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齐天乐(蝉)

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翦冰笺谁寄。

凄凉倦耳。

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

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

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

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

窗明月碎。

甚已绝余音,尚遗枯蜕。

鬓影参差,断魂青镜里。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这首词以蝉鸣为贯穿全词的线索。作者把自己的抒情介乎其中,和蝉鸣相互感发生兴的手法,使物我之间描写角度不断转换,人蝉互为虚实的变化交错描绘,从而产生一种意象之间的流动和跳跃,大大拓张了意蕴包容的空间。“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写出环境绿槐千树,浓阴蔽户,人也恹恹地懒在床上却被阵阵蝉鸣惊醒。绿槐千树,当夏令。“悄”点染幽谧氛围。“昼眠惊起”情境转变。这里没有直写蝉,却已虚托出蝉鸣的撩人惊心 。“惊”字表现出词中人缘于某种特定的心境情怀对蝉鸣产生的强烈感受,为下面的借物写情张本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笺谁寄。描写角度由人转到蝉。“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借蝉的形貌习性,象征着对这些物性产生深切感受、强烈共鸣。“饮露”、“吟风”自娱的生活 ,自甘“身轻翅薄”不为时重的淡泊,固守高洁不群的节操,在词人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这种情志在此时此世有谁能理解呢?“冰笺”意为洁白的信笺。由轻薄透明的蝉翼兴发的想象,暗指高洁之质。“冰笺谁寄”,慨叹欲寄无人的叹问表达情怀无人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实际上是最使词人感到悲哀的、不为故旧知已理解。表达的是“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沉痛慨叹。蝉的形象,在传统诗歌中和历代士大夫心目中,历来是高洁的象征具有特定的文化原型意蕴。如虞世南曾咏凄凉倦耳蝉声阵阵,令人怅触;声声凄凉,不堪卒听。故云“倦耳”,“凄凉”一语关蝉鸣之音和人之心境。因此 ,“ 漫重拂琴丝 ,怕寻冠珥 ”。琴声与蝉有何关系 ?《后汉书·蔡邕传》载,“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是弹琴者见螳螂捕蝉,而形诸琴。蔡邕这才明白,不是主人请他饮宴又要杀他 。“冠珥”是古代贵官冠上的饰物。词中人根据蝉的感性特征,感发的奇特曲折联想。莫要再弹奏那捕蝉的琴音,怕去寻觅那貂蝉的冠珥。表达了词人不愿意再蹈危机,再履官场之意。“短梦深宫,向人独自诉憔悴 。”不管人的感受如何,蝉鸣如故。绿萌如深宫,在这里做着短梦。人生如梦,苦况堪与人说 。“憔悴”借人身心交困之病态,写蝉之身体瘦小与声音悲切,象征意味极浓。与“ 绿槐千树 ”、“西窗”和“厌厌昼眠惊起”遥遥挽合,虚托出人与蝉经历、心态的曲折变化。蝉无休无止的哀鸣,表现了它对自己的末日的不可解脱的惶恐和悲哀,令人不堪卒听,才会引起他“惊”心的强烈感受,这里再次回应“惊”之词眼。下面写秋景秋意 :“残虹收尽过雨 ,晚来频续,都是秋意”。“过雨”指时断时续阵雨 。“残虹收尽过雨”指夏秋之交,阴睛不定,秋雨断续,黄昏云收雨止。残虹辉映,雨打落叶,秋意袭人。此处写景,颇有特色。抛开自然时序,以残虹“收尽 ”过雨 ,置 “晚”于“断续”之前 ,赋予景物一种能动的意态,好一幅凋残满目、秋寒烘笼的秋意图。“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 。”写夏秋时序变化。生物也随之由荣变枯。词人以环境的凋残烘染物态人情。紧接三句,即写蝉在这时序变易中的孤苦情态。“ 叶 ”“ 柯 ”是蝉的庇护之所。但已“病”,已“纤”矣 。而蝉的末日已临 。面对此时,曾在夏日不断鸣的蝉,也只能徒徒地追忆往昔繁盛日了 。 这时的浅吟低唱 ,也只能是给自己唱夕阳挽歌。词人在这里用蝉来表示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的经历。“窗明月碎 ”,“碎”字用得绝妙 ,月亮圆挂天空 。但月光却被凋敝的树打碎 。在残叶疏枝的的间隙。零碎的月光穿过。窗前树影摇曳,枯树死蝉,景象惨然。寂静中 ,似有寒蝉余音飘来 。只有它的躯壳 ,还存在冷枝枯叶中 。词中人由此不由自主地揣测 ,这不幸的又不为人理解的小生灵临死前的情状。“鬓影参差 、断魂青镜里。”哀蝉辞世定似满怀怨苦魂化为蝉的女子,鬓影参差,形容憔悴。独自面对青镜,至死不变的节操无人理解,惟祈明镜鉴之,魂断而遗恨无尽也。逆向地化用齐后尸变为蝉的典事,与“短梦深”再次呼应。表达含蓄,近似深沉,有悲剧感。悲剧给人总是刻骨铭心的伤痛。词人心中亦是如此。因为词中人早有一怀相同的遗恨,因而他才会闻蝉心惊,引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同感怀。咏物之法句有两种 :一种是抒情主体融合其中,与所咏之物相互感发生兴,通过角度的转换,表现起伏的感情;一种是抒情主体侧身其外,隐于物后,通过时空的变化,展示情感的曲折发展。这首词采用抒情主体入乎其内,与所咏之物相互感发生兴的手法。

诗人简介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61篇诗文

诗文推荐

读堂中之书兮,以致子之眠。

饮堂中之酒兮,以休子之言。

是非杂然于子之耳兮,付庭中之叹蚓,与夫木上之鸣蝉。

庶几养生而保和兮,穷子之年。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

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

」亦可见矣。

丁末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换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

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鸣蝉泊雨晴云湿。

游龙翦岸涪江碧。

气候尔和平。

满家浑是春。

公堂虽有酒。

不敌公真有。

寿宿对魁星。

颊红衫鬓青。

家山目断古幽州,百口来归路阻修。

丁字无端轻介胃,蝉冠却羡出兜鍪。

箕裘忍坠先人业,甔石谁客子谋。

不惜饥寒同一死,南来恐来作北人羞。

蚯蚓食土壤,蚩蚩何所为。

蜩蝉饮用露,蜕上高高枝。

卑高慕其仙,飘飖安可追,倘令智相及,无羡亦无悲

行旅名虽恶,游山兴亦深。

酒无官榷价,松有道傍阴。

鹅鸭豀浴,蜩蝉树树吟。

逍遥俦侣怪,骂我失常心。

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

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乍悲鸣兮欲长。

犹嘶涩兮多断。

风萧萧兮转清,韵嘒嘒兮初成。

依婆娑之古树,思辽落之荒城。

闲院支颐,深林倚策,犹惆怅而无语,鬓星星而已白。

焊拨紫槽金衬,双秀萼,两回鸾。

齐学汉宫妆样,竞婵娟。

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

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

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

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

[音堆,见诗注。

]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

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荫谁。

天上宝玉琴,星徽点瑟瑟。

仙人手摩拂,变化通灵术。

忽随琴声起,委蜕如蝉质。

飞翔下绿云,风翅含寒碧。

人间清昼长,游览喜自得。

见我瓶中花,群游过帘额。

高戏乱疏幌,低舞侵堕帻。

却疑午梦酣,身是濠梁客。

栩栩出虚庭,兴阑有归色。

应闻调絃声,惊去无欻迹

芙蓉凝露青霞护,朝日绮疏风细。

正是中秋,时候喜逢,中宫葱葱佳气。

云龙庆会。

赞真主当阳,辅成天地。

暇日琴书,暂闲蚕馆见贤志。

嫔嫱衣罗乍试。

尽趋椒殿,喜芳绣筵初启。

酒面腾红,香烟罩碧,恩满六宫金翠。

何妨绛烛。

任花欹玉侧,劝教沈醉。

凤阙龙楼,夜色凉如水。

梨叶初红蝉韵歇。

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枕簟乍凉铜漏彻。

谁教社燕轻离别。

草际虫吟秋露结。

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

多少衷肠犹未说。

珠帘夜夜朦胧月。

蝉鬓尚随云势动,素衣犹带月光来。

春阴薄。

花冥漠。

金街三月初行乐。

碧*春。

玉*人。

蝉飞雾鬓,风前立画裙。

浮生酒浪分馀沥。

娇甚春愁生远碧。

犀心通。

暖芙蓉。

此时不恨,蓬山千万重。

鸟不解走,兽不解飞。

两不相解,那得相讥。

犬不饮露,蝉不啖肥。

以蝉易犬,蝉死犬饥。

燕在梁栋,鼠在阶基。

各自窠窟,人不能移。

妇好针缕,夫读书诗。

男翁女嫁,卒不相知。

惧聋摘耳,效痛嚬眉。

我不非尔,尔无我非。

南楼月转银河曙,玉箫又吹梅早。

鹦鹉沙晴,葡萄水暖,一缕燕香清袅。

瑶池春透。

想桃露霏霞,菊波沁晓。

袍锦风流,御仙花带瑞虹绕。

玉关人下未老。

唤矶头黄鹤,岸巾谈笑。

剑拂准清,槊横楚黛,雨洗一川烟草。

印黄似斗。

看半砚蔷薇,满鞍杨柳。

沙路归来,金貂蝉翼小。

双龙烛影,千门夜色,三五宴瑶台。

舞蝶随香,飞蝉扑鬓,人自蕊宫来。

太平箫鼓宸居晓,清漏玉壶催。

步辇归时,绮罗生润,花上月徘徊。

衔蝉惯恼平头奴,遥取鱼肉丰其肤。

胡为掉尾懒相乳,化作青士形已枯。

不许卞璞登氍毹。

犹能攫怒气翻鼎无,踞视穿墉疑欲图。

涎流泼泼穿长蒲,夫人一笑呼与娱。

摩挲初欲论梦事,有底眈眈而睢盱。

偶从蛮藤落吴会,试拈支头当陶瓦,乡县志过青草湖。

老夫得此良自称,熟睡不管痴儿呼。

鬓蝉似羽。

轻纨低映娇妩。

凭阑看花,仰蜂粘絮。

春未许。

宝筝闲玉柱。

东风暮。

武陵溪上路。

娉婷婀娜,刘郎依约曾遇。

鸳俦凤侣。

重记相逢处。

云隔阳台雨。

花解语。

旧梦还记否。

八月微凉生枕簟。

金盘露洗秋光淡。

池上月华开宝鉴。

波潋滟。

故人千里应凭槛。

蝉树无情风苒苒。

燕归碧海珠帘掩。

沈臂昌霜潘鬓减。

愁黯黯。

年年此夕多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