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遣兴三首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xià mă gŭ zhàn chăng,sì gù dàn máng rán。

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fēng bēi fú yún qù,huáng yè zhuì wŏ qián。

朽骨穴蝼蚁,又为蔓草缠。xiŭ gŭ xué lóu yĭ,yòu wèi [màn,wàn,mán] căo chán。

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gù lăo xíng tàn xī,jīn rén shàng kāi biān。

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hàn lŭ hù shèng fù,fēng jiāng bù cháng quán。

安得廉耻将,三军同晏眠。ān dé lián chĭ jiāng,sān jūn tóng yàn mián。

高秋登塞山,南望马邑州。gāo qiū dēng sài shān,nán wàng mă yì zhōu。

降虏东击胡,壮健尽不留。[jiàng,xiáng] lŭ dōng jī hú,zhuàng jiàn jìn bù liú。

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qióng lú măng láo luò,shàng yŏu xíng yún chóu。

老弱哭道路,愿闻甲兵休。lăo ruò kū dào lù,yuàn wén jiă bīng xiū。

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yè zhōng shì făn fù,sĭ rén jī rú qiū。

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zhū jiāng yĭ máo tŭ,zài qū shuí yŭ móu。

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fēng nián shú yún chí,gān zé bù zài zăo。

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gēng tián qiū yŭ zú,hé shŭ yĭ yìng dào。

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chūn miáo jiŭ yuè jiāo,yán sè tóng rì lăo。

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quàn rŭ héng mén shì,hū bēi shàng kū găo。

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shí lái zhăn cái lì,xiān hòu wú chŏu hăo。

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芳草。dàn yà lù pí wēng,wàng jī duì fāng căo。

赏析

作品赏析

  此乾元二年秋在秦州作。诗中言马邑州、邺中事、秋雨足,知其为此时也。  下马古战场①,四顾但茫然②。风悲浮云去③,黄叶坠我前④。朽骨穴蝼蚁⑤,又为蔓草缠⑥。故老行叹息⑦,今人尚开边⑧。汉虏互胜负⑨,封疆不常全⑩。安得廉颇将(11),三军同晏眠。  (此经战场,而议边将之要功者。上六叙景,下六论事。风悲二句,仰而见者。朽骨二句,俯而见者。廉颇安边而不生事,叹天宝诸将之不然也。)①《史记·张仪传》:“梁之地势,固战场也。”苏武诗:“行役在战场。”②古诗,“四顾何茫茫。”③秦嘉诗:“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④吴均诗:“仲冬黄叶下。”⑤刘向《新序》: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陆机《挽歌》:“丰肌飨蝼蛾。”⑥《恨赋》:“蔓草萦骨,拱木敛魂。”⑦《西征赋》:“讯诸故老。”⑧《汉书·严助传》:武帝开置边郡。⑨鲍照诗,“汉虏方未和。”《庄子》:“一胜一负,兵家常事。”陶潜诗:“似若无胜负。”⑩《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1)《史记》:“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其二  高秋登寒山,南望马邑州①。降虏东击胡②,壮健尽不留。穹庐莽牢落③,上有行云愁④。老弱哭道路⑤,愿闻甲兵休。邺中事反覆⑥,死人积如丘。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⑦。  (次章望马邑,讽诸将之败军也。上八叹降夷东征;下四伤邺城师溃。【朱注】降虏,谓秦陇间属夷,调发讨贼者。旧注指回纥,非。黄希曰:诸将不指李、郭,如封朔方大将军孙守亮等九人为异姓王,李商臣等十三人为同姓王,是也。)  ①鹤曰:旧注谓马邑州属代州,盖引《前汉志》,而《唐志》代州雁门郡,却不言。按《唐·地理志》,羁縻州内有马邑州,属隶秦州,开元十七年置,在秦成二州山谷间。宝应元年,徒于成之盐井故城。此诗作于乾元二年,则在秦成间。【朱注】故城隶秦州都督府。何逊诗:“追兵赴马邑。”②《前汉书》赞:“日磾出于降虏。”③《汉书·匈奴传》:同穹庐卧。颜注:“穹庐,游帐也,其形穹隆,故曰穹庐。”《东观汉记》:第五伦自度仕宦牢落。④邢子才诗:“愁云聚复开。”⑤《史记·匈奴传》:“贵壮健,贱老弱。”《贾捐之传》:“女子乘亭障,孤儿号道路。”⑥《阴符经》:“人发杀机,天地反覆。”⑦《诗》:“载驰载驱。”申涵光曰:杜诗“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高适亦云“岂无安边策,诸将已承恩”,皆言恩宠太过,将骄不可用也。  其三  丰年孰云迟①,甘泽不在早②。耕田秋雨足③,禾黍已映道④。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⑤。劝汝衡门士⑥,勿悲尚枯槁⑦。时来展才力⑧,先后无丑好⑨。但讶鹿皮翁⑩,忘机对芝草(11)。  (三章睹秋成,感贤士之晚遇也。上六句,兴起下意。秋禾晚登,犹士之晚遇,迟速何足计乎。今既不能遇,当如鹿皮翁之遁世矣。《杜臆》:《遣兴》本意在此章。) ①曹植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②《荆楚岁时记》:“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陆机赋:“甘泽霶霈。”③《击壤歌》:“耕田而食。”④古诗:“禾黍油油兮。”⑤同日老,即日至皆熟意。⑥《诗》:“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注:“横木为门,贫者之居也。”⑦《庄子》:枯槁之士宿名。⑧《魏志》:太祖才力过人。⑨《列子》:“贤愚好丑,成败是非,无不销灭。”⑩《列仙传》:鹿皮翁,淄川人也,少为府小吏,举手成器。岑山上有神泉,人不能到。小吏白府君,请木工斧斤三十人,作转轮悬阁。数十日,梯道成,上巅作祠屋,留止其旁。食芝草,饮神泉,七十余年。淄水来山下,呼宗族家室,令上山半。水出,尽漂一郡,没者万计。小吏辞遣宗族下山,著鹿皮衣,去复上阁,后百余年,下,卖药齐市。(11)《高士传》:叶干忘机。胡夏客曰:杜公古诗近体,在长安时才力未为造极。秦州以后,古诗则卓练精深。夔州以后,又纵情杂乱,不及前矣。律诗则老而愈细,四韵固多佳篇,长律尤尽其妙。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生民以来,道莫兴京。

温良恭敛,惟神惟明。

我洁尊疊,陈兹芹藻。

言升言旋,式崇斯教。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坤元生物,公里相宣。

蠲兹祀事,美报致虔。

清酤芬如,灵坛岿然。

酌尊奠觞,神其格焉。

保墓贤人别有思,痛心考古播邪辞。

三皇五帝推翻后,稻桶[道统]灰飞大圣悲。

言言祠宫,爰考我礼。

维西有疊,维东有洗。

爰洁爰条,载荐其困。

神在何斯,匪远具迩。

皇天降物,屡化若神。

圣实先识,躬以教民。

功被天下,为万世丈。

币以过志,庶几弃闻。

娉婷标格神仙样。

几日珮环离海上。

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犹未放。

霞觞满酌摇红浪。

慢引新声云际响。

玉颜长与姓相宜,寿数三回排第行。

仙翁眼力信非凡,到处偏工鉴别山。

消得好乌巢屋上,旋移空翠入窗间。

平生万卷端能合,从此三杯不等閒。

莫讶倏来犹属意,野有相日用实相关。

列列挈挈,硗硗聱聱。

廓然无圣,平地吃交。

鼻孔生三窍,眉毛只一般。

奇哉王道士,头戴桦皮冠。

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

浅斟低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世尊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瞎,世尊双眼明。

世尊双眼瞎,智门双眼明。

自从元白去寰中,重色轻情妙法空。

小住祝郎三百岁,为他重作(去声)

白云无根,青山有棱。

自得一句,妙出三乘。

和气而春回百草,光明而焰续千灯。

渊默心传诸佛体,家风独许少林曾。

羽旗云车,飘飘自天。

猗欤南箕,歆嘉升烟。

牲饩粢盛,俎簋铏笾。

维神戾止,从空泠然。

姓孔名聃,字曰瞿昙。

禅道第二,文章第三。

同门同出入,不是我同参。

出一丛林,入一丛林。

不具参方眼,难透祖师心。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元宵令节,且喜天晴。

高烧银烛,照佛光明。

频年忍流移,犹幸稊稗熟。

稊亦已无,何以填饥腹。

时方迫冻馁,势恐瞢荣辱。

傥无意外忧,根蘖犹可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