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寒食城东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译文

一条清澈溪流穿过桃李花林,水波荡漾着绿蒲滋润着白芷。

溪流旁边总共只有几户人家,落花多半都漂流在东流水里。

踢出的皮球屡屡高出飞鸟上,荡起的秋千争相飞出绿杨林。

年轻人分开日子每天来游玩,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和上巳。

注释

1.寒食:即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故称“寒食”。

2.一道:一条。穿:穿过。

3.演漾:荡漾。涵:沉浸。白芷:一种可入药的香草。

4.凡:总共,一共。

5.蹴(cù)踘(jū):同“蹴鞠”,亦称“打毬”,即古代踢球的游戏。蹴,踢。踘,皮制球,球内充塞以柔软的东西。古时有在寒食蹴鞠的习俗,参见《荆楚岁时记》。

6.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为古代游戏用具,相传是春秋齐桓公时期从北方山戎传入。《太平御览》卷三〇引《古今艺术图》云:“寒食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越者也。”

7.分日:安排好日期,计划好如何玩。一说犹逐日,意为一天天、每天。又说指春分之日。

8.清明:节气名。在夏历三月初,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淮南子·天文》:“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上巳:节日名。古代以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节,有在流水边洗濯祓除、去除灾病的习俗。魏晋以后固定为夏历三月三日。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写一道清澈的溪流,穿过桃李花丛;而溪水边荡漾的水草和被水滋润的白芷,安逸而柔静。古代习俗,三月上巳桃花水下时,王公以下,携眷聚于水畔洗濯,驱除不祥。这里表现的就是这个习俗,展现的是春天的力量。

  三四两句,写溪流边的几户人家,落在流水里的桃李花,又是柔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浓厚的早春气息,有很强的画面感。

  五六两句又转换为力量和青春的意象。古代秋千是在清明、寒食节前后才有所见,而且仅仅局限于豪门贵族家的红男绿女游戏之用。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寒食之时,造大麦粥,人们常以斗鸡、蹴鞠、打秋千为娱乐。这两句在前四句写清溪桃李的背景上又添几笔不时飞上高空的秋千与皮球,使整幅画面更加充溢这清新灵动的青春活力。尤其是“过”“出”二字用得好,分别写出了少年男女游玩时的热烈气氛,使人感受到年轻人沉湎于游乐中的景象,透露出无限的羡慕之情。

  最后两句意谓青春年少的人,应该每天都有开心游玩的心态,无忧无虑,不用等到清明和上巳两个节日才出去游玩,含有及时行乐的意味。

  在《寒食城东即事》中,作者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思想,人的青春,甚至生命,都很短暂。诗人认为,如果想要在短暂的时光中去建功立业、修身齐家、做学问,终究都不牢固实在,只有抓紧时间享受快乐才是真实的。全诗描绘出美丽的早春景象,交错着青春朝气的蓬勃力量和家常安宁的闲适气息,充分体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

背景

此诗是王维早期的作品,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个早春时节,其具体创作年份未详。当时王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或洛阳(今属河南)。

诗人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399篇诗文

诗文推荐

青丝纟乍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别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

记得旧诗章,花多数洛阳。

[旧诗云:洛阳城东面,今来花似雪。

又云:更待城东桃李发。

又云:花满洛阳城。

]及逢枝似雪,已是鬓成霜。

向后光阴促,从前事意忙。

无因重年少,何计驻时芳?

欲送愁离面,须倾酒入肠。

白头无藉在,醉倒亦何妨。

繁花满树似留客,应为主人休浣归。

出门杨柳碧依依,木笔花开客未归。

市远无饧供熟食,村深有紵生衣。

寒沙犬逐游鞍吠,落日鸦衔祭肉飞。

闻说旧时春赛罢,家家鼓笛醉成围。

城东行遍却城西,欲问梅花乞一枝,雪糁久团霜後朵,嗔人频看故开迟。

碎玉飞花寒食后。

薄影行风,终日穿疏牖。

有客思归还把酒。

闲吹倦絮轻黏手。

雪满愁城寒欲透。

飘尽残英,翠幄成秾秀。

张绪风流今白首。

少年襟度难如旧。

一印印空,三乘莫穷。

智了离微句,身分函盖同。

弥勒驾来楼阁外,文殊家住觉城东。

随身干木,到处家风。

清山浮碧。

细风丝雨,新愁如织。

慵试春衫,不禁宿酒,天涯寒食。

归期莫数芳辰,误几度、回廊夜色。

入户飞花,隔帘双燕,有谁知得。

小雨初收蝶做团。

和风轻拂燕泥干。

秋千院落落花寒。

莫对清尊追往事,更催新火续余欢。

一春心绪倚阑干。

清明寒食。

过了空相忆。

千里音书无处觅。

渺渺乱芜摇碧。

苍天雨细风斜。

小楼燕子谁家。

只道春寒都尽,一分犹在桐花。

忆昔甲辰重九日,天恩曾与宴城东。

龙沙此日西风冷。

谁折黄花寿两宫。

霁雨天迥。

平林烟暝。

灯闪沙汀,水生钓艇。

楼外柳暗谁家。

乱昏鸦。

相思怪得今番甚。

寒食近。

小砑鱼笺信。

屏山交掩,微醉独倚栏干。

恨春寒。

倦倚吴门思泬寥,怀人清致诗满瓢。

池塘芳草梦初断,风雨落花魂正锁。

一百五日寒食节,二十四浦春潮。

遥知药圃晓经劚,舍后蘼添绿苗。

鸳鸯渚。

春涨一江花雨。

别岸数声初过橹。

晚风生碧树。

艇子相呼相语。

载取暮愁归去。

寒食烟村芳草路。

愁来无着处。

烟水隔殊乡,又匆匆误了,蹋青时候。

一别几多时,河桥外、官柳青条犹瘦。

君来为问,渡江桃叶曾来否。

生怕木阑双艇子,只道故人依旧。

孤村寒食*寻,料归期渐近,花开休骤。

油壁耐东风,先拌取、同醉乱红千亩。

凭阑望久。

几番魂断烟中岫。

从此相逢休草草,莫对夕阳搔首。

海山浮碧。

细风丝雨,新愁如织。

慵试春衫,不禁宿酒,天涯寒食。

归期莫数芳辰,误几度、回廊夜色。

入户飞花,隔帘双燕,有谁知得。

寒食西郊湖畔路。

天低野阔山无数。

路转斜冈花满树。

丝吹雨。

南枝占得春光住。

藉草携壶花底去。

花飞酒面香浮处。

老手调羹当独步。

须记取。

坐中都是芳菲侣。

海棠零落瑒花繁。

春意已将阑。

予告恰当寒食,邀宾同赏芳园。

湄湘台畔,杯盘楚楚,歌舞喧喧。

预约牡丹开後,更须重倒清尊。

暖烟笼细柳。

弄万缕千丝,年年春色。

晴风荡无际,浓于酒、偏醉情人调客。

阑干倚处,度花香、微散酒力。

对重门半掩,黄昏淡月,院宇深寂。

愁极。

因思前事,洞房佳宴,正值寒食。

寻芳遍赏,金谷里,铜驼陌。

到而今、鱼雁沈沈无信,天涯常是泪滴。

早归来,云馆深处,那人正忆。

海棠零落_花繁。

春意已将阑。

予告恰当寒食,邀宾同赏芳园。

湄湘台畔,杯盘楚楚,歌舞喧喧。

预约牡丹开后,更须重倒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