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水调歌头·题剑阁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远。

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

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

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赏析

南宋名臣崔与之是广州人,一直被称为“粤词之视”。他开创了的“雅健”为宗旨的岭南词风,对后世岭南词人影响很大。南宋后期的李昂英、赵必王象、陈纪等人,便是这种“雅健”词风的直接继承者。这首词苍凉沉郁,感慨良多,感情与风格都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的词相近。由于崔与之僻处岭南,存词甚少,故鲜为人知。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起句居高临下,气势恢宠,形成全词的豪迈基调。“万里”,写地域之远:“云间”,写地势之高:“戍”,正点出崔与之的安抚使身份。剑门关为川陕间重要关隘,是兵家必争之地。词人于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地立马,极目骋怀,自多感慨。以下笔锋一转,由豪迈转为苍凉。“乱山”二句,语本杜甫“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小寒食舟中作》)。长安是汉唐旧都,古代诗词中常用以指代京城,此即指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长安在剑阁北面,亦早入金手,故“直北是长安”句,既是实指,又是借指,一语双关。句中虽无“愁看”二字,而愁绪自在其中。乱山无际,故都何在?“直北”五字,似是淡淡道来,实则包含着无穷的悲愤,无穷的血泪。接下去,词人便承此发挥,描写金兵入犯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二句概括了宋朝自南渡以来中原人民的悲惨遭遇。中原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边境地方更因战乱频仍,死者不计其数。“鬼哭”句,正是写边境一带“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的悲惨情况。这两句把战乱之苦描写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同身爱,激起对敌人的义愤。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明确表示:天道好还,否极泰来,胡运是不会长久的,苦难的日子应该到尽头了!“天道久应还”五字铿锵有力,稳操胜券,流露出作者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与陆游“逆虏运尽行当平”,“如见万里烟尘清”(《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怀有同样迫切的期望。

  紧接着,作者由对北方人民的思念和关注,进而联想到自己的职责,表示要亲写奏章,留在四川屯守御金,使他管辖下的一方百姓,不受金人的侵害。“手写”二句豪气干云,壮怀激烈,字字作金石声,具见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赤诚。真是热血沸腾,肝胆相照!

  下阕以“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三个短句作过片,写出作者赋词时的环境气氛:青灯荧荧,夜漏将尽。三句中,重点放在“搔白首”三字上;由此而引出“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的慨叹。这里的“勋业”,并非指一般的功名,而是指收复失地的大业。这与陆游“华发苍颜羞自照”,“逆胡未灭心未平”(《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的意思一样。由于“老来勋业未就”,因此作者原来打算功成身退,归老林泉的愿望便落空了。北宋名臣范仲淹戍边时,曾有感于自己未能象后汉的窦宪一样,北逐匈奴,登燕然山,勒石记功而还,而慨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崔与之亦有此感慨。虽然他对家乡十分思念,但抗金守土的责任感,又使他不得不继续留在异乡。他感到有负故乡的山水,仿佛广州白云山上蒲涧的流泉,粤北梅岭上青青的梅子,都在责备他忘了归隐田园的旧约了。句中的“旧盟寒”,指的是背信弃义之意。“怪我旧盟寒”五字,是对“妨却一身闲”句的照应。“怪”、“妨”二字甚佳,能把作者“老来勋业未就”,思家而不得归的矛盾复杂心境,委婉地表达出来。这两句貌似闲适,内里却是跳动着作者的报国丹心的。

  末二句“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对上述意思再加深一层,意思是说:请不要责备我负约吧,在“逆胡未灭”、烽烟未息之时,我又能归去?其实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念故乡,每当战事暂宁的“烽火平安夜”,我的梦魂就回到故乡去了!这两句思家情深,报国意切,十字融为一体。以此收束全词,使人回味无穷。

背景

1219—1222年,崔与之,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时,曾登临剑阁,写下这首词。这时,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尽沦于敌手。在这种情况下,词人立马剑门,举目瞭望中原,心中不胜感慨。

诗人简介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应三元,先五日,庆生申。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

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

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

明月不在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

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

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

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向来人道,真个胜周公。

燕然眇。

浯溪小。

万世功。

再建隆。

十五年宇宙,宫中膺。

堂中伴。

翻虎鼠,搏鸇雀,覆蛇龙。

鹤发庞眉,憔悴空山久,来上东封。

便一朝符瑞,四十万人同。

说甚东风。

怕西风。

甚边尘起,渔阳惨。

霓裳断。

广寒宫。

青楼杳。

朱门悄。

镜湖空。

里湖通。

大纛高牙去,人不见,港重重。

斜阳外,芳草碧,落花红。

抛尽黄金无计,方知道、前此和戎。

但千年传说,夜半一声铜。

何面江东。

天上一灯满,引起万灯明。

不知今夕何夕,平地有蓬瀛。

西母瑶池称寿,南守锋车催观,二美一时并。

一点魁星现,长侍老人星。

心事好,天与寿,鬓长青。

不将钟鼎为乐,念念在朝廷。

此母宜生此子,须有医时良策,寿国福苍生。

子自坐黄阁,母自课黄庭。

高斋际晴雪,万象入遐观。

文章在公余事,闻望到欧韩。

千古微茫洙泗,浩浩发源伊洛,百折障狂澜。

歌咏武公志,儆折过铭盘。

济时心,调鼎手,未容闲。

重看印窠,垂锦花底压千官。

风说梅梢春信,一夜蜡痕香满,光动寿杯宽。

劝业鼎钟上,留待百年看。

安石寓丝竹,方朔杂诙谐。

昂霄气概,古来无地可容才。

不见骑鲸仙伯,唾手功名事了,猿鹤与同侪。

有意谢轩冕,无计避嫌猜。

静中乐,山照座,月浮杯。

忘形湛辈,一笑丘壑写高怀。

只恐天催玉斧,为破烟尘昏翳,人自日边来。

东阁动诗兴,莫待北枝开。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

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

记当年,哧腐鼠,叹冥鸿。

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

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鹍鹏斥鷃,小大若为同。

君欲论齐物,须访一枝翁。

燧瑊勋业,何敢望西平。

观当日,清大憝,震天声。

绩其凝。

追配汾阳郭,临淮李,扫妖孽,植颠仆,复疆宇,洗膻腥。

堪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

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

宾雁宵鸣。

梦初惊。

念吾君复古,修攘两尽,早晚功成。

岁云暮,冰腹壮,雪华零。

怅神京。

谁信汉家陵阙,呵护有神兵。

罄寰海,重回首,镇关情。

想见皇华咨度,望淮北、心曲摇旌。

愿变夷用夏,荆狄是惩膺。

补弊支倾。

相聚不知好,相别始知愁。

笋与伊轧,穿尽斜照古平州。

今夜荒风脱木,明夜山长水远,后夜已他州。

转觉家山远,何计去来休。

酒堪沽,花可买,月能留。

相思酒醒,花落五更头。

长记疏梅影底,一笛紫飞动,相对大江流。

此别无一月,一月一千秋。

瑞溢飞猿峤,秀毓凤凰山。

腊馀六日春到,人间世庆生贤。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

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

百二山河空壮。

底事中原尘涨。

丧乱几时休。

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

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

临风酹酒,堪笑谈话觅封侯。

老去英雄不见。

惟与渔樵为伴。

回首得无忧。

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昨夜严家集,是夕饮于严氏园,霜斗_晴天。

乾坤如许空阔,著我两人闲。

醉帽三更月影,别袂一帘花气,语隽不知还。

二十年间事,肝肺写明蠲。

记相逢,一似昨,两经年。

风波闹处,推出心胆至今寒。

也为故人饮酒,也念邦人怀旧,姑为驻征鞍。

未忍作离语,留待月华圆。

百千孙子子,八十老翁翁。

人间天下清福,阅世苦难同。

谁叹东门猎倦,谁笑南阳舞罢,万事五更钟。

但愿人长久,聊复进杯中。

故侯瓜,丞相柏,大夫松。

诸公健者安在,春梦转头空。

可笑先生无病,病在枕流漱石,福至自然通。

聋者固多笑,一笑更治聋。

闰余有何好,一岁两中秋。

霁云卷尽,依旧银汉截天流。

长记芗林堂上,静对小山丛桂,尊俎许从游。

遥想此时兴,不减上南楼。

引玉觞,看金饼,水云头。

醉听哦响,宁羡王粲赋荆州。

此夕翻成愁绝,未斫广寒丹桂,犹衣敝貂裘。

万事付谈笑,斗酒且宽忧。

甓社有明月,夜半吐光寒。

淮南草木飞动,秀出斗牛间。

自有秦沙以后,试问少游而下,谁卷入毫端。

补衮仲山甫,冰雪照云寰。

霄汉近,绣衣去,锦衣还。

江南且为梅醉,莫道岁将阑。

三百六旬欲换,五百岁终才始,日月两循环。

酌彼金错落,浇此碧琅玕。

万里汉都护。

(下缺)

湘水照秋碧,衡岳际天高。

绣衣玉节、清晓欢颂拥旌旄。

本是紫庭梁栋,暂借云台耳目,驿传小游遨。

五_与三楚,醲爱胜春醪。

扫_枪,苏耄倪,载弓橐。

远民流恋、须信寰海待甄陶。

坐享龟龄鹤算,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

岁岁秋月底,沈醉紫檀槽。

怪事广寒殿,此夕不开关。

林间乌鹊贺,暂得一枝安。

只在浮云深处,谁驾长风挟取,明镜忽飞还。

玉兔呼不应,难觅臼中丹。

酒行深,歌听彻,笛吹残。

嫦娥老去孤另,离别匹如闲。

待得银盘擎出,只怕玉峰醉倒,衰病不禁寒。

卿去我欲睡,孤负此湖山。

涪右金华宅,上有蔚蓝天。

当年玉女何事,未摆世间缘,要把平夷心事,散作吉祥种子,春暖玉生烟。

回首生处所,更欲与周旋。

自归来,生处所,已三年。

山头白鹤候我,应讶久留连。

已作秋风归梦,忽递春风消息,吹我著泸川。

安得且归去,绵上饱耕眠。

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

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

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飚千里,鸥鹭亦翩翩。

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

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

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

欲酹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空击五湖船。

不用知余事,莼鲈正芳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