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细柳营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注释

(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他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旧史家把他与景帝统治时期并举,称“文景之治”。 后六年,即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

(2)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入边,侵入边境。

(3)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由皇族担任。

(4)军:驻军。

(5)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头,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6)祝兹侯:封号。

(7)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8)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政长官。

(9)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备:防备

(10)上:指汉文帝。

(11)被:通“披”。指穿。

(12)彀(gòu):张满弓。弩(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

(13)持满:把弓弦拉足。

(14)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

(15)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16)壁门:营门。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17)按:控制。辔:马缰绳。徐:慢慢地。

(18)持兵揖:手持兵器作揖。揖,双手抱拳行礼。

(19)介:铁甲;胄:头盔。为:被。

(20)式车: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敬。式,车前的横木,现在写作“轼”。

(21)谢:告知。

(22)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

(23)将:将领。
(24)动:感动

(25)改容:改变神情。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披在身上

改容式车 式通轼:车前的横木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语气助词

诗人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2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平日相从乐会文,博枭壶马占朋分。

罚筹多似昆阳矢,酒令严於细柳军。

蔽日雪云犹靉靆,欲晴花气渐氛氲。

一◇万事皆毫末,蜾蠃螟蛉岂足云。

太阳朝序,王宫有仪。

蟠桃彩驾,细柳光驰。

轩祥表合,汉历彰奇。

礼和乐备,神其降斯。

暖烟笼细柳。

弄万缕千丝,年年春色。

晴风荡无际,浓于酒、偏醉情人调客。

阑干倚处,度花香、微散酒力。

对重门半掩,黄昏淡月,院宇深寂。

愁极。

因思前事,洞房佳宴,正值寒食。

寻芳遍赏,金谷里,铜驼陌。

到而今、鱼雁沈沈无信,天涯常是泪滴。

早归来,云馆深处,那人正忆。

细柳连营绿荫重。

暖风旗影飏蛇龙。

画闲吟思入千峰。

紫绶金牌人绿发,绣荐丝辔马青骢。

会将三箭取侯封。

后园堪寄赏,日日对春风。

客位繁阴下,公墙细柳中。

——皎然坐看青嶂远,心与白云同。

——韩章林暗花烟入,池深远水通。

——杨秦卿井桃新长蕊,栏药未成丛。

——仲文(失姓)松竹宜禅客,山泉入谢公。

——皎然砌香翻芍药,檐静倚梧桐。

——韩章外虑宜帘卷,忘情与道空。

——杨秦卿楚僧招惠远,蜀客挹扬雄。

——仲文(失姓)便寄柴桑隐,何劳访剡东。

——皎然

细柳望蒲台。

长河始一回。

秋桑几过落。

春蚁未曾开。

萤角非难驭。

搥轮稍可催。

只言千日饮。

旧逐中山来。

丹浦非乐战。

负重切君临。

我皇秉至德。

忘己用尧心。

愍兹区宇内。

鱼鸟失飞沉。

推毂二崤道。

扬斾九河阴。

超乘尽三属。

选士皆百金。

戎车出细柳。

饯席遵上林。

命师诛后服。

授律缓前禽。

函轘方解带。

峣武稍披襟。

伐罪芒山曲。

吊民伊水浔。

将陪告成礼。

待此未抽簪。

三川羽檄驰。

六郡良家选。

观兵细柳城。

校猎长杨苑。

惊雉逐鹰飞。

腾猿看箭转。

鸣笳河曲还。

犹忆南皮返。

泰阶开景运。

见金锁绿沈,辕门春静。

几年淮海,烟波境、贮此风流标韵。

连天笳鼓,又催把、经纶管领。

文武事,细柳长杨,从头属齐整。

早闻横槊燕然,画图里,争传麒麟旧影。

临岐笑问。

谁得似、占了山林钟鼎。

古来难并。

才信是、人间英俊。

试看取、紫绶金章,朱颜绿鬓。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

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

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

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

旌旗蔽满寒空。

鱼阵整、从容虎帐中。

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

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

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香罢宵薰,花孤昼赏。

粉墙一丈愁千丈。

多情春梦苦抛人,寻郎夜夜离罗幌。

好句刊心,佳期束想。

甫愁春到还愁往。

消魂细柳一时垂,断肠

桃李晴曛禁苑烟,銮舆新幸北郊旋。

团花靺鞈春日,细柳旌旗拊髀年。

一道甲光将雪借,千群马色截云鲜。

谁兼将帅为天子,共喜文皇九叶玄。

向春来,睹林园,绣出满槛鲜萼。

流莺海棠枝上弄舌,紫燕飞绕池阁。

三眠细柳,垂万条、罗带柔弱。

为思量,昨夜去看花,犹自斑驳。

须拌尽日樽前,当媚景良辰,且恁欢谑。

更阑夜深秉烛,对花酌、莫辜轻喏。

邻鸡唱晓,惊觉来、连忙梳掠。

向西园、惜群葩,恐怕狂风吹落。

笳鼓旌旗改色,弓刀铠甲增明。

攒花簇队马蹄轻。

禀听元戎号令。

羊祜轻裘临阵,亚夫细柳屯营。

观瞻已耸定王城。

飞虎威名日振。

边城秋气劲折胶,草枯燎发风萧萧。

将军校射出细柳,马上箭落双飞雕。

须臾吼地穷兽急,将军匹马电弗及。

疾蹄迸落冲虎过,白羽穿喉虎人立。

将军身不六尺强,一怒万夫无敢当。

先皇赐名名拔突,部下材官争蹶张。

画工亲见编须勇,急阵梢冈浩呼汹。

目光落地已化石,将军生气毛发动。

君不见桃花岛,阜树洋,乳虎哺子人为粮。

将军一死不可生,东海黄公愁夜行。

燕初归。

正春阴暗淡,客意凄迷。

玉觞无味,晚花雨退凝脂。

多情细柳,对沈腰、浑不胜垂。

别袖忍见离披。

江南陌上,强半红飞。

乐事从今一梦散,纵锦囊空在,金碗谁挥。

舞裙歌扇,故应闲琐幽闺。

练江诗就,算檥舟、宁不相思。

肠断莫诉离杯。

青云路稳,白首心期。

帝城春昼。

见杏脸桃腮,胭脂微透。

一霎儿晴,一霎儿雨,正是催花时候。

淡烟细柳如画,雅称踏青携手。

怎知道、那人人,独倚阑干消瘦。

别后。

音信断,应是泪珠,滴遍香罗袖。

记得年时,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

故乡水遥山远,怎得新欢如旧。

强消遣,把闲愁推入,花前杯酒。

春日春风掠鬓须。

乱山相对拥寒炉。

彩鞭金胜一时无。

自缕青丝成细柳,更堆残雪当凝酥。

儿童且莫唱皇都。

临春风。

春风起春树。

游丝暧如网。

落花雰似雾。

先泛天渊池。

还过细柳枝。

蝶逢飞摇扬。

燕值羽参池。

扬桂旆。

动芝盖。

开燕裾。

吹赵带。

赵带飞参差。

燕裾合且离。

回簪复转黛。

顾步惜容仪。

容仪已照灼。

春风复回薄。

氛氲桃李花。

青跗含素萼。

既为风所开。

复为风所落。

摇绿蔕。

抗紫茎。

舞春雪。

杂流莺。

曲房开兮金铺响。

金铺响兮妾思惊。

梧台未阴。

淇川始碧。

迎行雨于高唐。

送归鸿于碣石。

经洞房。

响纨素。

感幽闺。

思帏帟。

想芳园兮可以游。

念兰翘兮渐堪摘。

拂明镜之冬尘。

解罗衣之秋襞。

既铿锵以动佩。

又絪缊而流射。

始摇荡以入闺。

终徘徊而缘隙。

鸣珠帘于绣户。

散芳尘于绮席。

是时怅思妇。

安能久行役。

佳人不在兹。

春风为谁惜。

重过黄梁古驿。

著一鞭春色。

长亭细柳,青青尚浅,不禁攀折。

且醉章台风月。

莫归鞍催发。

紫泥诏下,朝天去了,如何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