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示从孙济(济字应物,官给事中、京兆尹)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píng míng kuà lǘ chū,wèi zhī shì shuí mén。

权门多噂eR,且复寻诸孙。quán mén duō zŭneR,qiĕ fù xún zhū sūn。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zhū sūn pín wú shì,zhái shĕ rú huāng cūn。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táng qián zì shēng zhú,táng hòu zì shēng xuān。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xuān căo qiū yĭ sĭ,zhú zhī shuāng bù [fán,fān,bō]。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táo mĭ shăo jí shuĭ,jí duō jĭng shuĭ hún。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yì kuí mò fàng shŏu,fàng shŏu shāng kuí gēn。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ā,ē,a,á,à] wēng lăn duò jiŭ,jué ér xíng bù bēn。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suŏ lái wèi zōng zú,yì bù wèi pán sūn。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xiăo rén lì kŏu shí,bó sú nán kĕ lùn。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wù shòu wài xián cāi,tóng xìng gŭ suŏ [dūn,duì]。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诗言“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则济所居在长安矣,当是天宝十三载作。【朱注】《唐书·宰相世系表》,公为征南十三代,济为征南十四代。今诗云“诸孙”,则公与济当隔二代,非侄行矣。恐表未可据。又《钱笺》引颜真卿《神道碑》:济为征南十四代孙,东川节度使,兼京兆尹,亦与表合。当以公诗为正。济,字应物。  平明跨驴出①,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沓②,且复寻诸孙。  (从访济叙起,潦倒中仍存气骨。陶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此诗起语本之。)  ①《楚辞》:“平明发兮苍梧。”②《前汉·息夫躬传》:交游贵戚,趋走权门。”《诗》:“噂沓背憎。”《笺》:“噂噂沓沓,相对语,背则相憎逐。”  诸孙贫无事①,宅舍如荒村②。堂前自生竹③,堂后自生萱①。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⑤。  (此见宅舍之景,而伤本支零落,赋而比也。)  ①《何氏语林》:王泰,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②隋李密诗:“荒村葵蕾深。”③刘峻诗:“修竹堂阴植。”④《诗》:“焉得蘐草,言树之背。”注:“萱草,令人忘忱。背,北堂也。”《疏》:“房堂所居之地,总谓之堂。”⑤《左传》:“其生不蕃。”  淘米少汲水①,汲多井水浑。刘葵莫放手②,放手伤葵根③。  (此见朝饔之事,讽其加意根源,比而兴也。赵次公云:族之有宗,犹水之有源,葵之有根也。水有源,勿浑之而已;葵有根,匆伤之而已;族有宗,则勿疏远之而已。)  ①《易正义》:“汲水以至井上。”②鲍照诗:“腰镰刈葵藿。”《后汉》:永平诏:“残吏放手。”③《吴越春秋》:“食其实者,不伤其枝;饮其水者,不浊其流。”古诗:“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交不成。”  阿翁懒惰久①,觉儿行步奔②。所来为宗族③,亦不为盘飨④。小人利口实⑤,薄俗难具论⑥。勿受外嫌猜⑦,同姓古所敦⑧。  (未述过访之意,勖其敦厚同姓。详玩诗词,似为济有嫌疑而发。行步奔,承上淘米汲水。利口实,起下外人猜嫌。文气在四句分截。此章起首、中间,各四句,前段六句,未段八句。)  ①《世说》:张凭对其祖曰:“阿翁讵宜以子戏父?”陶潜诗:“懒惰故无匹。”②《世说》:王右军曰:“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卢注】谓公欲警觉儿辈,故奔走而来。此说未合。公本跨驴而出,非步行而至者。行步,当就济言。《神仙传》:王烈行步如飞。③《坊记》:“聚其宗族,以教民睦也。”④《左传》:“乃馈盘飧,置壁焉。”【邵注】“盘,盛饭器。飧,水浇饭也。”⑤按:口实有二义,若承上盘飧,是口腹贪饕,当以《颐卦》“自求口实”为证。若照下外嫌,是口舌谗间,当据《尚书》“以台为口实”作证。宜从后说为确。⑥徐众《三国评》:“情义足以励薄俗。”⑦【邵注】外嫌猜,外人嫌疑而生猜忌。鲍照诗:“不受外嫌猜。”⑧《孔丛子》:“同姓为宗,合族为属。”曹植《求通亲亲表》:“骨肉之恩,爽而不离,亲亲之义,实在敦固。”此“敦”字所本。卢元昌曰:大历七年,元载党徐浩。属杜济以知驿奏优,贬杭州刺史。据此,济交必多比匪,宜此诗有权门噂沓,小人利口等语,盖公之先见也。  《随笔》云:杜诗每用“受”、“觉”二字。其用受字云:“修竹不受暑”、“勿受外嫌猜”、“莫受二毛侵”、“背面受和风”、“监河受贷粟”、“轻燕受风斜”、“能事不受相促迫”、“野航恰受两三人”、“一双白鱼不受钓”、“雄姿未受伏枥恩”。其用党字云:“已觉糟床注”、“更觉松竹幽”、“日觉死生忙”、“最觉润龙麟”、“喜觉都城动”、“更觉老随人”、“觉儿行步奔”、“尚觉王孙贵”、“含凄觉汝贤”、“诗成觉有神”、“已觉披衣惯”、“城池未觉喧”、“无人觉来往”、“直觉巫山暮”、“重觉在天边”、“深觉负平生”、“秋党追随尽”、“追随不觉晚”、“已觉良宵永”、“已觉气与嵩华敌”、“未觉千金满高价”、“梅花欲开不自觉”、“自得隋珠觉夜明”、“更觉良工心独苦”、“始觉屏障生光辉”、“吏情更觉沧州远”、“习池未觉流风尽”,用之虽多,然每字命意不同,又杂千五百篇中,读之唯见其新工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儒生读书不贵书,枕头阁脚醉梦余。

反不若浮屠,宝贝为函金作字,海龙扶出凌空虎。

君今收拾一万卷,置在高楼截云汉。

想当日月出没间,玉轴牙签互璀璨。

我欲牵车驾黄犊,往发缣缃焕心目。

论孟久荒缘老病,请君为我删严令。

官历春犹浅。

玉友避嫌,竹奴专宠。

听官丐闲,诗勇不将。

巴南巴西,水流巴字。

古篆分明,心画显著。

游泳江湖四十年,与世同波无彼此。

朅来千丈岩前路,截流机透险崖句,辨龙蛇眼明今古。

何侣老赵州,略知名度桥头,滴水丈波。

吃茶去。

万卷旧推鸿博,一官且慰蹉跎。

升平楼下赐危科。

曾对颙昂黼坐。

燕颔从来骨贵,鸾栖尚屈才多。

今宵且共入无何。

定远功名么麽。

天地无穷,人处于中,三才既兆,庶类皆通。

至圣立极,万方所宗。

如星拱北,如水朝东。

垂衣则治,天下为化。

孝慈道广,是谓大同。

自兹而降,谋用昌崇,抹由此起,强弱相攻。

上下分乱,莫知适从。

匪兹礼义,曷能靖共。

顺之者吉,逆之者凶。

不能率此,斯曰颛蒙。

穷通得丧,实维降衷。

巧愚不与,系於遭逢。

毋肆小智,以菑厥功。

安时处顺,於焉考终。

颜巷久已空,颜井固不迁。

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废床见缏刻,古甃昏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岁忽复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独难。

口腹不择味,四体不择安。

遇物一皆可,孰为我忧患。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锻。

欲忘富贵乐,托物仅自完。

无托中自得,嗟哉彼诚贤。

知之一字,众祸之门。

杀人放火,活捉生擒。

不是今日枢要,亦非上古典刑。

与贼过梯了也,攻墙割壁何人。

国香不欲论家谱,合姓孙枝作郑花。

能张吾军从古少,差强人意似君无。

无因从发药。

霜之须,雪之颅。

竹之腹,松之肤。

河汉拍天岸,魁杓旋夜枢。

珊瑚林月长鲸{左马右展},琥珀松巢老鹤呼。

竿头从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徽一曲]若稽有唐,克致崇极。

祝号既升,爰增祭式。

从享于郊,神斯受职。

我祀事新,式祈险惊。

将门子弟君独贤,一从受命常在边。

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赭然。

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

看君谋智若有神,爱君词句皆清新。

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

玉瓶素蚁腊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君一去天外忆。

风观痴甚,形骸老生,眉棱阴觉重,鼻息静还清。

二仪未兆,一点圆明。

霜洗斗牛湿。

秋晴河汉横。

莫将毫忽痕空性,向道环中长太平。

壑源春色起云阿,拂拂轻尘柘罗。

骑火已惊官焙早,注汤还斗乳花多。

清风两腋添诗兴,红日三竿战睡魔。

燕颔未能飞食肉,腹中藜苋且摩娑。

琼字金扉迥倚天,南齐七志罕遗逸,西汉九流咸粲然。

十月小春梅蕊绽。

红炉画阁新装遍。

鸳帐美人贪睡暖。

梳洗懒。

玉壶一夜轻澌满。

楼上四垂帘不卷。

天寒山色偏宜远。

风急雁行吹字断。

红日晚。

江天雪意云撩乱。

尊酒客非无。

寄去撩诗眼,深惭句法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