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破阵子·赠行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

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

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

我定思君拼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

天寒将息呵。

赏析

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历夸(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词的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时,还一次又一次地拨亮灯火,久久地端详着曾伴随自己征战杀敌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作者带着这样的思念和渴望进入梦中。他恍惚觉得天已拂晓,连绵不断的军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他把大块的烤牛肉犒劳将士们,让他们分享;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他检阅着各路兵马,准备出征。

  词的下片,紧接着描写了壮烈的战斗和胜利的结局:将士们骑骏马飞奔,快如“的卢”,风驰电掣;拉开强弓万箭齐发,响如“霹雳”,惊心动魄。敌人崩溃了,彻底失败了。他率领将士们终于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业,赢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昂扬、抱负宏大的忠勇将军的形象,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在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实际上,在苟安卖国的统治集团的压制下,作者报国无门,岁月虚度。“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啊!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寻思。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旅雁何时更著行。

要行便行,要坐便坐。

自古自今,只是这个。

结夏駸寻逾六日,蓬壶纪瑞生辰。

祥烟葱郁蔼门庭。

骖鸾双女侍,毓凤二雏新。

暂尔勾稽淹大手,声名已彻枫宸。

行膺当路荐章荣。

璇源添喜庆,椿算祝遐龄。

行婆能击涂毒鼓,远近闻之皆胆怖。

唯有南泉与赵州,同死同生殊不顾。

阿呵呵,伎死禅和不奈何。

礼既行兮,厥位孔安。

母备正兮,容止可观。

奉东朝兮,常得其欢。

求淑女兮,岂乐多般

兔走乌飞,暗移时节。

入夏早三旬,衲僧彻未彻。

休寻向上关,莫问西来诀。

健则松径閒行,困则堂中便歇。

恩光一道皎然,旷劫未尝生灭。

无物可并雌黄,教我云何剖说。

回头踏著自家乡,始信秤鎚浑是铁。

祼鬯溥将,宾尸在位。

玄德升闻,孝思光被。

公卿庶政,传御师氏。

至诚感神,福禄来暨。

萎萎羸羸,跛跛挈挈。

用绵绵而云行,机历历而电掣。

有时缄口衔枚,也学住山束篾。

生兮不生,灭兮不灭。

秋水之月兮,春山之雪。

不立孤危,了无藏覆。

掉臂因行,推门入臼。

备物典册,乐之鼓钟。

拜而受之,极其肃雍。

司言司实,各以职从。

行地有庆,兴天无穷。

半雨半晴,桃红李白。

点著便行,不劳啗啄。

忆著旧山归去乐,松筠岁晚参天。

老来慵似柳三眠。

从教官府冷,甘作地行仙。

青琐紫微追昨梦,扁舟已具犹怜。

有情如酒月如川。

为君忘饮病,更拟索茶煎。

间世麒麟降自天。

光辉列宿灿初躔。

他年身致夔龙列,少日心存翰墨边。

簪彩笔,照金莲。

词华当使思如泉。

未论耸壑昂霄事,且与衰翁慰暮年。

王母庆生辰,方过中秋五日。

子舍文场鏖战,想功名来逼。

看看喜德捷音传,果信名登桂籍。

行拜君恩爵赏,寿萱堂永锡。

一大藏教,了无关钥。

奇峰峨峨,幽石落落。

拨转机轮话已行,到底不留元字脚。

熙肃琨庭,载升金记。

迺导迺陪,威侪济济。

天步继临,孝诚行矣。

声容也昭,中外悦喜。

作健居然谢卧痾,万金良药饮亡何。

醉魂并入凌云气,世患收为变征歌。

湿沫呴濡非不幸,素心赏析已无多。

(向同邻巷游旧凡五人今吷庵去南孙死犹有翁与杜园及余三人耳)月宵霜径呼乘兴,山鬼从之薜荔阿。

志为剑,慧为刀。

石娥劈玉见金鳌。

戏青莲,跃碧涛。

刀圭饮,胜香醪。

六三公子著绯袍。

系云腰。

万万遭。

书尝手校舆地图,上下千载铅黄朱。

斯人魁磊岂假此,愿见克复东西都。

胸中远略指诸掌,表里拄腹撑肠书。

深知祸起取幽蓟,颇觉气王吞青徐。

眼看僭伪忽亡灭,逆党未足劳诛锄。

万方助顺事可卜,火运要是穹苍扶。

兴衰拨乱戴真主,会扫氛祲开云衢。

於今荆淮付诸将,控带川陕襟江湖。

傥能倒用进筑法,更许世袭宏规模。

两河境土不难办,狡寇胆薄游魂孤。

古今从闻作戎首,中国礼义终如初。

公家自有中兴相,雅意泰阶光六符。

难兄难弟实间出,直欲并驾仍齐驱。

承明入谒一见决,三迁故事登元枢。

整顿乾坤赖公等,我病只合山林居。

残年正尔甚易与,不过二顷邻一区。

平生故人半廊庙,老僧何患无门徒。

与君痛饮遽成别,努力强饭供时须。

男儿富贵亦细事,否泰相反分贤愚。

酒酣起舞莫作恶,行矣自爱千金躯。

本朝再造旧基业,速拯涂炭疲氓萝。

勿令毫发有遗恨,文章尔雅华国犹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