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兰陵王

卷珠箔。

朝雨轻阴乍阁。

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

东风妒花恶。

吹落。

梢头嫩萼。

屏山掩,沈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寻思旧京洛。

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

障泥油壁催梳掠。

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

又争信漂泊。

寂寞。

念行乐。

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

琼枝璧月春如昨。

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词题“春恨 ”,在宋黄昇《花庵词选》中为“春游 ”,实际上是作者亲身经历丧乱之痛,借以寄托对国事的忧愁与痛苦。全词分为三片,意脉贯通。明吴从先《草堂诗余隽》引李攀龙云:“上是酒后见春光,中是约后误佳期,下是相思如梦中 。”从整篇词的结构而言 ,这样理解是可以的,但还只是表面的理解。如果透过含蓄曲折的笔墨,从表面深入到内部,就会发现词人在南渡以后所渡过的黍离之悲,所以不能仅仅拘泥于“春恨”。词的开头“卷珠箔 ”二句,点出了环境 。“乍阁”,即初停。这是化用王维《书事》“轻阴阁小雨”句意。一个春日的清晨,词人登楼卷起了珠帘,窗外看去绵绵的阴雨刚刚停止,和煦的阳光已照楼台。外面一片温暖全词的情与景由此生发铺展 。“阑干外”以下写从楼上眺望的种种景象:如烟的柳条,在晴光中摇曳;阶下绿油油的青草,映衬着芍药,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意 。好一派诗情画意“ 烟柳弄晴”,并非专门咏柳,目的是挑起词人的情思 。折柳送别,在汉唐以来已形成了一种社会风俗。周邦彦的著名词篇《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就是借咏柳而抒别情。眼前的柳丝依依有情,似乎又矣笔俱有送别之态。紧接“东风”二句陡转,出现另一种物景。强劲的东风把刚长出来的花吹落了,烘托出一种凄然伤神的气氛。“屏山掩”三句,与上文的所见相回应,由景生情,实写词人当时的心境 。“屏山 ”即屏风。“沉水 ”,即沉香 。“中酒”即著酒。这里写出词人怕饮酒的心理状态,蕴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第二片追忆过去游乐的情景。换头“寻思旧京洛”,承上转下,从现在的伤春伤别,很自然地回想起过去在汴京的游乐情景。“京洛”,洛阳,东周、后汉两朝皆建都洛阳,故称“京洛”,这里地是指京师即国都,借指汴京。作者在《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中写过:“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燃烛九衢香。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陵邑只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 。”诗中所写思念故国的悲伤心情,与词作者主旨是一致的。不过词的写法较诗而言比较含蓄婉转 。一个“旧”字,蕴含着多么深刻的时代意念。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说 :“南宋词人系心旧京,凡言归路,言家山,言故国,皆恨中原隔绝 。”这里思念“旧京洛 ”,正是中原被占的遗恨中引起下文“往昔升平客大梁”的游东情景,更增添离别之悲 。“正年少疏狂”三句,词人想起当年在汴京放荡不羁的生活。白居易诗 :“疏狂属年少 。”少年时征歌选色,外出游春的车马已准备好,只是催促着好赶快梳妆打扮。油壁车,女子所乘 ;“催梳掠”,其中有女子同行。“曾驰道同载”三句 ,专写游赏,但不专注一时一事。驰道,即御道,皇帝车马所经过的道路。上林,秦汉时期为皇帝的花园,这里借指汴京的园林 。“收灯毕,都人争先出城探春 ”(《东京梦华录》卷六),这是“灯夜初过早共约 ”的注脚 。同载、携手、共约,情事如见,都是“年少疏狂”的事。至此,一笔写来,都是热闹欢快的气氛。可是,紧接着“又争信飘泊 ”!突然结束了上面的回忆,似断又续,极尽顿挫之妙。这使人仿佛从梦幻意识中回到清醒的现实,感情起伏,跌宕之中透露了作者的真情 。“争”同“怎 ”。词人怎么能料想到昔日歌舞升平商业繁华的汴京,如今已落到金兵的手中,而自己又过着逃难的飘泊生活。这种悲哀从上面的欢快和畅的景象中显露出来,以欢愉的情调映衬离别后的孤寂,更显得凄楚难忍。第三片从回忆转写别后思念之情,主要抒写离恨之情 。“寂寞,念行乐”以下,紧承上文的“疏狂”到“飘泊”而来,注入了对旧人的深切怀念之情。“甚粉淡衣襟”三句,是想像她已摆脱了歌女生涯,而美貌依然 。“琼枝璧月春如昨”一句,本是南朝陈宫中狎客为赞美张丽华、孔贵嫔等容貌而写的诗句“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见《陈书·张贵妃传》。这三句,怀念旧人,同时也是怀念故都 ,写得迷离惝恍,而寓意于其中也可寻得。以下转入别恨与相思 。“怅别后华表”二句,借用典故,抒发人间沦桑之变,好景不长的深慨。传为陶渊明潜作的《搜神后记 》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落于城门华表柱上,言曰 :“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此二句用“怅”字领起,寄意深刻,语更明了而又委婉含蓄。结末“相思除是”二句,用口语写情,感情委婉真挚。“除是 ”,除非是的省略。这里词人把多少不敢直接说出的别恨,统统倾注在酒杯里,痛饮尽醉忘去那些恩恩怨怨 。“向醉里、暂忘却 ”,犹如众流归海,不仅感情深厚,而且“辞尽意不尽 ”,言外之意含有眷念故国的无穷隐痛。这与李清照《菩萨蛮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情意相近,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抒发爱国思想的词作,写得情韵兼胜,委婉真切,代表了作者的另一种风格 ——即婉约的风貌。在艺术技巧上充分显示出组织结构的严谨 。全词上、中、下三片,从眼前伤春到追忆往昔,再转入现实相思,有铺排,有转折 ,环环相扣 ,逐层深入,并用“别恨”一气贯串。尤其是过片处意脉连贯,情致婉转曲折。其次是寓别恨之情于清旷的境界之中,使整首词的词境显得既沉郁又婉丽。

诗人简介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460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丈夫膝下有黄金,争肯与他人作礼。

须弥灯王,脚头脚底。

现成个,见得到,行得到,说得到。

须弥灯王,狼籍不少。

风林曾语别,王舍此相逢。

净月常涵水,孤云易去峰。

供缘宾阁饮,耳界帝城钟,却举当年话,无言促麈松。

天宝诸王爱名马,千金争致华轩下。

当时不独玉花骢,飞电流云绝潇洒。

两坊岐薛甯与申,凭陵内厩多清新。

肉??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

骊山射猎包原隰,御前急诏穿围入。

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

雁飞兔走惊弦开,翠华按辔従天回。

五家锦绣变?一作遍?山谷,百里舄珥遗纤埃。

青骡蜀栈两?一作西?超忽,高准浓娥散荆棘。

回首追风趁日飞,?一作苜茫连天鸟自飞,?五陵佳气春萧瑟。

未见王窦,徒劳漫走。

德章老瞎秃,从来没滋味。

拈得口,失却鼻。

三更二点唱巴歌,无端惊起梵王睡。

五更终,鼓声闲,被那人,擂动做成颠倒。

金盘内、托出神珠,放霞光万道。

窈窈冥冥真个好。

从此复通他,当初至宝。

如今却归去何方,住

君不见古来五关虎豹守,入仕艰难无不有。

兴能一札秋槐黄,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龙鳞万万手,咳唾骊珠万万口。

蓬莱无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邂逅登名岂不偶,选坑沉沦十八九。

光范三书徒尔忙,子公一纸焉所取。

书生身体纵著翅,飞声未办廷臣右。

还知气至天地春,花者必花柳必柳。

中庸末章八引诗,三诗首言士所为。

衣锦尚絅潜虽伏,屋漏不高天听卑。

至隐至微至显见,鬼神森列何中欺。

斗间有气射古剑,石上无根生瑞芝。

快雨乍晴虹霓起,蛰虫欲振雷霆驰。

静中根本动中发,暗处精神明处知。

禊帖昔秘永禅师,不过纸上王羲之。

御史萧翼百计取,公等乃有胸中奇。

胸中奇者五色笔,可以补天可活国。

宗彝作绘袞作火,可但能书梵王译。

此之所宝玉非石,求而不藏卞和泣。

良贾韫匵什其袭,藏而不求价倍百。

公等翰墨今第一,谁云识字不得力。

借径文艺以致身,勋名政要无心得。

九万里迅扶摇风,今日朝廷贞观同。

联翩房杜肩王魏,试人常何草封事。

九门插天开,万马先朝屯。

举鞭红尘中,相见不得言。

夜走清虚宿,扣门惊鹊翻。

君家汾阳家,永巷车雷奔。

夕郎方不夕,列戟以自藩。

相逢开月阁,画檐低金盆。

至今梦中语,犹举灯前樽。

阿戎修玉牒,未惮笔削烦。

君归助献纳,坐继岑与温。

我客二子间,不复寻诸孙。

(子美诗云,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

鹿鸣呦呦,在彼高罔。

宴乐喜实,吹笙鼓簧。

币帛戈戈,礼礼蹡蹡。

乐只君子,利用实王。

瑶姬妙格。

冰姿微带霜痕拆。

一般恼杀多情客。

风弄横枝,残月半窗白。

孤山仙种曾移得。

结根久傍王猷宅。

欲笺心事呼云翮。

为报年芳,萍梗正南北。

于皇我宋,世有哲明。

元祐用人,遹骏有声。

绍述先志,思监于成。

受天之祜,王配于凉。

遐不作人,天下喜乐。

何以况之,鳶飞鱼躍。

既勤之驾,献酬交错。

利用实王,縻以好爵。

禁里秋光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

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

满座清风天子送。

随车甘雨郡人迎。

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凝霜冬十月。

杀盛凉飚衰。

原泽旷千里。

腾骑纷往来。

平罝望烟合。

烈火从风回。

殪兽华容浦。

张乐荆山台。

虞人昔有谕。

明明提戒哉。

金滕事业。

庆丹青千载,勋在王室。

圣主英明平万国,天产非常人物。

岳渎分灵,熊罴符梦,五百年方出。

致君尧舜,要须纯用经术。

须信凤阁仙人,风流文采,蔼家声如昔。

献纳司存持禁橐,合历三台清秩。

倦宿承明,乞麾临郡,暂辍金闺直。

五云深处,一星今在南极。

苞枿矣i,惟恨之蟠。

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曰我旧梁氏,缉绥艰难。

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

圣人作,神武用。

有臣勇智,奋不以众。

投迹死地,谋猷纵。

化敌为家,虑则中。

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系缧降王。

定厥功。

澶漫万里,宣唐风。

蛮夷九译,咸来从。

凯旋金奏,象形容。

震赫万国,罔不龚。

武千洸洸,日靖四方。

百王所祀,休有烈光。

命官揶事,佩玉锵锵。

思皇多祜,以惠无疆。

巍巍累圣,穆穆重光。

奄有区夏,祚启隆唐。

百蛮饮泽,万国来王。

本枝亿载,鼎祚逾长。

祖师门下,尺水丈波。

若也觑得破,轮王髻中珠分文不直。

若觑不破,迦叶粪扫衣价重娑婆。

千个万个伎死禅和,临济德山将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