。

从他人笑真愚鲁。

伴清风皓月,幽隐蓬

至道无难,言端语端。

一有多种,二无两般。

天际日上月下,槛前山深水寒。

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消未干。

难难,揀择明白君自看。

祖宗垂佑,亨会协重熙。

德泽被烝黎。

虔崇尊谥陈徽册,藻卫列葳蕤。

宸心致孝极孜孜。

展礼诏台司。

祥烟瑞霭浮清庙,绵宇被纯禧。

东风吹碧草。

年华换、行客老沧州。

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

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

东逐水悠悠。

斜日半山,暝烟两岸。

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青门同携手。

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

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

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

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

辍自鹓行第一流,笑谭幕府卧青油,兰亭陈迹犹堪赋,禹穴奇书尚可求。

丞相开藩多暇日,省郎为介借前筹。

独怜无用沟中断,深羡千岩万壑游。

漠漠雨其濛,湛湛江之永。

冻压溪桥并见花,安得杯中影。

明水未登彝,饰玉先浮鼎。

寄语清居山上翁,驿使催归近。

北上郊原一据鞭,华林清集缀儒冠。

方塘春先渌,密竹娟娟午更寒。

流渚酒浮金凿落,照庭花并玉阑干。

君恩倍觉丘山重,长日从容笑语欢。

菖杏春风后,茅茨野水头。

晴云弄色蔼林丘。

雨意未能休。

京县民无赋,郊田岁有秋。

明朝去学种瓜侯。

身世寄菟裘。

平生学弄蛇,是蛇皆可弄。

唯有遮一条,咬人不可动。

轻轻动便觉,和身入草蓬。

草蓬深,无处寻,不用寻。

好水好山留不住,千岩万壑听龙吟。

今年阳初花满林。

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

我君边戍独稽沉。

执袂分别已三载。

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

暮思遶遶最伤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

蓬首乱鬖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

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

心中惕惕恒怀悲。

楼头晚鼓。

佳人莫唱黄金缕。

良宵镫火还三五。

肠断扁舟,明日江南去。

离觞欲醉谁能许。

风前蝶闹蜂儿舞。

明年此夜知何处。

且插梅花,同听画檐雨。

谁道他乡异故乡。

泉江风物似湄湘。

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

今共古,几重阳。

休将往事更平章。

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

寒光凌乱六花纤。

巧穿帘。

不鸣檐。

十里黄垆,遥望辨青帘。

玉树参差何处觅,吟雪曲,捻霜髯。

坐来令我看无厌。

拟名盐。

试尝甜。

飞入深潭,应照老蛟潜。

三白频占来岁稔,良可喜,更何嫌。

不居功,不合半,脱体其间过一遍。

梦觉船浮明月波,眼寒雪拥芦华岸。

毗卢之口闹嘈嘈,普贤之身闲飘飘。

理无不备,事不相饶。

小舟点点浮烟水,柔柳垂垂映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