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满江红·怀子由作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译文

清澈的颍水向东流淌,我满怀愁绪地看着江上若隐若现的孤帆远去。在这凄清的贬谪之地,青山之下白浪飞翻,你我万里相隔实难望见。想到就这样白白辜负当年的归隐之约,如今卧床听雨也是这般萧瑟。唉!深憾此生总与你匆匆相别,这种无奈的感觉不禁让我白发虚增。

我在这黄河岸边祭下一樽美酒,将你我那无尽的过往从头细数。你我二人那日相见恍若眼前,但在不知不觉间却已过去了悠悠岁月。我衣襟上愁苦的泪痕隐约还在,但眉间喜气却已暗示你我重逢在即。待到重逢日,我定要和你同游池上,到如雪落花中寻觅春天的痕迹。

注释

(01)元祐六年(一〇九一),赴颍州 (州治今安徽阜阳)军事知州时作。子由,苏辙字,作者胞弟,时在东京(汴京)。《宋史·苏轼传》:“(元祐)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至。以弟辙除右丞,改翰林承旨。辙辞右丞,欲与兄同备从官,不听。轼在翰林数月,复以谗请外,乃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册第六九六页《满江红·怀子由作》:“元祐六年辛未(一〇九一)八月,作于东京赴颍州军事知州途中。按:细品词意,此词为怀念胞弟,追感前约,厌于官场倾轧,企盼退闲之乐而作,与《苏轼诗集》卷三三《感旧诗》所写情事相吻,当为同时之作。其《诗》序曰:‘嘉祐中,予与子由举制策,寓居远怀驿,时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一日,秋风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离合之意。自尔宦游四方,不相见者,十尝七八。每夏秋之交,风雨作,木落草衰,辄凄然有此感,盖三十年矣。元丰中,谪居黄冈,而子由亦贬筠州,尝作诗以纪其事。元祐六年,予自杭州召还,寓居子由东府,数月复出领汝阴,时予五十六亦。乃作诗,留别子由而去。’词中‘辜负’二句,乃指子由所云‘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词中‘恨此生’三句,即《诗·序》所言‘不相见者,十尝七八。’词中‘一尊酒’二句,指轼与子由‘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事。兄弟二人于黄河侧相会后‘相从来徐,留百余日’而别。此次‘自杭州召还,寓居子由东府,数月复出领汝阴’,皆兄弟别易会难、令人‘凄然’之事。词中‘无限事’四句,指‘早退’之约,‘河侧’之会,看来‘恍如昨’日,算来已‘许多年月’。词中‘衣上’句,指‘谪居黄冈,而子由亦贬筠州’的坎坷遭遇。‘便与君’三句,乃想像兄弟相会与退居之乐。盖《感旧诗》写于东京,为留别之作;此词则写于赴颖途中,为怀旧之作。词上片‘清颍东流’云云,乃想象子由念我赴颖之景,用《诗经·陟岵》、杜甫《月夜》手法。“辜负”云云,写我常负‘早退’之约的惆怅;下片写感旧事之可痛和践‘林下’之约可待。全篇突出一个‘怀’字,而宦海险恶之意亦隐然可见。《感旧诗》王《案》编于元祐六年八月,此词亦应编是时。《苏诗总案》将此编元祐七年,孔《谱》编熙宁十年,应存疑。”

(02)“清颍”,“颍”,颍水,淮河支流颍水。颍州滨临颍水,在其下游。《嘉庆一统志》卷二五《河南府一·颍水》:“阳城县阳乾山,颍水所出,东至下蔡入淮。过郡三,行千五百里。”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

(03)“目断”,元本作“来送”。

(04)“孤帆明灭”,元本作“征鸿去翮(翮,音禾,羽根,此指鸟翼)”。

(05)“宦游”,元本作“情乱”。

(06)“青山白浪”,卢纶《送元昱尉义兴》:“白浪缘江雨,青山绕县花”。

(07)“万重千叠”,元本、二妙集、毛本作“万里千叠”。

(08)“辜”,元本、毛本作“孤”。“意”,元本作“语”,毛本作“忆”。

(09)“对床夜雨”句,傅本注:“子由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子由尝读韦苏州诗,有‘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苏轼始为凤翔签判时,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外,马上赋诗一首,有‘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之语。“孤负”二句:追念过去兄弟一起生活——对床而卧,夜听雨声的情景,并叹息当时相约退隐之语未能实现。林下,山林家园之中,指退隐之处。

(10)“添”,元本作“雕”。

(11)“昨”,原缺,据毛本、朱本、龙本补。傅本作“梦”。华发,花白头发。

(12)“衣上泪”,刘希夷《捣衣篇》:“莫言衣上有斑斑,只为思君泪相续。”

(13)“添”,元本作“占”。“眉间喜气添黄色”,谓面有喜色。《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四《人事·额》引《相书占气杂要》曰:“黄气如带当额横,卿之相也。有卒喜,皆发于色,额上面中年上,是其候也。黄色最佳。”韩愈《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及冯李二员外》:“城上赤云呈胜气,每间黄色见归期。”苏轼《浣溪沙·彭门送梁左藏》:“唯见眉间一点黄。”此处预祝苏轼、苏辙两兄弟不久将在家相聚。

(14)“相看”二句,以前兄弟会面情景仿佛还像是昨天的事,但已过去了许多年月。

(15)“花如雪”,落花纷纷如雪也。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刘显贵为天子友,退之穷作相君书。

未能子字民,但欲兄事钱。

怒气噀人,殊不可犯。

虽有盖胆毛,肯无验人眼。

是亦划,非亦划。

咬定牙关,一生担板。

穆穆英宗,持盈守城。

世德作求,是纉是承。

齐家睦族,偃武恢文。

于牙清酤,酌之欣欣。

同身共命,同气连枝。

阿难合掌,迦叶扬眉。

就中一句子,不许外人知。

公在春官我已归。

公来东蜀我居西。

及公自遂移潼日,正我由潼使遂时。

如有碍,巧相违。

人生禁得几分飞。

只祈彼此身长健,同处何曾有别离。

肤寸生层云,已具瀰漫势。

尽瞩晴空目,且作烟雾比。

首座行脚,首座来也,落在第二。

看看,云行雨至。

孤云野鹤,何天不飞。

这一句子,同道方知。

两便星前秉烛游。

滔滔车马九河流。

耳听宣政升平曲,目断炎兴未复州。

闻鼓吹,强欢讴。

被人嗺送作遨头。

凭谁为扫妖氛静,却与人间快活休。

巢知风,穴知雨,甜者甜苦者苦。

不须计较作思量,五五从来二十五。

万般施设到平常,此是丛林饱参句。

有鹤在林,怀之好音。

载飞载止,食野之芩。

毅斋大老除机关报绶,名节尤偏无所尊。

曾是胪传第一唱,却留衣付外诸孙。

挹挼柳汗初承渥,称泛霞觞共拜恩。

尚记吾家多夙契,何当握手得重论。

龙章凤姿,挥斥八极。

天心月胁,照映万物。

孟子之气,庄周之文。

瞻之在前,尚有典型。

拨尘见佛,佛亦是尘。

山僧脚布作炊巾,眼不见为净。

纤纤不绝林薄成。

涓涓不止江河生。

事之毫髪无谓轻。

虑远防微乃不倾。

云官乃垂拱大君。

凤历唯钦明元首。

类上帝而禋六宗。

望山川而朝羣后。

地镜则山泽俱开。

河图则鱼龙合负。

我之天纲莫不该。

阊阖九关天门开。

卿相则风云玄感。

匡赞则星辰下来。

既兴室之三圣。

乃举唐朝之八才。

莘臣参谋于左相。

大老教政于中台。

其宜作则于明哲。

故无崇信于奸回。

故人携客作幽寻。

先朝怀族远,平世责人深。

炎炎火,滚滚汤。

中间一点忒清凉。

更玲珑,分处香。

生祥瑞,吐祥光。

瑞祥光彩结红霜。

产胎仙,现玉皇。

明明文考,储精上苍。

礼乐明作,溥率实王。

功德累治,历数会昌。

孝思罔极,丕祐无疆。

农夫力耕耘,岁功必倍疏。

吾儒用心苦,学业亦有秋。

圣贤有遗训,好古敏以求。

韦编至三绝,发愤穷深幽。

寝食俱相忘,此志何时休。

矧今后生辈,未脱童草俦,刻苦犹不足,讵可思悠悠。

而母早孀居,其穷未易瘳。

殷勤抚二子,不暇为身谋。

杂然万马群,望尔为骅骝。

翕如众乐奏,望尔为天球。

勿云年尚幼,岁月如川流。

及今不加鞭,壮大徒包羞。

轻璧惜寸阴,前哲勤进修。

勉尔务谨重,戒尔无轻浮。

人百已千之,庶解而母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