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咏田家 / 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译文

二月里蚕儿刚刚出子,就早早的卖掉了一年的新丝,

五月里秧苗还在地里,又早早的卖去了一年的新谷。

只顾医治眼下的毒疮,也只有剜去自己心上的肉。

我但愿君王的心啊,能够变成一支光明的蜡烛。

不要再去照亮那穿着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的筵席,

而只是来照看照看这无衣无食的逃亡庄户的茅屋。

注释

二月里蚕儿刚刚出子,就早早的卖掉了一年的新丝,

五月里秧苗还在地里,又早早的卖去了一年的新谷。

只顾医治眼下的毒疮,也只有剜去自己心上的肉。

我但愿君王的心啊,能够变成一支光明的蜡烛。

不要再去照亮那穿着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的筵席,

而只是来照看照看这无衣无食的逃亡庄户的茅屋。

赏析

《咏田家》是聂夷中的代表作,也是晚唐诗歌创作中的艺术佳品。诗中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愤怒地控诉了形形色色的高利贷给唐末农民所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厚同情。此诗问世后,深受唐末统治者重视。据《资治通鉴》卷载,宰相冯道向后唐皇帝李嗣源述说农民痛苦之时,就在朝堂上诵读了这首诗。

  诗的前四句为第一层,主要描写残酷的高利贷剥削给广大农民所带来的剜心割肉般的痛楚。“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出了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被迫借贷的悲惨境地。二月还未着手养蚕,五月稻子尚处青苗期,然而,贫苦的农民迫于生计,为济燃眉之急,竟不得不以未来的新丝、新谷作抵押,借上“驴打滚”的高利贷。“二”、“五”月极言时间之早,这么早就背上阎王债,足以说明农民已到了山穷水尽、骨枯髓干的地步。“卖”、“粜”状其只出不入,深刻反映了农民的辛酸血泪和无比痛苦。“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高利贷吮血噬骨的残酷剥削本质。剜却性命攸关的“心头肉”以疗眼前毒疮,是迫不得已,其后果更是不堪想象。旧伤未愈添新伤,穷困伴着死亡行,这就是对当时广大农民濒临绝境的高度概括和生动写照。

  诗的后四句为第二层,主要是直抒胸臆,尽吐胸中块垒,表达诗人对解决正在激化中的社会矛盾的希望和设想,深寄对“君主”的讥刺之意。诗人把解决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这反映出作者存在一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君王”所代表的个人利益。“君王”之“烛”只照地主豪绅,权贵达官,而其光不可射及逃亡的农舍,这就含蓄而尖锐地讥刺了“君王”的不恤黎庶,使读者能够透过黑暗的社会现实,思味出那激化社会矛盾的真正罪手。

  这首诗之所以向为人们所传诵,除了它真实而带有高度概括性地再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反映了农民的痛苦生活、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之外,还在于它有高超的表现技巧。

  首先,形象的比喻,高度的概括,使得诗歌的容量更为广阔。对农民被迫借取高利贷及其更惨痛的后果,诗人并未明白道出,而是用“剜却心头肉”以“医得眼前疮”来比喻之。剜肉补疮,并非根本的疗毒之策,它只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新局面。这样以剜肉补疮来比喻农民以借高利贷济燃眉之急,是再形象不过了,也是再具有高度概括力不过的了。这个比喻,一方面使诗歌的形象具备了可感性,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使有限的形式容纳了无限广阔深厚的社会内容。

  其次,鲜明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把封建社会中贫富悬殊的阶级差别给历历如绘的描写出来了。“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本是对“君王”的希冀之语,但其中却包含了双重对比的意味。从“君王”的角度来说,恩泽不均,只顾富室,不恤贫苦,这一对比,就把“君王”的阶级立场给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一边是权贵豪门华丽的衣着,丰盛的筵宴,一边却是无衣无食,贫困破产,逃亡在外。这一对比,就把地主富室用高利贷剥削农民的严重恶果给突现出来了。如此形象的对比,也把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给烘托得淋漓尽致。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颇质朴通俗,感情也很真诚感人,充分显示了聂夷中驾驭语言、节制感情的功力。

诗人简介

聂夷中,字坦之,河东人,一说为河南人。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代表作有《咏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发邺北经古城》、《杂怨》等,其中以《咏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流传最广(《田家二首》(其二)后人多认定为李绅的作品,故不提)。► 42篇诗文

诗文推荐

谁谓田家苦,田家乐有时。

车鸣缫白茧,麦熟啭黄鹂。

田家此乐几人知,幸独知之未许归。

逢时得宠已逾分,报国无能徒尔为。

收取玉堂挥翰手,却寻南亩把锄犁。

身欲雨,麦欲晴。

被子创割肉望两熟,家家昂首心征营。

一月晴,半月阴。

宜晴宜雨不俱得,望岁未免劳此心。

大儿荷锸去疏麻,小儿提筐来采茶,翁自決水灌秧芽。

今年续食不可望,一夜老风摇麦花。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弥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田家乐,今年庄农好秋作。

蛰龙蜕骨桔槔悬,五谷咸登时雨若。

官家更忧民力疲,公田折布能轻赍。

小姑携筐懒梳洗,拾得绵花如雪肥。

大姑轧轧催机杼,疏帘树影寒蛩语。

鬓云笼雾扬西风,眉月生凉褪秋暑。

山径牛羊下夕墟,萧萧榆柳草堂虚。

野老杖黎邀小酌,诸孙灯火读残书。

〔英华作田家赠丁禹。

注云。

集作丁宇。

误也。

〕君心尚栖隐。

久欲傍归路。

在朝每为言。

解印果成趣。

晨鸡鸣邻里。

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

闺妾(一作妇)起缝素。

开轩御衣服。

散帙理章句。

时吟招隐诗。

或制闲居赋。

新晴望郊郭。

日映(一作[日失])桑榆暮。

阴昼(一作荫尽)小苑城。

微明渭川树。

揆予宅闾井。

幽赏何由屡。

道存终不忘。

迹异难相遇。

此时惜离别。

再来芳菲度。

社鼓惊飞梨雪,村箫吹破桑芽。

清明野饮见田家。

老叟邀予下马。

劝饮一卮芳酒,绕看满树幽花。

杯盘草草乐年华。

不弃同来观化。

长年饭不足,前裂赤日中。

忍饥不肯懒,辛苦求年丰。

今秋寺一熟,天意亦惮穷。

庶几债可了,或有余粟舂。

团栾共妻子,糠秕一笑同。

焚香答天赐,力作人何功。

君不见前年三百青铜米一斗,又不见去年蕨根掘尽不充口。

妻孥长恐不相守,敢拟如今苏息否。

人家少能留我屋,客有新浆马有粟。

远行僮仆应苦饥,新妇厨中炊欲熟。

不嫌田家破门户,蚕房新泥无风土。

行人但饮莫畏贫。

明府上来何苦辛。

丁宁回语屋中妻,有客勿令儿夜啼。

双冢直西有县路,我教丁男送君去。

二月祭社时,相呼过前林。

磨刀向猪羊,穴地安斧鬵。

老幼相后先,再拜整衣襟。

酾酒卜筊杯,庶知神灵歆。

得吉共称好,足慰今年心,祭余就广坐,不间隔富与贫。

所会虽里闾,亦有连亲姻。

持肴相遗献,聊以通殷勤。

共说天气佳,晴暖宜于蚕春。

且愿雨水匀,秋熟还相亲。

酒酣归路喧,又柘影在身。

倾欹半人扶,大笑亦大嗔。

勿谓浊世中,而无义皇民。

为君诉。

今年东作,满目西畴,尽成北渚。

雨翻盆势欲浮城去。

香稻波飘,都作沈湘角黍。

咽泪频呼儿女,瓮头剩粒,为君殷勤煮。

话难住。

茅檐点滴,短檠青荧,床上无干处。

雨声乍续啼声断,又被啼声,剪了半村雨。

摇手亟谢田翁,一曲淋漓,不抵卿言苦。

道傍田家翁妪俱垂白,败屋萧条无壮息。

翁携鎌索妪携箕,自向薄田收黍稷。

静夜偷舂辟债家,比明门外已如麻。

筋疲力弊不入腹,示议县官租税足。

江东闻田歌,湖北听田鼓。

鼓声于以相疾徐,歌调因之慰劳苦。

东山丝竹仍携妓,风月鸣蛙胜鼓吹。

何如田鼓与田歌,乌乌坎坎安而和。

田家老翁无可作,昼甑蒸梨香漠漠。

只向阶前曝背眠,赤桑大叶时时落。

古df侵门桃竹密,仓囤峨峨欲遮日。

自云孙子解耕耘,四五年来腹多实。

我闻此语心自悲,世上悠悠岂得知,稼而不穑徒尔为。

未塞谊人夺,何言讼赋收。

皇心虽恻隐,蓬户或焦愁。

为吏空多禄,无人能此忧,知君坐公府,他日富民侯。

东坡粟已黄,西畴稻堪获。

农家庆丰年,茅茨举杯酌。

复喜官家用贤相,奋发天威去元恶。

诏收宽徭榜村路,悍吏不来鸡犬乐。

儿音牧牛舍牛摆,翁媪赛神听神语。

饮则兮福乡土,五日一风十日雨,万岁千秋戴明主。

两两垂髫窈窕娘,含差无语莳青身。

翻思贵室千金女。

笑倚红楼抹晓妆。

牛吒吒,田确确。

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

六十年来兵蔟蔟,月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

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

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雠早覆。

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

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

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柴车驾羸牸,草屩牧豪豨.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

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

麦上场,蚕出筐,此时只有田家忙。

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

阴晴随意古难得,妇后夫先各努力。

倏凉骤暖繭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

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

饭熟何曾趁时吃,辛苦仅得蚕事毕。

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明年原得如今年,剩贮二麦饶丝绕。

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常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