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己酉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fēng yŭ duān yáng shēng huì míng,mì luó wú chù diào yīng líng。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hăi liú huā fà yīng xiāng xiào,wú jiŭ yuān míng yì dú xĭng。

译文

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注释

①端阳:端午节。

②晦冥:昏暗;阴沉,昏暗气象,出自《史记.龟策列传》。

③汨罗:汨罗江。
④吊:凭吊,吊祭。
⑤英灵:指屈原。

⑥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传自海外,故名。

⑦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

⑧独:独自。
⑨醒:清醒。

赏析

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诗人心中不由得伤感起来,然而开放的榴花似乎在嘲笑诗人自寻烦恼,于是诗人只好自嘲的引用陶渊明的事迹,纵然陶渊明这样的纵情山水的隐士,对屈原的仰慕之情也丝毫未减。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

  此诗起句写景,先写端午节的天气,晦冥而有风雨,借景抒情,运用风雨之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第二句兴“英灵何在”之叹,诗人想起了屈原的怀才不遇,运用屈原之典故,进而感伤身世,为屈原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感到愤懑,“汨罗无处吊英灵”一句中的“无处”既对应了上文的风雨晦暝,也抒发了屈原英灵无人凭吊的伤感。

  后两句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诗人在与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巧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实指超脱自我。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回味无穷。

  整首诗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现了诗人贝琼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哀伤,也同时抒发虽不被赏识但仍旧洒脱的豁达精神,表达诗人对隐士人格和精神的向往。

背景

贝琼生于元代中后期,因元朝统治者废除科举考试,并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压迫和歧视政策,汉族知识分子多怀才不遇,有志难伸,诗人在端午节,看到狂风暴雨,想起屈原这位怀才不遇的伟大爱国者,不禁兴叹,同时也表现了自己虽怀才不遇但仍旧洒脱的一面。

诗人简介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鬓萧萧。

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

看飞桡。

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

空方丈、散花何碍。

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

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

闲窗下、敛云凝黛。

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春入番江雨。

满湖山、莺啼燕语,前歌后舞。

闻道行骢行且止,却听谯楼更鼓。

正未卜、阴晴同否。

老子胸中高小范,这精神、堪更开封府。

新治足,旧民苦。

扁舟浩荡乘风去。

看莱衣、思贤堂上,寿觞朝举。

六十二三前度者,敢望香山老傅。

又过了、午年端午。

采采菖蒲三三节,寄我公、矫矫扶天路。

重归衮,到相圃。

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

等闲曲子压和凝曲子相公。

纵游非草草,已醉强惺惺。

今向三家村送老,身如罢讲吴僧。

高楼百尺不须登。

半炉烧叶火,一盏勘书灯。

影绿成围,腰舆繭馆归。

我躬惟服澣,先织衮龙衣。

京洛风流绝代人。

因何风絮落溪津。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

与谁同度可怜春。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心日日望丰年,清晓炉熏彻九天。

二麦登场蚕着繭,平畴新绿又连阡。

凉生浴殿蔼兰芳,更衣室地深沈昼漏长。

试诵琼章开蕊笈,御炉风袅辟邪香。

左火右昆}煌八字彩毫书,铁画银钩照坐隅。

心正自能祛百历,辟邪安用道家符。

日长珠箔漏声稀,团扇新财越女机,进罢采丝三殿晚,万年枝上乱莺飞。

浮生如寄,叹征尘驱我,担簦西去。

烟嶂云屏相迎送,几幅鹅溪缣素。

浑汗流金,饮冰漱玉,桃叶呼前渡。

若将有意,道傍一鹭延伫。

细读壁上龙蛇,太丘笔在,更著茶坡句。

樽酒十年今白发,不改江流东注。

胜概难逢,旅怀易动,信美非吾土。

恨无六翮,长风万里高举。

英昼永汗沾衣,正是君王访问时。

应笑开元瓷骄乐,粉团争射学儿嬉。

鸣蜩惊早夏,◇草及良辰。

共荐菖华酒,君王寿万春。

轻明暑气微,静披图史监前徽。

堪嗤唐室耽游燕,谩借裙褚作妓衣。

漏迟迟滴玉壶,清阴羃羃布庭除。

只将底事销长日,大学中庸两卷书。

几番南极星边,樽前常借南枝寿。

今年好处,冰清汉节,与梅为友。

老桧苍榕,婆娑环拱,影横香瘦。

把草庭生意,蛮烟尽洗,都付与、风霜手。

岭首小春时候。

看明宵、桂轮圆又。

此人此地,此花此月,宜诗宜酒。

把绣归来,调羹金鼎,西湖春后。

愿玉奴、岁与素娥不老,共人长久。

今朝端午节,锺山强饶舌。

家无白泽之图,妖怪自然消灭。

灭,灭,夜行一任贪明月。

今朝又是端午节,文殊善财忙不彻,杀人活人药不灵,自添脑后三斤铁。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是甚麽,铁蛇鑽入土。

雨帘高卷,见榴花、应怪风流人老。

是则年年佳节在,无奈闲心悄悄。

巧扇风轻,香罗雪湿,梦里曾看了。

如今溪上,欢盟分付年少。

遍是眉好相宜,呼儿扶著,把菖蒲迎笑。

说道浮生饶百岁,能有时光多少。

幸自清贫,何妨乐趣,谱入瑶琴调。

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

天意然乎否。

待相携、风烟五亩,招邀迂叟。

屋上青山花木野,尽可两朋三友。

笑老子、只堪棋酒。

似恁疏顽何为者,向人前、不解高叉手。

宁学圃,种菘韭。

春猿秋鹤皆依旧。

怪吾今,鬓已成丝,胆还如斗。

谁与庐山麾之去,尔辈何留之有。

黯离绪、暮江搔首。

非我督邮犹束带,这一归、更落渊明后。

君试问,长亭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