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首秋轮台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羶。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译文

身居异域在那阴山西面,

轮台孤战位于雷海旁边。

秋季已到只见行行飞雁,

夏日刚过不闻声声鸣蝉。

秋酉时时打得毡墙潮湿,

秋风阵阵吹过帐幕腥腔。

轮台之地距离家乡万里,

边地元串已经过去三年!

注释

①首秋:初秋之意,为阴历七月。

②轮台:为北庭州属下辖一县,今新疆乌鲁木齐附近,具体位置至今未得确定。

③阴山:今乌鲁木齐以东之天山东段山脉。

④雪海:浩瀚之沙漠雪原,为当时轮台北面之沙海。

⑤毡墙:毡帐之围墙。

⑥毳幕:毡帐。毳cuì,鸟兽的细毛。

⑧羶shān,羊等牲畜的腥臊气。

赏析

《首秋轮台》这首五律于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诗人居轮台时所作。诗人于公元754年赴北庭,至今已历三年,诗中描绘初秋边塞景物.抒写久居边塞的惆怅心情。

  诗的开头面句从地点“轮台”落笔写。地为“异域”,城为“孤城”,而又位于明山之外,雪海之边,两句互相补充,各分三层以写边地荒远苦寒,起调极为沉重。

  诗的次两句则从时间“首秋”落笔写。“秋来”和“夏尽”点明“首秋”,雁为北地之氏“唯有雁”照应“孤城”二字;蝉为家乡之物,“不闻蝉”照应“异域”二字。“唯有”、“不闻”。从所见所闻,一正一反两个方而来写边地荒远苦寒。

  诗的五、六两句从居住环境方面写。边地的秋风秋雨侵袭着诗人居住的蓬帐,毡墙已经潮湿,帐幕发出胞气。上句景物诉诸视觉,下旬景物诉诸嗅觉,可见诗人置身子怎样的氛围之中。一“捞”一“格”,写边地初秋气候的恶劣,点染秋景气氛,勾划出一个极为凄苦的环境。

  诗的最后两句仍从地点时间两方面着笔来写。“轮台万里地”,写边塞地点之远;“无事历三年”,写戍边时间之长。环境苦寒,秋日又至,家乡万里,归去无期,思念家乡宅切是不言而喻的。因面这两句实为诗人之所感。

  这首诗由诗人所居异域而及诗人首秋所见,而及诗人边地所居,而及诗人心中所想,由远及近,层层写拢来,久居边塞的苦闷心情在首秋轮台的景物描绘中得到自然而又含蓄的表露。

  首句为地理环境,异域,有别于内地,且在阴山之外;孤城雪海,竟然为沙漠之中的一块绿地。次句为气候环境,轮台之夏和秋季很短,夏季听不见蝉鸣,秋季看不见大雁,一不留神便进入冬季。三句为居住环境,住用毡帐,不防雨。结尾为总结感叹,茫茫万里辽阔之轮台,拜拜在这呆了三年。能看出来,岑参此时有些伤感,不知是对此西域轮台不满意,还是因为未能建功立业长叹息。

  轮台为古单于之地,风物民俗尽殊,即古之所谓异域。作者《轮台即事》破题即曰:“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即写其风物之异,与异域之感。结句平实,然平中有奇,实中有虚。无事而于此偏远荒漠之地度过三年。其难熬可知,其感触可会,句外有无穷之意。

背景

《首秋轮台》作于公元756年(唐肃宗至德元年)初秋,岑参是年四十岁,距第二次赴北庭整三年。公元756年秋,岑参在西域北庭已度过三年时光。第二年,岑参回到内地凤翔,经杜甫等举荐,授右补阙。根据上述时间推算,岑参作《首秋轮台》之时,应该是已经做好了返囬内地之准备,因此,诗歌短短五言八句,却似总结西域生活一般,使人读之,马上即可感受西域之生活情形。

  需要说明,很多专家认为,唐时候轮台虽隷属于北庭都护府,但在岑参之诗歌当中,北庭与轮台为相互包含之两个地名,读岑参诗过程中,此两地方之名称是互相适用的。

诗人简介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482篇诗文

诗文推荐

生民以来,道莫兴京。

温良恭敛,惟神惟明。

我洁尊疊,陈兹芹藻。

言升言旋,式崇斯教。

风樵若耶路,霜橘洞庭秋。

瞻言太华,奠方作镇。

典册是膺,等威以峻。

上公奉备,祀宗荐信。

介祉万邦,永配坤顺。

诲盗须知有自来,贪官污吏祸之胎。

杀人越货甘残忍,入市怒气金不忌猜。

谁与清朝申典宪,合将若属寘渠魁。

书生锐欲排阊阖,先诵民谣献外台。

频年忍流移,犹幸稊稗熟。

稊亦已无,何以填饥腹。

时方迫冻馁,势恐瞢荣辱。

傥无意外忧,根蘖犹可斸。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

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

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疏钟静起军城晚,华表双高水国秋。

阿堵不解醉,谁欤此颓然。

误入无功乡,掉臂嵇阮间。

饮中八仙人,与我俱得仙渊明岂知道,醉语忽谈天。

偶见此物真,遂超天地先。

醉醒可还酒,此觉无所还。

清风洗徂暑,连雨催丰年。

床头伯雅君,此子可与言。

肃肃閟宫,顺时就事。

要鬯声香,如见于位。

大君有命,财典感条。

帝歆明祀,佑圣千秋。

阳德之母,闰御寅实。

得天久照,首兹三辰。

正辞备物,肃肃振振。

沦精降监,克享明福。

吴姬歌,歌声宛宛歌情多。

当尊一阕且呼酒,酒遍余声无奈何。

春风颠狂亦如我,坐见花外遥湖波。

肃庄绅緌,吉蠲牲牺。

于皇明祀,荐登惟时。

神之来兮,肸乡之隋。

神之云兮,休嘉之贻。

何事不驱蚊,癯然床下身。

伤肤非所惧去伤亲。

有邦事神,享帝为尊。

内心致德,外示弥文。

嘉玉效珍,主以量币。

恭钦伊何,惟以宗祀。

帝既临亭,龙驭华耀。

孝孙承之,陟降在庙。

诚意上交,庆阴下冒。

天休骈至,千亿克绍。

惜春正是上春时,何处春情可赋诗?

吴王台下斗芳草,苏小门前歌《柳

育我嘉止,神惠是仰。

载致斯币,庶几用享。

鼓之舞之,式翳尔神。

锡福无疆,佑此下民。

秋近草虫乱,夜遥霜月低。

宝册既奉,祗诵迺言。

仁深庆衍,益承益尊。

和声协气,弃溢乾坤。

闰受伊嘏,圣子神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