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yă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rèn ĕr dōng xī nán bĕi fēng。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注释

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坚劲:坚强有力。

⑨任:任凭,无论,不管。

⑩尔: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诗人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49篇诗文

诗文推荐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

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

拟凭尊酒慰年华。

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

一雨霈然,六合全清,空无点埃。

喜秋容新沐,为谁媚妩,凉蟾留照,正尔徘徊。

蜡屐清游,渔蓑淡话,富贵于予何有哉。

双溪上,总旧盟鸥鹭,来往无猜。

烟霞竹石松梅。

更无数幽花陆续开。

渐黄鸡啄黍,肥堪一著,浮蛆拍瓮,美可三杯。

儿解应门,翁方索句,俗客来时莫放来。

青山好,尽从今日日,闼不妨排。

新篁依约佩初摇。

老石润山腰。

逸人未必犹酣酒,正溪头、风雨潇潇。

砺齿犹随市隐,虚心肯受春招。

从教三径入渔樵。

对此觉尘消。

娟枝冷叶无多子,伴明窗、书卷诗瓢。

清过炎天梅蕊,淡欺雪里芭蕉。

芳皋百亩长荪兰。

竹石共檀栾。

风泛国香冉冉,霞滋幽艳**。

芽抽紫玉,花垂月穗,叶缀香缨。

堪羡也宜剑佩,此生不遇湘灵。

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

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

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

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

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

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

兼书平子赋,归向雪堂看。

好古博雅时遁泽,往岁赠我墨图柏。

今年揆予初度临,又复持赠竹石屏。

柏以祝我老,竹以坚我心。

长歌短歌先后发,书室夜夜生光荧。

君才固磊落,爱我何独深。

此石不知出何地,来自紫阳夫子门。

紫阳缘督两授受,谓宜永作传家珍。

所宝又有大於此,余光委照非其人。

以我所愿紫阳学,以我生作石笋孙。

石笋固宜有石竹,笋竹生成同一根。

当时竹上岁寒句,先达难赏流传今。

去年忽得紫阳岁寒字,如约屏石来同盟。

朝夕敛身对二妙,俨然拱侍沧洲之竹林,寓物敬慕度义全幽贞。

不有畏友相勉励,安得准绳磨琢箴。

句中雅意已佩服,石中有竹谁能评。

欧梅苏范六君子,绝识雄辨万口称。

珠犀砂玉亦得矣,髣髴未得此理真。

顾我生既晚,欲说口已瘖。

造化发育固难测,尝闻古有刚柔分。

柔土既发万物之生气,刚土故涵万物之阴精。

人之所见自有限,熟识万象俱妙凝。

此非物之影,真是竹之形。

遗梢坠叶积於土,土化为石竹自存。

生物不随凝结变,请观琥珀与水晶。

我疑此石生渭滨,土石变化岁一层。

岁岁层层应万状,直欲尽磨翠壁铺作千亩帐。

怪石岑崟当路,幽篁深不见天。

此路若逢醉客。

应在万仞峰前。

一雨霈然,六合全清,空无点埃。

喜秋容新沐,为谁媚妩,凉蟾留照,正尔徘徊。

蜡屐清游,渔蓑淡话,富贵于予何有哉。

双溪上,总旧盟鸥鹭,来往无猜。

烟霞竹石松梅。

更无数幽花陆续开。

渐黄鸡啄黍,肥堪一著,浮蛆拍瓮,美可三杯。

儿解应门,翁方索句,俗客来时莫放来。

青山好,尽从今日日,闼不妨排。

桃花竹石鹤朝游,心忆平泉身海涯。

化鹤归来人不识,春风开尽碧桃花。

嗟彼凤去,空余虎蹲。

竹不可食,石不能言。

曾是碧澜堂上月,独临苕水照王孙。

我也不闹什幺瘦与肿,我也不算什幺私与公,我也不解什幺穷与通。

说懵懂处且多懵懂。

梅兰竹石里寻一个痴聋,浮光波影间博一个虚庸,电闪火石里剩一个活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