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hé yè shēng shí chūn hèn shēng,hé yè kū shí qiū hèn chéng。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shēn zhī shēn zài qíng cháng zài,chàng wàng jiāng tóu jiāng shuĭ shēng。

译文

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

荷叶枯时,秋恨又成。

深深知道,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长永存。

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注释

⑴曲江: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唐高适《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

⑵春恨:犹春愁,春怨。唐杨炯《梅花落》诗:“行人断消息,春恨几徘徊。”生:一作“起”。

⑶深知:十分了解。汉扬雄《法言·问道》:“深知器械舟车宫室之为,则礼由己。”

⑷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赏析

刘熙载《艺概·诗概》独推李商隐诗“深情绵邈”,这首悼念所爱者的小诗便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佳作。

  这首七绝虽都是律句,但句与句之间不尽符合粘对规则。作者故意让一二句之间不对,二三句之间不粘,并采用其独擅的字句重用的手法来叙事抒情。冯浩赞此“调古情深”,正说出了这首以律句所写的古绝,声调感怆悲凉,情思缠绵哀痛的特点。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诗一开头就用缓慢沉重的语气喃喃诉说起作者内心的憾恨。上、下句七字中有四字重复,类似的字句重用令人想起其七绝名篇《夜雨寄北》中关于“巴山夜雨”的吟咏,读来自有回环往复、似直而纡的情韵。这两句赋中寓比,把无情的曲江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春生、秋枯都与诗人的哀思有关。句中春生、秋枯,恨生、恨成映衬对比,更丰富了诗的内涵。这样,诗的前半从语气、字句、修辞、写法诸方面无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悼亡的沉痛感情。类斯情事在义山的悼亡诗中颇有可印证者,取以参读有助于对此诗内容旨意的理解。《房中曲》云:“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大中三年(849)春,王氏已患病。时义山因府主郑亚被贬,罢桂管幕职落魄返京。夫妻久别重逢,无语凝噎。了解义山长年飘泊,依人作游的经历,自会对其诗中“春恨生”的含意有较具体切实的理解。第二年,诗人为生计所迫,又不得不奔波千里,到徐州卢弘止幕府。《房中曲》又云:“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大中五年(851)春,义山徐幕罢归,补太学博士,在京与爱妻一起度过最后几个月的光阴。不幸王氏于秋天病殁。“柿叶翻时独悼亡”、“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这些悼亡诗名句,正可说明其“秋恨成”所指为何。“人世死前惟有别”,义山伉俪情深,却为着仕途生计夫妻常常在分离中,王氏遽尔病逝,这给诗人留下多大的憾恨。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比较确切地把握其中叙事抒情的内容。

  “深知身在情长在”一句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诗境。如此一往情深的悼亡语,正如其作于东川的《属疾》诗所云:“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他也只不过暂存人世,最为伤心的是常常触绪成悲,哀思难禁。不过,这一句显得更为沉痛哀绝,唯《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至情之语可以仿佛。诗情亦由此臻于极至的境界。

  前三句是至情语,结句则新境再展,转用婉曲语作收。又值幕秋之时,衰病垂幕的李商隐独游曲江,闻声起哀,触景伤情。“怅望江头江水声”,他似乎在怅望水声,而不是在听水声。表面的视、听错乱,深刻地反映了他内心的怅恨茫然。通感所谓声入心通,这里正说明其听觉、视觉、感觉的交融沟通。诗人所视、所听并不真切,唯是思潮翻腾,哀痛难忍。曲江流水引起他前尘如梦的回忆,往事难追的怅恨,逝者如斯的叹息。诗戛然而止,却如曲江流水有悠悠不尽之势。

背景

李商隐妻子王氏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秋病故。是年秋冬之际,李商隐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前后凡五年。大中十年(856)冬,柳仲郢被命入朝,李商隐随柳氏返京。第二年春上抵达长安。《冯谱》谓其“似十一年春初方还京”,是也。大中十二年(858)春,李商隐已病殁于郑州。由此推之,此篇当为李商隐大中十一年(857)秋暮独游曲江之作。

  关于此诗所悼念的对象,论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以此为艳情,不入编年。其曰:“前有《荷花》、《赠荷花》二诗,盖意中人也,此则伤其已逝矣。”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系此诗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其曰:“此亦追悼之作,与《赠荷花》等篇不同,作艳情者误。”细味《荷花》、《赠荷花》二诗知其人为歌者,诗有怜香惜玉之意,而此篇语浅情深,庄重沉痛,情味自别。集中唯悼念亡妻王氏诸什与之最为切近,诗当为王氏所赋。

  关于此诗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相传李商隐与王氏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榻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诗人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38篇诗文

诗文推荐

浮云卷尽秋天高,月光照水翻金涛。

临溪酌月羞溪毛。

举杯未饮欲谁酬,兹非沈谢须刘曹。

一叶梧桐窗外落,金菊出疏篱。

策杖昂簪信步移。

迷我曲江池。

鹤驾匆匆归旧路,回首赴仙期。

云映青童笑问伊。

家住五陵溪。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

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

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蘋.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

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

披榛入山山路细,钟声出寺门将闭。

石苔冉冉上芒鞋,草露漙漙著衣袂。

野人茅茨苫竹屋,终身局促无生计。

天公未胜困人,春田米尽秋田继。

老妻稚子亦自乐,野草山花还插髻。

长笑人间醉未醒,终老辛勤漫欺世。

偶来清赏曲江头。

予素不解棋,尝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自尔欲学,然终不解也。

儿子过乃粗能者,儋守张中日従之戏,予亦隅坐,竟日不以为厌也。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

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

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

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人游曲江少,草入未央深。

郊原雨过金英秀。

风扫霜威寒入袖。

感君一曲断肠歌,劝我十分和泪酒。

古道尘清榆柳瘦。

系马邮亭人散后。

今宵灯尽酒醒时,可惜朱颜成皓首。

先朝赐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长安城。

每闻三岁射策罢,诸生盛服趋天庭。

禁门漏尽开九重,阙角仿佛晨光红。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空雷隐隐车转毂,鸣梢一声禁籞肃。

须臾云开飞六龙,皇帝亲御蓬莱宫。

宫槐满庭白日长,侍臣玉立分两厢。

众星煌煌拱北极,龙须负扆天中央。

羽林虎贲拥仗立,霜交陛戟摩秋光。

天风徐来雉扇举。

遥识重瞳似文祖。

胪传初罢日当午,起拜君恩谢明主。

日斜天门随仗出,车马联翩动阡陌。

金钱赐宴上林苑,千花万草生颜色。

少年得意凌青云,路人叹息家人迎。

昔为儿童亲风此,当时仰望如天人。

岂知生世逢艰难,流离忧患尤可怜。

乘舆巡狩在江表,亮阴三年犹不言。

诏令蜀都别选士,西游弹铗秋风前。

决科偶中太常第,意气岂复如当年。

临安太守今为谁,玉字能刻玻璃碑。

曲江题名岂料见,摩挲墨本心伤悲。

楚山联绵越山远,梦魂不到明光殿。

一官留滞未得归,此阙何时眼中见。

丹霞烧却木佛,翠微供养罗汉。

一人左手抬,一人右手按。

宾主既历然,吾道一以贯。

师子独游行,岂复求侣伴。

团圞擘不开,打鼓普请看。

虽不直分文,倾国不肯换。

曲江宴罢注官旋,亲旧肥家有酒舡。

我老学农虽未遂。

谷分一石准羊肩。

火禁初开,深深院、尽重帘箔。

人自起、翠衾寒梦,夜来风恶。

肠断残红和泪落。

半随经雨飘池角。

记采兰、携手曲江游,年时约。

芳物大,都如昨。

自怨别,疏行乐。

被无情双燕,短封难托。

谁念东阳销瘦骨。

更堪白纻衣衫薄。

向小窗、题满杏花笺,伤春作。

冲和牧养循天数。

暗契运行躔度。

阴阳恋态,风雷云电,相凝作澍。

点滴灵源注。

遍浇溉、宿尘难污。

显曲江莹静,乌擒玉兔,桂柯宿、吐红雾。

二气氤氲结聚。

散金光、三曲密布。

炼成健体,童颜滋润,飞行馀裕。

神变超尘,趣表清净,真容全露。

是劫来一段,通天活计,在人人悟。

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

人间叠作仙鳌。

最爱金莲侧畔,红粉袅花梢。

更鸣黾击鼓,喷玉吹箫。

曲江画桥。

记花月、可怜宵。

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

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

人共柳、那个无聊。

郊原雨过,春日熙熙。

桃红李白,发最上机。

哑却口,落尽眉。

就中一曲江南发,荐管迎风撩乱吹。

春光且莫去,留与醉人看。

宫殿曲江头,漠漠轻阴开彻。

花柳都城三月,正禁烟时节。

阿鸣**玉泉游,故老向人说。

一片春风箫鼓,荡黎花香雪。

卧闻禅老入南山,净扫清风五百间。

我与世疏宜独往,君缘诗好不容攀。

自知乐事年年减,难得高人日日闲。

欲问云公觅心地,要知何处是无还。

(《楞严经》云:我今示汝无所还地。

羯鼓勿罢弄,吾琴无成亏。

潘桃既无赖,陶柳自不持。

造物有炉锤。

揽之杜拾遗。

卷帘出倾城,一笑不用帷。

轮心巧当面,珍重来如期。

人为曲江秀,花自潜溪移。

美人欲晞红,镜中靦东施。

如闻姚魏风,红紫合折枝。

常恐砑光帽,半倒金屈卮。

作诗苦留春,出吻竟不奇。

但当阒幽间。

属赋歌载驰。

殷勤禅灵锦,丈尺馀丘迟。

公杯当再行,雉边多小儿。

异县相逢晚,中年作别难。

暮秋风雨客衣寒。

又向朝天门外、话悲欢。

瘦马行霜栈,轻舟下雪滩。

乌奴山下一林丹。

为说三年常寄、梦魂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