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sān shí shĭ yī mìng,huàn qíng duō yù lán。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zì lián wú jiù yè,bù găn chĭ wēi guān。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jiàn shuĭ tūn qiáo lù,shān huā zuì yào lán。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zhĭ yuán wŭ dòu,dŏu] mĭ,gū fù yī yú gān。

译文

人到三十才得个一命官,仕宦的念头快要消磨完。

自怜没有什么祖传家业,总不敢嫌弃这微小的官。

涧水吞没了采樵的小路,美丽的山花醉倚在药栏。

只因为这五斗米的官俸,竟然要辜负这根钓鱼竿。

注释

⑴高冠:长安西部的高冠峪,因山内石帽峰恰似巨人头戴高帽故名,有著名的高冠瀑布,岑参曾在此隐居耕读十载。

⑵一命:最低等的官职。周代的官秩为九命,一命最低。《左传·昭公七年》:“三命兹益共。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岑参初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职位低微。

⑶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本无宦情,惟足下明之。恐死 洛阳 ,永与子别。”阑:尽,残。

⑷自怜:自伤;自我怜惜。汉王褒《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怅兮自怜。”旧业:祖传家业。

⑸微官:小官。唐岑参《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诗》:“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⑹涧水:指从高冠峪流过的溪水。樵路:打柴人走的小路。唐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鸣皋微茫在何处?五崖峡水横樵路。”

⑺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唐杜甫《宾至》诗:“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一说,药、栏同义,指一物,即栅栏。唐李匡乂《资暇录》卷上:“今园廷中药栏,栏即药,药即栏,犹言围援,非花药之栏也。有不悟者,以为藤架蔬圃,堪作切对,是不知其由,乖之矣。”

⑻五斗米:指官俸。《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后用以指微薄的官俸。

⑼渔竿:钓鱼的竹竿。此处作垂钓隐居的象征。清吴烺《寄德甫》诗:“何当与尔乘船去,手把渔竿变姓名。”

赏析

首联感慨多年未得有做官的机会,到了三十多才好不容易有个官做,感慨这么多年做官的心情已经多半消退了。“三十始一命”,“一命”是官秩最低等,从八品,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工作刻板琐碎。这对隐居耕读十载的岑参来说太失望了。于是感到“宦情多欲阑”,做官的念头消磨殆尽。

  但失望归失望,因为家无产业,诗人还是不敢对这来之不易的小小官职有不屑之意。“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在这里,岑参流露出对其初授官职不那么感兴趣,从官职的卑微来说,本不屑为之;可是为生活所迫,却不敢以此为耻。其无可奈何的心态,跃然纸上。

  第三联写景。“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吞”、“醉”。前者写出了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后者写出了山花装点药栏、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从而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留恋。

  尾联“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两句用典。“五斗米”不是指实数,而是一种修辞手法——夸张,即言其少,意思是指“俸禄微薄”。这是用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除了这首诗之外,岑参还在多首诗中用了这个典故,如“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久别二室间,图他五斗米”(《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五斗米留人,东溪忆垂钓”(《衙郡守还》)。此诗结尾二句运用了用典、借代的修辞手法,很生动的写景,同时暗喻诗人为了微薄的官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生活的矛盾心理。

背景

岑参系江陵(今属湖北)官宦家庭出身,但在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其父任晋州(今山西寿阳)刺史时不幸早丧,家道衰贫。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时,随兄至长安,求仕不成。长安城中,居之不易,他便随兄长来到山水秀丽的高冠峪中,置业并建起了简陋的别墅草堂。耕读于此,希望通过科举应试,进入仕途。天宝三年(744年),三十岁的岑参应进士科考试,高中一甲第二名,但官运不顺,经吏部试后,仅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这样的小官,他非常失望。他回到高冠准备辞别草堂赴任,看到经营十载的高冠草堂,却为了一个小官职,不得不离去,不禁感叹自己辜负长期隐逸的闲适生活,违逆一向的情怀,于是作了这首《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诗人简介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482篇诗文

诗文推荐

官历春犹浅。

碧浪金波三五初,秋风计会似空虚。

萧萧木叶下西山,便觉莼兴不闲。

莫踏长虹千尺去,孤帆正在暮云间。

玉帐传心如镜,青龙绕指成轮。

尘中多少白头人。

干里寻壬难认。

世事说来都了,鬼神见也须瞋。

迷槎问我是何津。

向道先生昼困。

等是垂慈,初门无户。

璞玉既分兮可观,梵仪顿举兮难睹。

凌霄峰顶看云人,普化堂中第一祖。

银鸳金凤画暗销。

晓帘栊、新翠渐交。

算多少、相思恨,被东风、吹上柳梢。

罗窗夜夜梨花瘦,奈月明、香梦易消。

便拟倩、题红叶,趁落花、流过谢桥。

自有天然真富贵,本来不为人妍。

谨将醉眼著繁边。

更擎高烛照,惊搅夜深眠。

花不能言还自笑,何须有许多般。

满空明月四垂天。

柳边红沁露,竹外翠微烟。

嫩草初抽匀细绿。

玉友避嫌,竹奴专宠。

听官丐闲,诗勇不将。

五峰路上,双涧寺前。

藏头露面,抚背拍肩。

举笔欲题题不得,断崖千仞锁寒烟。

自洗洮州绿。

,闲题柿叶红。

一尘空水月,百念老霜风。

钝菊凄犹蕾,颠桃艳已丛。

斡流千万变,谁实主鸿蒙。

屋僻唯宜静,栊疏巧受寒。

衾光宵献白。

炉火书无丹。

潦倒投僧梵,依稀似宰官。

一钱不停蓄,却喜布囊宽。

漠漠平沙初落雁。

黄花浊酒情何限。

红日渐低秋渐晚。

听客劝。

金荷莫诉真珠满。

坐上少年差气岸。

题诗落帽从来惯。

戏马龙山当日燕。

真奇观。

尊前未觉风流远。

风月小斋模画舫。

绿窗朱户江湖样。

酒是短桡歌是桨。

和情放。

醉乡稳到无风浪。

自有拍浮千斛酿。

从教日日蒲桃涨。

门外独醒人也访。

同俯仰。

赏心却在鸱夷上。

韩公国大贤,道德赫已闻。

时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

韩官迁掾曹,子随至荆门。

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

(《送区弘》。

《事文类聚》)。

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

(《寄李补阙》,出《诗式》)。

洞庭有奇士,楼室栖云霞;

窗榻类画舫,山水清且嘉。

白云英英,涧水泱泱。

彼美人兮,硕大且昌。

此院重来事事乖,半欹茅屋草侵阶。

啄生鸦忆啼松枿。

接果猿思啸石崖。

壁上尘粘蒲叶扇,床前苔烂笋皮鞋。

分明记得谈空日,不向秋风更怆怀。

自有天然真富贵,本来不为人妍。

谨将醉眼著繁边。

更擎高烛照,惊搅夜深眠。

花不能言还自笑,何须有许多般。

满空明月四垂天。

柳边红沁露,竹外翠微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