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忆秦娥·秋萧索

秋萧索。

梧桐落尽西风恶。

西风恶。

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

年年孤负黄花约。

黄花约。

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译文

秋天的景象萧索,西风凄厉,使梧桐落尽叶子,又送来了几声新燕的鸣叫声,几声稀疏的号角声。秋景秋声都那么悲凉,促动游子思归的心。四处漂泊,又加上离愁时时压着心头。当初分别时曾相约在秋天菊花盛开时重逢,然而年年辜负了这约会的日期,无法相见。遥想在那深深的庭院里、重重的帘幕内,对方一定不知怎样地在忍受着这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寂寞。

注释

⑴孤负:辜负。

⑵黄花:菊花。

赏析

这首词写游子的伤秋怀人之情。首句写出了独处孤旅,双在秋风叶落之时萦绕于游子心中的渴求温暖的呼唤,为古今诗词的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的定下了萧杀的基调。接着便展开具体描绘。“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秋天,本来就容易引起离人的愁绪,更何况此时此刻已不是黄叶方飘的初秋,而是“梧桐落尽”的深秋呢?词人于“西风”下着一“恶”字,感情色彩十分强烈。然而“西风”之“恶”还不止于落尽梧桐而已,作者巧借此调叠句之格,在强调“西风恶”三字后,又引出“数声新雁,数声残角”,幽咽凄厉,声声扣击着游子的心扉。这样,整个上片写出了一派浓重的秋意,为下文写游子的愁绪渲染了氛围。梧桐叶落、西风、雁声等意象的描写,为下阙游子的孤寂之情的抒发,奠定了基调。“离愁不管人飘泊”。离愁,本是游子心中所生,这里却将它拟人化,“离愁”完全不顾及游子四处飘泊的痛苦处境,久久不去,折磨着人的心灵。“不管”二字,包含着多少无可奈何之情!“年年孤负黄花约”,游子的离愁如此难以排遣,原来更有着期约难践的歉疚。想当初,临别这际,自己与恋人相约在菊花开放的的秋天重逢。可是,花开几度,人别数载,事与愿违,年年负约,每念及此,怎不令人肝肠寸断!紧接着,作者又用叠句将笔触伸向天边,从恋人的角度写情。有味的是,作者只是描写了她的居处:“几重庭院,几重帘幕”。然后,戛然而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余地。那深深庭院里、重重帘幕中的人儿是怎样忍受着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孤寂,年复一年地翘首盼望游子归来,已是不言而喻了。总之,此篇以直笔写游子离愁,以墨写闺人之幽怨,两地相思,一种情愫,在萧杀秋景的环境中,更显得深挚动人。

诗人简介

黄机,字几仲(一作几叔),号竹斋。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曾仕州郡,也是著名诗人。著有《竹斋诗余》、《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等。► 93篇诗文

诗文推荐

有独有言,顺承天则。

聿崇号名,再扬典册。

朱英赏函,左右翼翼。

千秋万岁,保兹无极。

星煌煌。

酒阑客过别船去,木叶萧萧下如雨。

船中醉卧忘西,睡觉犹闻梦中语。

此时月落天将曙,隔屋鸡啼欲起舞。

西风满天鸿雁声,瑟瑟菰蒲响秋渚。

洽礼既陈,谐音具举。

有条斯牲,孔硕为俎。

维帝居歆,介我稷黍。

乐哉有秋,翳神之枯。

疏钟天竺晓,一雁海门秋。

西颢沆砀,执矩司秋。

诹言协灵,时祀也修。

礼有荐献,爰视公侯。

秩而祭之,百福是遒。

八月秋,何处热。

稻花吹香,疏林减叶。

三点五点不时雨,一声两声何处笛。

若向这里,闻无有闻,证入圆通,斯为第一。

笑含口角,喜在眉棱。

一默照源底,三乘空葛藤。

清白濯秋之月,光明破夜之灯。

柱杖有时横膝上,个般面觜得人憎。

动而静,虚而应。

专气致柔,湛神如凝。

一住天童,十分没兴。

秋气平分,*匆都作充闾喜。

玉堂风味。

磊落青云器。

醉墨乌丝,绿绮传湘水。

千秋岁。

月波如洗。

长照金尊里。

去日炎威重,归时秋半过。

林间坐盘石,不觉笑呵呵。

不笑仰山插锹叉手,不笑地藏博饭栽田。

二胜米料人人有,笑他饿死饭箩边。

旨具百味,酌德三畴。

贰觞既结,礼洽意周。

庶几嘉乡,格神之幽。

盯我樯事,锡以有秋。

本体无生,诸尘幻成。

白发雪漫顶,青瞳秋在泓。

妙触出碍,机用超情。

珠走不留影,谷虚还应声。

默默坐寒唯自照,天无四壁月三更。

碧涧之松,烟巢之鹤。

野性闲闲,癯身卓卓。

江含月而练长,水连天而秋阔。

一点分明兮十方虚豁。

赤肉凿窍,乾骨裹皮。

自然无我,你道是谁。

双瞳秋点点,两鬓雪丝丝。

筇倚床头不去诸方行脚,口挂壁上欲学古人住持。

渊默有句,真得无师。

崖蜂春採薝蔔华,海鸟梦卧珊瑚枝。

阴阳悉备道风淳。

精粹保天真。

分擘刚柔动静,炼九还、丹体清新。

扶持一性已通神。

触处露全身。

了了三空无碍,混太虚、体净超尘。

送了春归雨未收。

雨肥梅子满枝头。

心知办此和羹品,正为和羹国手谋。

_两荚,岁千秋。

崧高神气禀公侯。

好将一卷周公礼,起佐皇家定九州。

年年羞插花游。

华发不禁秋。

此日遨头寻胜,消除万斛清愁。

湿云凉雨南台上,歌动玉溪流。

俯仰人间今古,多情破帽飕飕。

帘漠漠,帘漠漠,天淡一帘秋。

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

歌罢海西流。

秦水别陇首。

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

躞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

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

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柘叶。

(柘一作结)萋萋柳垂荣。

急节谢流水。

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

恻怆何时平。

静而无像,动而无功。

湛兮秋下水,应也树头风。

到处随缘成佛事,超情只个是神通。

空翠娱人意自还。

明窗一榻共秋闲。

会知名利不到处,定把清觞属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