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译文

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注释

⑴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⑵壮士:指项羽。

⑶中原一败:括项羽垓下之败。

⑷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⑸肯:岂肯,怎愿。卷土来:即卷土重来。指失败之后,整顿以求再起。

赏析

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诗歌开篇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楚霸王的转折点在“鸿门宴”,没能杀成刘邦,到“垓下之围”时已经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而细数项羽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自身的刚愎自用了吧。所以文章“壮士哀”就隐含着这样的信息,那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项羽已经失去,要挽回大业是十分艰难,概率也是很低的。

  所以,王安石在三、四两句中进一步阐释“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以辛辣的口吻明确地表示,即使项羽真的重返江东,江东子弟是不会替他卖力的。杜、王的观点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是政治家的咏史。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

  如果说杜牧是为项羽翻案,那么王安石则是为历史本身翻案,人与历史的关系本来就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首诗中,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将变法中的革新精神带到咏史诗的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对前人提出质疑,这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史论史评是王安石完成咏史诗从叙事体向抒情体,最终走向议论体的转变,对当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王安石则属意史论史评,延伸了咏史诗的内容深度,有着独到的政治见解。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背景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题乌江亭》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县),针对杜牧的议论,写了这首《乌江亭》。

诗人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761篇诗文

诗文推荐

路遥无去伴,山叠有啼猿。

黄柑压树酒浮,蚁红叶满林梅放花。

三叠青山老竹杖,十年明月故人家。

皇家兮仙祖,上世兮圣神。

承云兮分治,驾羽兮临民。

诞昭兮馨烈,高陟兮元真。

载乘土运临三古,属象羲农振遐武。

爰炳明灵陟上苍,绵绵圣绪庆悠长。

既积仁兮累德,爰振耀兮流芳。

罄二仪兮垂佑,弥万礼兮开祥。

巍巍烈祖兮膺宸历,御瑶图兮建鳌极。

东征西怨兮振群黎,下舞上歌兮康蔗国。

优游亮直顯敦仁,锡羡休嘉符拓迹。

四貊名王尺组羁,九涯远道安车适。

圣功耆定实登三,方賮骏奔惟旅百。

赫赫神宗廓帝紘,昭广运兮洽和平。

礼适素青兮沿夏子,化归醲粹兮复胥庭。

宪法六学兮昭地纬,事七庙兮奉天经。

震叠威霆兮逾朔幕,汪洋惠露兮浃编氓。

偃节灵台兮黜武,漏鱼宽网兮蠲刑。

三叶缉熙兮隆绍继,皇穹右序兮隤繁祉。

徘徊飚欻兮授元符,焜燿樵蒸兮修茂礼。

思文成颂兮迪先谋,多黍申歌兮昭乐岁。

参侔开阖已无为,虔鞏盈成弥若厉。

惟寤兮符通,实天人兮合契。

降仟驭兮自三清,谕灵源兮逾百世。

遐锡鸿休茂本枝,永符盛德昭明类。

薦徽册,致清衷,齐明兮顯至。

款太空,告繁禧,监观兮斯暨。

对越兮储精,聿怀兮忘寐。

鸟奕千龄播德芬,钦崇茂典协经纶。

神化有开彰密命,庆基无际等高旻。

昔年在俗,常畏三久,三张绵被重重。

取笑风仙训诲,三髻山侗。

古来马氏三宝,如今有、三被扶风。

三一法,便悟来雪里,高卧三峰。

从此依凭三教,把三乘妙法,子细研穷。

内运三光照耀,坎虎离龙。

存三守一三载,觉三田、一粒丹红。

三三数,要心琴三叠,得与仙同。

趺坐叠足,问讯起手。

眼若透青,一见便了。

更待说心说性,山僧未曾问人借得口。

峭帆横渡官桥柳,叠鼓警飞海岸鸥。

清歌叠鼓连催促,这里不让第三头。

笔画与石叠,二者均是假。

惟彼此间山,如叠亦如画。

要当论夫空,万物同一马。

随缘判此公案时,不知笔作麽生下。

几日章街认锦鞯,平明颁节抚秦{左汗右干}。

严庐侍从宣劳久,郄府诗书得帅贤,彀骑千蹄嘶陇月,城笳三叠破羌烟。

万叠青山,一溪寒水。

花禁冷叶红,草滴虚岚翠,无位真人只者是。

不离当处当湛然,左右逢原无二体。

觑之瞎双眸,即之云万里。

只如坚持汉节,贱卖生姜,妙悟水因,重光佛日。

卉木摇落如齿牙,红紫净尽无浮花。

秋芳俄从天上至,人世有香谁敢夸。

累累金粟叠为蕊,风韵别自成一家。

葱葱绿玉不乞讨色,岁寒气节何以加。

滋荣岂但压众植,纤巧直可凌春华。

一枝才折闻四表,芬敷发达其无涯。

看花花好时亦好,到眼不觉忘声嗟。

君家乔木知几载,世世封植今弥嘉。

来章璀璨耀珠璧,行墨遒劲飞龙蛇。

我营小圃富灵种,丹犀列树尤豪奢。

虚堂中夜忽生白,扶疏清影来窗纱。

世间万事等尘土,何苦闭缩如藏蜗。

只今有酒烂醉广寒下,但恨无鼓可作渔阳挝。

川原四开,青嶂白波,非复尘境。

忽治中英甫坚索鄙语,酒酣耳热,以乐晴倚层阑,飘飘醉上青鸾背。

飞云崩坠。

万叠银涛碎。

青嶂白波,非复人闲世。

人怀霁。

夕阳有意。

返照千山外。

黄叶声迟风歇。

龛火夜寒明灭。

残月却多情,来照先生归辙。

清绝。

清绝。

透隙飞霜似雪。

盲禅暗证,日中迷路。

深闻浅悟,未入正流,不到乌江不肯休。

丽曲醉思仙。

十二哀弦。

秾蛾叠柳脸红莲。

多少雨条烟叶恨,红泪离筵。

行子惜流年。

鶗鴂枝边。

吴堤春水舣兰船。

南去北来今渐老,难负尊前。

杜陵老翁身转蓬,浣花溪头诗更工。

向来隐语最沉著,锦宫化里看晓红。

想当绕树经营时,吟思拍拍春醅农。

重跗叠萼今胜昔,五百年远谁为容。

使君结庐沧江上,补处不隔牛马风。

竹蹊花坞穿窈窕,佳趣似是桃源同。

一年好春海棠擅,隔墙恨不载酒从。

颇闻花阴喧语笑,何似橘仙隐巴邛。

主人眼底有青白,风流骇俗阮嗣宗。

化工不耐凌铄苦,故使分薄阿堵塞中。

那知阳春恣陶写,何物芥此云梦胸。

玉湖亭上一遵酒,柳花漠漠江溶溶。

锦机转眼雪糁迳,还有明年春再逢。

要知造物无尽藏,那肯一日居成功。

商讴为公不成调,谁叫阊阖笺天公。

晓红一醉亦聊尔,休逐沧浪垂钓翁。

绿树成阴后,群芳稍歇时。

谁将新濯锦,挂向最长枝。

卷箔香先入,凭栏影任移。

赏频嫌酒渴,吟苦怕霜髭。

架迥笼云幄,庭虚展绣帷。

有情萦舞袖,无力罥游丝。

嫩蕊莺偷采,柔条柳伴垂。

荀池波自照,梁苑客尝窥。

玉李寻皆谢,金桃亦暗衰。

花中应独贵,庭下故开迟。

委艳妆苔砌,分华借槿篱。

低昂匀灼烁,浓淡叠参差。

幸植王宫里,仍逢宰府知。

芳心向谁许,醉态不能支。

芍药天教避,玫瑰众共嗤。

光明烘昼景,润腻裛轻rG. 丽似期神女,珍如重卫姬。

君王偏属咏,七子尽搜奇。

官样初黄过闺九。

鲜妍时更宜寒。

挽回人意不成阑。

香罗堆叶密,芳意著心单。

过与后房歌舞手,轻盈喜色生颜。

堕钗拥髻与垂鬟。

欲知谁称面,遍插一枝看。

庭槐沐雨翻新翠。

叠雪香罗初试。

铃响彩旗天坠。

忽报徐卿二。

帘帏坐客欢声沸。

脱紫须烦半臂。

借问月娥知未。

速长蟾宫桂。

东窗五老峰前月。

南窗九叠坡前雪。

推出侍郎山。

著君窗户间。

离骚乡里住。

恰记庚寅度。

挹取芷兰芳。

酌君千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