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女冠子(上元)

帝城三五。

灯光花市盈路。

天街游处。

此时方信,凤阙都民,奢毕豪富。

纱笼才过处。

喝道转身,一壁小来且住。

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

东来西往谁家女。

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

北观南顾。

见画烛影里,神仙无数。

引人魂似醉,不如趁早,步月归去。

这一双情眼,怎生禁得,许多胡觑。

诗人简介

李邴(1085-1146), 字汉老,号龙龛居士。济州任城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反,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后为资政殿学士,上战阵、守备、措画、绥怀各五事,不报。闲居十七年,卒於泉州。谥文敏。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传》传于世。存词8首。► 44篇诗文

诗文推荐

咏彻琼章夜向阑。

天移星斗下人间。

九光倒影腾青简,一气回春绕绛坛。

瞻北阙,祝南山。

遥知仙仗簇清班。

何人曾侍传柑宴,翡翠帘开识圣颜。

太华峰头十丈莲。

春风种种锦城边。

只缘仙驭来人世,要作鳌头看上元。

添宝篆,注金船,曲眉环绕侍歌筵。

呼童快秣朝天马,後夜端门月正圆。

上元新节,处处烧灯,都城巷陌,市廛邸店。

观者如堵,惟复灯来眼底,眼到灯边。

重帘卷尽楼台日。

华灯万点欢声入。

老病莫凭阑。

一城星斗寒。

艳妆翻舞雪。

目眩红生缬。

不是故无情。

羞君双鬓青。

怪见江乡文物地,轻豪争逐春妍。

银花斜_紫金鞭。

千灯浑是泪,一笑不论钱。

今岁遨头穷相眼,繁华不学常年。

只余底事索人怜。

诗书真气味,农扈老风烟。

人情悦豫乐音谐和,新觉华谯气象佳。

璧月辉辉三夕永,榆星历历九霄排。

笙歌围坐花如海,肴核堆山酒若淮。

富贵方来付公等,五云深处岂无阶。

便晴也是不曾晴。

不怕金吾禁行。

风雨动乡情。

梦灯火、扬州化城。

少年跌宕,谁家娇小,绕带到天明。

昨夜月还生。

但惊破、霓裳数声。

是夜月蚀。

几年城中无看灯。

夜三更。

月空明。

野庙残梅,村鼓自春声。

长笑儿童忙踏舞,何曾见,宣德棚,不夜城。

去年今年又伤心。

去年晴。

去年曾。

不似今年,闲坐处、却不曾行。

忆去年人、弹烛泪纵横。

想见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无情,是有情。

腊销三五。

月向雪山云外吐。

烟水黄昏。

梅柳依稀笛断魂。

今宵豫赏。

便作香尘随步想。

莫待元宵。

灯火零星雨寂寥。

阳气初升土脉苏。

东郊人散欲回车。

一时春雪十年无。

鱼枕蕉深浮酒蚁,鹿胎冠子粲歌珠。

题诗不觉烛然须。

上元晴。

上元晴。

待得晴时坐触屏。

山禽三两声。

欲归城。

未归城。

见说城中处处灯。

明年处处行。

欲近上元人意好,月如人意团圆。

暖风催趣养花天。

三山来鹤驾,万户识凫仙。

手种河阳桃李树,暂时来看春妍。

彩衣一笑棹觥船。

明年当此日,人到凤池边。

今日上元令节,雨意连绵未歇。

过去燃灯如来,全体一时漏泄。

檐头滴滴,分明历历。

华灯的白乐明金碧。

玳筵剧饮杯余湿。

珠翠隔房栊。

微闻笑语通。

蓬瀛知已近。

青鸟仍传信。

应为整云鬟。

教侬倒玉山。

夏围初结。

绿深深处红千叠。

杜鹃过尽芳菲歇。

只道无春,满意春犹惬。

折来一点如猩血。

透明冠子轻盈帖。

芳心蹙破情忧切。

不管花残,犹自拣双叶。

幂幂轻云护晓霜。

银花千万朵,烂韶光。

宝山金字屡更张。

笙箫远,帘幕闷重廊。

车马暗尘香。

一邦如蜡日,尽豪狂。

游人归路笑声长。

长歌里,击壤咏陶唐。

一点心灯,灵明炳焕。

去古来今,清光无间。

不同万斛金莲,惑乱痴人赏翫。

今朝上元节,拈出普请看。

拟方寻思,空华翳眼。

仰山上元令节,笙歌且靠一壁。

雪晴山色挼蓝,冻解溪流濑石。

满眼看不尽,满耳听不彻。

诸人若向这里知归,不须更授然灯记别。

青丝纟乍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别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

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

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

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

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

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

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轩且驾。

思曾待、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

向东来、尤幸时如故,群芳未开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