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戏为双松图歌(韦偃画)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tiān xià jĭ rén huà gŭ sōng,bì hóng yĭ lăo wéi yăn shăo。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jué bĭ cháng fēng qĭ xiān mò,măn táng dòng sè jiē shén miào。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liăng zhū căn liè tái xiăn pí,qū tiĕ jiāo cuò huí gāo zhī。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bái cuī xiŭ gŭ lóng hŭ sĭ,hēi rù tài yīn léi yŭ chuí,sōng gēn hú sēng qì jì mò,páng méi hào shŏu wú zhù zhù。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piān tăn yòu jiān lù shuāng jiăo,yè lĭ sōng zĭ sēng qián luò。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wéi hóu wéi hóu shŭ xiāng jiàn,wŏ yŏu yī pĭ hăo dōng juàn,[zhòng,chóng] zhī bù jiăn jĭn xiù duàn。

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yĭ lìng fú shì guāng líng luàn,qĭng gōng fàng bĭ wèi zhí gān。

赏析

作品赏析

  《名画记》:韦鉴子鶠工山水、高僧、奇士、老松、异石,笔力劲健,风格高举。人知鶠善马,不知松石更佳。  天下几人画古松①?毕宏已老韦偃少②。绝笔长风起纤末③,满堂动色嗟神妙④。  (首赞韦偃画松。《杜臆》:起二句语气平缓,忽接以绝笔长风二句,何等笔力!)  ①隋炀帝诗,“古松惟一树。”②封演《闻见记》:毕宏,天宝中御史,善画古松。后见张璪,于是阁笔。张彦远《名画记》:大历二年,毕宏为给事中,画松石于左省厅壁,好事者皆诗咏之。改京兆少尹为左庶子。树石擅名于代,树木改步变古,自宏始也。③杜预《春秋左传序》:“绝笔于获麟。”绝笔,画成而阁笔也。张载诗:“徘徊向长风。”《长笛赋》:“其应清风也,纤末奋梢。”④谢庄《月赋》:“满堂变容。”《吴都赋》:“斯实神妙之响象。”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①。白摧朽骨龙虎死②,黑入太阴雷雨垂③。  (次摹古松之状。【朱注】皮裂,故干之剥蚀如龙虎骨朽。枝回,故叶之阴森如雷雨下垂。【张綖注】白摧,言画之枯淡处。黑入,言画之浓润处。《杜臆》:写双松止四句耳,而冥思玄构,幽致深情,更无剩义。)①屈铁,枝曲而黑也。《神仙传》:蓟子训,手足交胸上,不可得伸,状如屈铁。谢惠连赋:“散漫交错,氖氢萧索。”②《韩非子》:朽骨烂肉,施于土地。③《史记索隐》:极南为太阳,极北为太阴。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往著①,偏袒右肩露双脚②,叶里松子僧前落③。  (又记松下僧人。《杜臆》:入老僧一段,突兀潇洒,窅冥灵超,更有神气。)①《汉书》:武帝过郎署,见颜驷庞眉皓发。李陵书:“皓首而归。”《楞严经》:名无住行,名无著行。②《金刚经》: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朱注】《长水经疏》:袒,肉袒也。西方俗仪:见王者必肉袒,示非敢有犯。佛教亦随此用,然此以表将荷大法之重担耳。③松子,见夔州诗注。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①,重之不减锦绣段②。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③。  (此索韦画松也。《杜臆》:韦之画松,以屈曲见奇,直便难工。匹绢幅长,汝能放笔为直干乎?戏之也。此章四段,四转韵,前各四句,末段五句。)  ①吴曾《漫录》:东绢,关东绢也。庾肩吾《答武陵王资绢启》:关东之妙,潜织陋其卷绡。【朱注】《唐志》:东川陵州,土贡鹅溪绢。黄希曰:《三国志》:李衡,州里有千树木奴,不责汝衣食,岁止一匹绢,亦可用矣。坡集诗注:鹅溪,在梓州盐亭县。出绢甚良,时人谓之鹅溪绢,即东绢也。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谢脁诗:“云锦相凌乱。”③放笔,纵笔也。丘迟诗:“直干无曲枝。”《唐诗纪事》载汤文圭《九华雨吟》“雷劈老松疑虎怒,雨冲阴洞觉龙腥”,与杜诗“白摧配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造句奇峭,足以相当。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为管则易,为鲍则难。

相马失瘦,相士失寒。

管贫鲍富,坦然相安。

于利不疚,于义期完。

蜀儒为郡追任昉,歙士呼天借寇恂。

止斋兮年年,室环堵兮两山有川。

鸥鹭巢檐兮圆荷田田,岂无芳草兮杜鹃,世微孔子兮独抱乎韦编。

君不见奇章平生石解颜,有得甲乙劳镌刊。

又不见卫公平泉严作戒,要与山岳争完安。

衽席杯盘易沈溺,可无雅好嬉过日。

生须玩物不流物,负山暇问谁有力。

此石摈弃岁几周,几人摩挱动诗愁。

不妨野鸟印爪迹,曾是画鷁明方舟。

奇嗜岂必真无取,尤物未可轻粪土。

二公真情不激诡,静对孱颜堪乐死。

揆予肮脏如石顽,一跌叵复能朝天。

石默不言诗为宣,正用吟玩忘吾年。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断崖韦偃树,小雨郭熙山。

春尚浅。

谁把玉英裁翦。

尽道梅梢开未遍。

卷帘花满院。

楼上酒融歌暖。

楼下水平烟远。

却似涌金门外见。

絮飞波影乱。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好山多在眼,尘事少关心。

风竹有声画,石泉无操琴。

许猿分野果。

留鹤衬云林。

誓戒肥甘,欣气馀残。

以惺惺,变作痴憨。

不居方丈,不住华轩。

把浴堂来,为睡室,且弯*。

外乐无心,内养真颜。

叹尘中、独占清闲。

将来功满,离了凡间。

向大罗天,云霞洞,列仙班。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梵语华言译不成,玉几重新添注解。

安义炳然,无人邻解。

赖有同风知,点头道奇怪。

彷彷佛佛,一似东山瓦鼓歌。

腔调宛同,声无高下。

彭八剌拶,未在未在。

儒生读书不贵书,枕头阁脚醉梦余。

反不若浮屠,宝贝为函金作字,海龙扶出凌空虎。

君今收拾一万卷,置在高楼截云汉。

想当日月出没间,玉轴牙签互璀璨。

我欲牵车驾黄犊,往发缣缃焕心目。

论孟久荒缘老病,请君为我删严令。

小屏风,座隔流尘素影融。

方床六尺偃清昼,惭无玉枕名通中。

合因斩关,铸印乘轩。

始当果断,终得嗣天。

世所谓英英、盼盼者。

盼卒,英嫁,而盼之子莹,颇有家风,而曹妓未有显者,黄楼不可胜也。

作南乡子以歌之。

风絮落东邻。

点缀繁枝旋化尘。

关锁玉楼巢燕子,冥冥。

桃李摧残不见春。

流转到如今。

翡翠生儿翠作衿。

花样腰身官样立,婷婷。

困倚阑干一欠伸。

||

问此庵,有谁直下肯承当。

不假良材并巧匠,重重帝网妙严庄。

采江之鱼兮,朝船有鲈。

采江之蔬兮,暮筐有蒲。

左图且书,右琴与壶。

寿欤夭欤,贵欤贱欤。

得宝耶,弘农耶?

弘农耶,得宝耶?

初时被目为迂叟,近日蒙呼作隐人。

道至无难,惟嫌拣择。

混俗通真,骑声盖色。

近在口皮边,远过河沙国。

慈明揭示,借鬼画桃符。

雪窦标题,去猊悬白泽。

一见便见,迅雷陶壁奋飞梭。

拟议寻思,逆浪禹门遭点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