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舂陵行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jūn guó duō suŏ xū,qiē zé zài yŏu sī。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yŏu sī lín jùn xiàn,xíng fă jìng yù shī。

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gòng [jĭ,gĕi] qĭ bù yōu,zhēng liăn yòu kĕ bēi。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zhōu xiăo jīng luàn wáng,yí rén shí kùn pí。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dà xiāng wú shí jiā,dà zú mìng dān léi。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cháo cān shì căo gēn,mù shí réng mù pí。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chū yán qì yù jué,yì sù xíng bù chí。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zhuī hū shàng bù ruòn,kuàng năi biān pū zhī。

郭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guō tíng [chuán,zhuàn] jí fú,lái wăng jì xiāng zhuī。

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gèng wú kuān dà ēn,dàn yŏu [pò,păi] cù qī。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yù lìng yù ér nǚ,yán fà kŏng luàn suí。

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xī shĭ suŏ qí jiā,ér yòu wú shēng zī。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tīng bĭ dào lù yán,yuàn shāng shuí fù zhī。

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qù dōng shān zéi lái,shā duó jĭ wú yí。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suŏ yuàn jiàn wáng guān,fŭ yăng yĭ huì cí。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nài hé [zhòng,chóng] qū zhú,bù shĭ cún huó wèi。

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ān rén tiān zĭ mìng,fú jié wŏ suŏ chí。

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zhōu xiàn hū luàn wáng,dé zuì fù shì shuí。

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bū huăn wéi zhào lìng,méng zé gù qí yí。

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qián xián [zhòng,chóng] shŏu fēn,è yĭ huò fú yí。

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yì yún guì shŏu guān,bù ài néng shì shí。

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gù wéi chán ruò zhĕ,zhèng zhí dāng bù kuī。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hé rén căi guó fēng,wú yù xiàn cĭ cí。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原序:癸卯岁,漫叟授道州刺史。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已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於戏!若悉应其命,则州县破乱,刺史欲焉逃罪;若不应命,又即获罪戾,必不免也。吾将守官,静以安人,待罪而已。此州是舂陵故地,故作《舂陵行》以达下情。  这首《舂陵行》是元结的代表作之一,曾博得杜甫的激赏。杜甫在《同元使君舂陵行》诗中说:“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指《舂陵行》及《贼退示官吏》)对秋月,一字偕华星。”《舂陵行》确实是灿若秋月华星的不朽诗篇。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诗人任道州刺史;第二年五月,诗人来到任所。道州旧有四万多户人家,几经兵荒马乱,剩下的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人民疲困不堪,而官府横征暴敛却有增无已。元结目睹民不聊生的惨状,曾上书为民请命,并在任所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很有政绩。他的《舂陵行》,就反映了当时苦难的现实,表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  全诗分为三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上情,概括叙述了赋税繁多,官吏严刑催逼的情况。“军国多所需”是本诗的关键,是人民痛苦的根源,诗人痛感于赋税的繁重,所以开篇提明,单刀直入。这么多的需求,哪儿来呢?自然是命地方官去找老百姓要,于是引出下文。“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顶针句的运用,从形式上造成一种紧迫感,表现上级官府催促之急。而官吏却一个赛似一个地施用重刑,催逼频繁而严厉,百姓怎么受得了呢?短短数语,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  “供给岂不忧”至“况乃鞭扑之”是第二部分,写下情,具体描述百姓困苦不堪的处境。  前两句“忧”与“悲”对举,通过反诘、感叹语气的变化,刻画了一个封建时代的良吏的矛盾心理:即忧虑军国的供给,又悲悯征敛下的百姓。诗句充满对急征暴敛的反感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这屡经乱亡的年代,百姓负担重荷,“困疲”已极。诗人只选取了“大乡”“大族”来反映,他们尚且以草根树皮为食,小乡小户的困苦情况就更不堪设想了。“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只用两句诗,就活画出被统治阶级苛剥殆尽的百姓的孱弱形象。由此而引起的诗人的同情和感慨,“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又为第三部分的描写埋下了伏线。  前两部分从大处着笔,勾画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面又从细处落墨,抽出具体的催租场景进行细致的描写。“邮亭传急符”以下是第三部分,写诗人在催征赋税时的思想活动。  诗人先用“急符”二字交代催征的紧急。接着再加一句“来往迹相追”,一个“追”字,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急迫的情状。诗人深受其累,在这首诗的自序中说:“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他对此异常不满,明确指责这种“迫促”毫无“宽大”之“恩”。  然后集中笔墨揭示诗人的内心世界,把诗人的感情变化写得非常委婉,非常细腻。一开始,诗人设想了各种催缴租税的办法:让他们卖儿卖女──不行,那样会逼得他们铤而走险;抄家以偿租赋──也不行,他们还靠什么生活呢?写到这里,诗人荡开一笔,借所听到的“道路言”表现人民的怨声载道。“重驱逐”的“重”字,既照应前面的“乱亡”“山贼”字样,也写出官凶于“贼”的腐败政治现实,表现出强烈的怨愤情绪。这就促使诗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诗人由设法催促征敛,转而决心笃行守分爱民的正直之道,甚至不顾抗诏获罪,毅然作出了违令缓租的决定。希望自己的意见能上达君王,请求最高统治者体察下情,改革现状。  在这一部分,诗人发了很多议论。这是他激烈思想斗争的表现,是心声的自然流露。诗人通过这些议论,具体深刻地展示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和根据,波澜跌宕,感人至深。  这首诗以情胜,诗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用朴素古淡的笔墨,倾诉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有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诗中心理描写曲折细腻,淋漓尽致地展现作为封建官吏的诗人,从忧供给到悲征敛,从催逼赋税到顾恤百姓,最后献辞上书,决心“守官”“待罪”(见序),委曲深细,“微婉顿挫”(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序》)。这首诗不尚辞藻,不事雕琢,用白描的手法陈列事实,直抒胸臆,而韵致自在方圆之外,正如元好问所说:“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濩音(《论诗绝句》),具有一种自然美,本色美。  (张燕瑾)

诗人简介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15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命书唐滥觞,委源传吕后。

有倡莫为遏,波荡今不救。

字育叵数计,八字讵所囿。

甲子动垓亿,举一百万漏。

荒唐无稽据,诵言指休咎。

柰何聪达人,颇复安此谬。

怀刺曳长裾,偃蹇文士右。

夸诩走干谒,荐墨不待叩。

士有待濡法沬,百请不一售。

我昔游江淮,知识间新旧。

文士不到眼,此辈日交簉。

辞章轻杯水,羡彼行橐富。

鳃鳃问利禄,吾儒所深陋。

自笑与世违,迂论取排诟。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

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

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

庞公?此诗为沈辽作。

据文意当为两首诗讹成,现据外集分。

外集题第二首为《戏书》。

?襄阳庞公少检束,白发不髡亦不俗。

世所奔趋我独弃,我已有馀彼不足。

鹿门有月树下行,虎溪无风舟上宿。

不识当年捕鱼客,但爱长康画金粟。

杜口如今不复言,庞公为人不曲局。

东西有人问老翁,为道明灯照华屋。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五行亦偶尔。

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

四十年来同幻事,老去何须别愚智。

古人不住亦不灭,我今不作亦不止。

寄语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尘。

洗墨无池笔无象,聊尔作戏悦我神。

凝旒肃穆,鸣佩舂容。

有酒伊醑,管磬其从。

典礼绚缛,威仪恪共。

颂尧之寿,与天比隆。

我生本江湖,岁月不可算。

采药游名山,所历颇萧散。

一逢巢居翁,见谓於我馆,酌泉啖松柏,每得造膝款。

行道不自力,残发日已短。

海山故不远,谪限何时满?

东海鸷禽身干小,毛紧骨耸睛皎皎。

就蠙饱饲十年肉,要与郅都同一考。

掌中久矣无驾鹅,报主但未呈枭慓。

壤间鸱鼠坐龌龊,何足当拳乃轻挢。

拙鸱以逸待尔劳,竭力睢盱仰张爪。

捽头陷目出不备,两点华星光莫晓。

呜呼!

勇不可恃,志不可盈。

拙鸱瞠目笑尔盲,尔鸷不复言功名。

朝止阊阖宫。

暮蔂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

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

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

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余照。

淹留且晞发。

过江人物萃樵引。

更高千万丈,还我上头行。

杨柳春风丞相府,梧桐夜雨济王家。

殿陛程文被十行,要搜鲠论献朝堂。

点头只欠饶三好,强项须教受一章。

耿耿古心憎肮脏。

茫茫俗眼笑荒唐。

大官羊肉非吾羡,一筹藜羹劣可尝。

旅游媚年春。

年春媚游人。

徐光旦垂彩。

和露晓凝津。

时嘤起稚叶。

蕙气动初苹。

一朝阻旧国。

万里隔良辰。

中央定位,厚德惟新。

五行攸正,四气爰均。

笙镛以间,簠簋斯陈。

为民祈福,肃奉明禋。

晕入灵犀,胎含老蚌。

正好修竹,正好供养。

有人於此,拂袖便行,脚跟下已吃三十拄杖。

何以见得,禅归海,经归藏。

司南车,辘辘转。

务与冥行指迷,肯被傍人指点。

三脚驴却步不前,老杨岐恶肴难掩。

黄金堆到斗。

怎得似、长年画堂劝酒。

蛾眉最明秀。

向水沈烟里,两行红袖。

笙歌撋就。

争说道、明年时候。

被姮娥、做了殷勤,仙桂一枝入手。

知否。

风流别驾,近日人呼,文章太守。

天长地久。

岁岁上、乃翁寿。

记从来人道,相门出相,金印累累尽有。

但直须,周公拜前,鲁公拜后。

一月行空,千门赏玩。

自己光明,几人著眼。

马师父子尽力揩磨,不得一半。

诸人要见真月麽,何似破漆碗。

翠竹黄花曲曲香。

中间犹有太平腔。

淡空一饭云山钵,诗梦对床风雨窗。

忽动归心随晚策,尚留醉兴寄春缸。

閒行除却禅关外,牢闭柴门学老庞。

行不到处行一步,甜瓜彻蒂甜。

说不到处说一句,苦瓠连根苦。

扫尽从前闲佛祖,发机须是千钧穹。

凄锵笙管遒。

参差舞行乱。

轻肩既屡举。

长巾亦徐换。

云鬓垂宝花。

轻妆染微汗。

羣臣醉又饱。

圣恩犹未半。

天宝诸王爱名马,千金争致华轩下。

当时不独玉花骢,飞电流云绝潇洒。

两坊岐薛甯与申,凭陵内厩多清新。

肉??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

骊山射猎包原隰,御前急诏穿围入。

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

雁飞兔走惊弦开,翠华按辔従天回。

五家锦绣变?一作遍?山谷,百里舄珥遗纤埃。

青骡蜀栈两?一作西?超忽,高准浓娥散荆棘。

回首追风趁日飞,?一作苜茫连天鸟自飞,?五陵佳气春萧瑟。

梅花先腊开香雪,魁信已随春漏泄。

送君联骑入天京,不作人间儿女别。

锦江俊秀皆朋俦,其间偏善胡与刘。

胸襟巧蟠锦绣段,文采互照珊瑚钩。

采芹宫里群游戏,文字颉颃春燕翅。

西湖万柳娇春风,相期同缓看花辔。

棘闱风动桂香秋,一驽那输双骅骝。

我悲日色谩迷眼,君喜朱衣皆点头。

青天一界蟾宫路,只要朋侪先着步。

祝君猛去作为龙,行继延平跃云雾。

君不见苏易山简,不事探花与榜眼,明番状元未为晚。

远驾星屏临百粤,康沂户户歌功。

使君五马去乘骢。

卖刀无旷土,赠扇有仁风。

莫唱渭城朝雨曲,片帆时暂西东。

促归行拜紫泥封。

九霄先步武,三接未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