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⑴犹曙色,到底还是天亮了。下三句写秋晓之最。
⑵宿雾,早晨的雾。因由前夜而来,故日宿。
⑶这两句是矛盾的。自己并非没有才德,如今却老病成翁,这算什么“圣朝”?又哪能说 得上“无弃物”?杜甫往往使用这种说反话的矛盾手法来反映当时政治黑暗的真相。
⑷残生,犹徐生。转蓬,言人之飘零无定如蓬之转,这是由愤慨而灰心绝望的话,碰着这 种“圣朝”,还有什么可说,这辈子只有随它去了。其实这种飘零生活,对杜甫创作倒大有裨益。
⑴犹曙色,到底还是天亮了。下三句写秋晓之最。
⑵宿雾,早晨的雾。因由前夜而来,故日宿。
⑶这两句是矛盾的。自己并非没有才德,如今却老病成翁,这算什么“圣朝”?又哪能说 得上“无弃物”?杜甫往往使用这种说反话的矛盾手法来反映当时政治黑暗的真相。
⑷残生,犹徐生。转蓬,言人之飘零无定如蓬之转,这是由愤慨而灰心绝望的话,碰着这 种“圣朝”,还有什么可说,这辈子只有随它去了。其实这种飘零生活,对杜甫创作倒大有裨益。
此与前章,乃同时所作。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朝无弃物①,..衰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此从夜说至旦。上四,客亭之景。下四,客亭之情。《杜臆》:曙色、高风,即谚语日高风也。三四,写客途晓景如画。【顾注】孟浩然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敌人疏。”此云:“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语相似,而意更含蓄。老病余生,尚有多少事在,即昌黎所谓奔走于衣食也。) ①《老子》:“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物。”杨慎曰:谢灵运诗“晓闻夕飚急”,夜风达旦也。“晚见朝日暾”,倒景反照也。二语甚有变互,乍读似乎费解。杜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言风从夕起也。又云:“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言至晓犹风也。孟郊诗云:“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驻夕景,深谷夜光明。”言落日回照也。此皆从谢诗翻出。 刘攽贡父曰:人多取佳句为句图,特小巧美丽可喜,皆指咏风景,影似百物者耳,不得见雄才远思之人也。梅圣俞爱严维诗曰:“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固美矣。细较之,夕阳迟,则系花,春水漫,何须柳耶?工部诗云:“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此可无瑕颣,又曰:“萧条九州内,人少豺虎多。人少慎莫投,多虎信所过。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此等句,其含蓄深远。不可模仿。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此诗和《客夜》是同时之作。杜甫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秋,流落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这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一直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适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梓州。途中作此诗。这时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一本云潇湘景物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
?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