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xiàn nà sī cún yŭ lù biān,dì fēn qīng qiē [rèn,rén] cái xián。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shĕ rén tuì shí shōu fēng shì,gōng nǚ kāi hán jìn yù yán。

晓漏追飞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xiăo lòu zhuī fēi qīng suŏ tà,qíng chuāng diăn jiăn bái yún piān。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yáng xióng gèng yŏu hé dōng fù,wéi dài chuī xū sòng shàng tiān。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蔡兴宗谓献《封西岳赋》在天宝十三载冬。玩诗未二句,当是其年未进赋时所投赠。《演义》:献纳使,掌封匦,起居舍人,掌起居注,因必起居而兼献纳也。【朱注】因以起居舍人知匦事,献纳使其兼官耳。旧注谓中书舍人知臣,此制始于宝应元年,误矣。《唐书》:垂拱二年,置匦,以受四方之书,以谏议大夫补阙抬遗一人,充使知匦事。天宝九载,以匦声近鬼,改为献纳使。《唐志》:每仗下议政事,起居郎一人执事记录于前,史官随之。后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丞相后。  献纳司存雨露边①,地分清切任才贤②。舍人退食收封事③,宫女开函捧御筵④。晓漏追趋青琐阀⑤,晴窗点检白云篇⑥。扬雄更有《河东赋》⑦,唯待吹嘘送上天⑧。  (献纳舍人,上四并提,下四分顶。献纳本在外,而曰“司存雨露边”,以献纳属于舍人也,“清切”承“雨露”。舍人本在内,而曰“退食收封事”,以舍人兼管献纳也,“开函”承“封事”。追趋禁闼,点检云篇,申明舍人之事。《河东》有赋,吹嘘上呈,申明献纳之职。双提分顶,局法整齐。玩结语,知公久怀献赋之意矣。朱注以白云篇属献纳,颇混。)  ①沈约《恩幸论》:“阶闼之任,各有司存。”《诗注》:“雨露者,天所润万物,喻王者恩泽也。”②韩王嘉诗:“地分丹鹫岭。”刘桢诗:“拘限清切禁。”地分,分处其地也。清切,清要切近也。袁淑诗:“八方凑才贤。”③《诗》:“退食自公。”《后汉书》:冬夏至,八能士书版言事,封以皂囊。《唐书》:内官有掌书三人,掌传宣启奏。④唐制:便殿奏事,宫女开匦函,以所投封事奏御。社审言诗,“帝子王臣捧御筵。”⑤又诗:“风清晓漏闻。”范云诗:“摄官青琐阔。”《汉书注》:青琐,刻为连琐文,以青涂之。《宫阙簿》:青琐门,在南宫。⑥汉武帝《秋风词》:“秋风起兮白云飞。”薛梦符引此,以证白云篇。周穆王《白云谣》:“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张綖引此,以比清切地。据《新史》,舍人,本纪言之职,惟编诏书。“检点白云篇”,指所编诏书是也。《演义》以检点属献纳司,所谓白云篇者,草茅之言,必检点而后收之,此以在下诗文为白云篇。朱注引陶渊明《和郭主簿》诗:“遥遥望白云,怀古意何深。”故郎士元《冯翊西楼》诗有“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一和白云篇”,言在野文章,舍人皆得上达,故下接以赋待吹嘘。张希良曰:旧指白云篇为隐逸之书,非也。宋之间《登总持庄严二字》诗:”帝歌云梢白,御酒菊花黄。”张说《扈从》诗:“献纳纤天札,飘飘飞白云。”白云本汉武《秋风辞》,谓御制也。舍人职王言,故有点检白云之赠。《初学记》梁沈约、张正见,隋孔范,皆有咏白云诗。沈是《和王中书益》,与杜之《赠舍人》者合,或引《王母歌》、陶弘景《送司马承祯》,皆误。⑦《扬雄传》:“上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墟,思唐虞之风。”雄上《河东赋》以献。公诗“赋料扬雄敌”,盖素以子云自方也。⑧姜宸英曰:《后汉·郑泰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注:“枯者嘘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又《淮南子》:“呕之而生,吹之而死。”二字义正相反。今竿牍家动云吹嘘,其误已久。《抱朴子》:“二至之气,吹嘘不能增。”《北史》:卢思道剪拂吹嘘,长其光价。咦信诗:“畴昔滥吹嘘。”则诸公并沿袭之矣。汉乐歌,“飞龙秋游上天。”朱瀚曰:未句似巫觋烧纸钱状,殊堪捧腹。黄鹤曰:天室九载正月庚戌,群臣请封西岳,从之。三月,西岳庙灾。时久旱,制:停封西岳。故十三载公又奏赋以请。未几,兵戈四起,卒不果行。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木平搬土,石霜泥壁。

范山断足,仰山作息。

澄翠门下,朝朝入室。

如上所供,并皆诣实。

间世麒麟降自天。

光辉列宿灿初躔。

他年身致夔龙列,少日心存翰墨边。

簪彩笔,照金莲。

词华当使思如泉。

未论耸壑昂霄事,且与衰翁慰暮年。

女姑听。

女姑听。

学取麻姑至净清。

依他妙善行。

莫惺惺。

莫惺惺。

外做憨痴内自灵。

功成赴玉京。

有弓莫朝射,有剑莫夜舞。

舞剑空惊半夜鸡,射弓须射南山虎。

当年意气双白虹,三尺宝剑两石弓。

平沙软草马蹄疾,仰面射落南飞鸿。

归来面皱头雪白,鱼皮包剑弓挂壁。

逢君一笑杯酒空,怜我衰颜手无力。

手无力,眼有眵,作歌赠君君莫疑。

英雄老去众所薄,何独区区杨去非。

先生年五十,更名曰去非。

全家一意道心坚。

皆因宿世缘。

精严精谨愈精专。

真诚实可怜。

听教化,悟微言。

尘劳渐渐捐。

内调神息两绵绵。

功成自证仙。

天然宅院。

赛了千千并万万。

说与贤知。

表德元来是胜之。

今来十四。

海里猴儿奴子是。

要赌休痴。

六只骰儿六点儿。

新梢凝翠,落照余红。

乱鸦噪罢,叶叶清风。

扶风宜甫,听余教旨。

你从前、入道未是。

终有洪禧,旧交朋、陆山后至。

一一须、听他玄理。

山头休去,此中居止。

兼乞觅、庵粮便利。

直待盈盈,恁时节、同将师礼。

住十洲、大家欢喜。

白头翁。

白头翁。

江海为田鱼作粮。

相逢只可唤刘四,不受人呼刘四郎。

赠予鞋履。

我赐贤家玄妙理。

休别猜疑。

早离尘缘得所宜。

论其元首。

清净精光牢固守。

性不沉流。

决继海蟾的祖刘。

默默道游,灵灵破幽。

斗魁光转夜,河汉气澄秋。

入世随流,门庭甚休。

青鞋蹈雨俱胝老,放浪风烟百草头。

风流老峭,负不群奇表。

弹指超凡怎由教。

把俗儒故纸,推向一边,三界外、寻得一场好笑。

尘缘无处趓,应见宰官,苦行公心众难到。

这功名富贵,有也寻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待接得、众生总成佛,向酒肆淫房,再逞年少。

鹤舞青青雪里松。

冰开龟在藻,绿蒙茸。

一成不记蕊珠宫。

蟠桃熟,应待几东风。

玉酒紫金钟。

非烟罗幕暖,宝熏秾。

赠君春色腊寒中。

君留取,长伴脸边红。

山邦务寡。

陕辅任隆。

才否虽异。

劳逸不同。

幽岩何月。

丹桂为丛。

结枝以赠。

寄之飞鸿。

不合生来爱苦吟,书淫传达室癖到于今。

江湖未遇医治手,烦向诗脾谩一鍼。

犹记端门外,鞭袖五更寒。

一声天上钟柝,金锁掣重关。

君向紫宸上阁,我侍玉皇香案,都号舍人班。

梦觉帝乡远,相对两苍颜。

玉围腰,金系肘,绣笼鞯。

乡人衮衮严近,五马度荆山。

收拾五湖气度,卷束蟠胸兵甲,春意满人间。

天锡公纯嘏,气象自平宽。

圭烂饮。

后玄机宜再审。

上田田。

了真功得自然。

中莲绽。

是为仙无失陷。

了心休。

继海蟾的祖刘。

待人间觅个,无情心绪,着多情换。

外休著,外休搜。

外边并没好因由。

外无真,外事休。

内堪补,内填修。

内中清净水云游。

内光明,内貌周。

欢乐涤除烦恼。

清静自无尘恼。

真气遍三田,结聚琉璃玛瑙。

玛瑙。

玛瑙。

自是还金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