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cháng ān yī piàn yuè,wàn hù dăo yī shēng。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qiū fēng chuī bù jìn,zŏng shì yù guān qíng。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hé rì píng hú lŭ,liáng rén bà yuăn zhēng。

译文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注释

1.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2.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3.吹不尽:吹不散。

4.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5.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6.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罢:结束。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王夫之评价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西圃诗说》)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的“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读者须知,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秋歌》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背景

六朝乐府的《清商曲·吴声歌曲》里有《子夜四时歌》,李白这组诗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其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0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乍来结女伴,江头去浣纱。

问讯郎消息,夜来灯烛花。

夏歌女郎宛转歌,轻舟棹碧波。

打动明珠碎,团团落青荷。

恻恻复恻恻,桑黄秋露白。

持糜不能飡,持麻不能织。

冬歌夜来风似箭,晨起雪盈床。

侯门教歌舞,剪彩斗红妆。

佳人一往兮不来,国为墟兮莫知。

侬自守兮谁依,俟河清兮几时。

怅姑苏之崔嵬。

恃爱如欲进。

含羞未肯前。

朱口发艳歌。

玉指弄娇弦。

春歌朝朝听鹊报,日日掩重闱。

莫踏门前草,留踪待郎归。

闺中花如绣。

帘上露如珠。

欲知有所思。

停织复歭{止屠}。

我家苕霅边,更更闻夜船。

夜船声欸乃,肠断愁不眠。

一声三四咽,掩抑含凄切。

宛转断复连,尽是伤离别。

两月江头程,杳不闻此声。

身游荆渚路,梦到湖州城。

但闻空山女儿呼,不见前溪渔父鸣。

今朝撁头上,忽作吴歌唱。

初声与后声,一一浑悲怆。

问汝何所得,昔棹吴中航。

吟得溪女曲,动君思故乡。

我方西上夜,夜夜家山侧。

声声劝早归,霅水年年碧。

阶上香入怀。

庭中花照眼。

春心一如此。

情来不可限。

朱日光素冰。

朝花映白雪。

折梅待佳人。

共迎阳春月。

吹漏未可停。

弦断当更续。

俱作双丝引。

共奏同心曲。

湖烟暝暝山为空,不开湖面如愁胸。

吴歌清激水气通,烟收水远出两峰。

徘徊歌罢月尚东,露花上衣光融融,可怜此月天涯同。

当信抱梁期。

莫听回风音。

镜中两入髻。

分明无两心。

暑风吹雨仙源过,深院静,凉於水。

莲花郎面,翠幢红粉,烘人香细。

别院新番,曲成初按,词清声脆奈难堪羞涩,朦忪病眼,无心听、笙簧美。

还记当年此际。

叹飘零、萍踪千里。

楚云寂寞,吴歌凄切,成何情意。

因念而今,水乡潇洒,风亭高致。

对花前可是,十分蒙斗,肯辜欢醉。

花坞蝶双飞。

柳堤鸟百舌。

不见佳人来。

徒劳心断绝。

果欲结金兰。

但看松柏林。

经霜不堕地。

岁寒无异心。

初秋一雨新凉,子夜长吟未央。

阶下花枝冷艳。

堂前佛火微茫。

舟子夜离家。

开舲望月华。

山明疑有雪。

岸白不关沙。

天汉看珠蚌。

星桥视桂花。

灰飞重晕阙。

蓂落独轮斜。

猛虎不独宿,鸳鸯不只栖。

虞舜游苍梧,帝子夜向潇湘啼。

时既禅禹妃亦老,老泪洒竹无高低。

流根及昏駮红藓,此情乃与天地齐。

我今斋寝泰坛下,侘傺愿嚏朱颜妻。

一年漏将尽。

万里人未归。

君志固有在。

妾躯乃无依。

达上座,惺惺着,灵根一点便通神,败叶千林都扫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