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①屈翁山--屈大均(1629-1696),字翁山,禺(今属广东省)人。明亡后曾从桂王朱由榔武装抗清,失败后在杭州做了和尚。能诗文,是“岭南三大家”之一。石涛--原名朱若极(1641-约1718),明皇族后裔,入清后为僧,号苦瓜和尚,著名画家,善画山水兰竹,并工书法和诗。郑燮和他交往很深。石溪--本姓刘(1612-?),著名山水画家,和尚。八大山人--原名朱銮(1626-1705),改名朱耷,明皇族后裔,明亡后为僧,著名画家,写意花鸟画的成就极高。诗札--诗卷。共一卷--合成一册。②国破--指明朝灭亡。鬓总--鬓角。皤--白色,形容头发的了。③头陀--和尚。这句说:他们都作了以卖画为生的和尚。④横涂竖抹--指作画。这几位画家都强调抒写精神气质,不求形似。他们的作品,粗粗一看,画面上好象只是横涂竖末一般。⑤这句说:他们的痛苦感情远远超过他们的笔墨。

诗人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49篇诗文

诗文推荐

叩槛出鱼鳖,诗成一笑粲。

蟹与人同健,诗如酒怕陈。

避秦荒径在,招屈古祠空。

河州多沙尘。

风吹黄云起。

玉友避嫌,竹奴专宠。

听官丐闲,诗勇不将。

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四海如春,时维帝心。

遇特而感,其传至今。

宫扇之存,有此神翰。

原扬仁风,慰彼涂炭。

炎光缺独雅。

宗霸拯时伦。

龙德待云雾。

令图方再晨。

岁远荒城思。

霜华宿草陈。

英威遽如是。

徘徊歧路人。

大哉释迦文,福聚海无量。

此地少朱砂,赤土以为上。

我今稽首礼赞扬,留作人天作牓样。

尊前放手。

铜钵声穷诗已就。

姑射肌肤。

舞罢缠头怎得无。

青腰更巧。

搓粉团酥来斗妙。

不敢方人。

容色依稀似太真。

大哉圣王,实王生德。

作乐以崇,时祀无矣。

清酤惟声,嘉牲孔硕。

荐羞神明,庶几昭格。

诗骨梅花瘦,归心江水流。

人亦有言,祸福无门。

忠孝弗著,淫侈实繁。

天其罚我,我又奚怨。

傥谨言行,或反邱园。

作为此诗,以告同阍。

上山采琼蕊。

穹谷饶芳兰。

采采不盈掬。

悠悠怀所欢。

故乡一何旷。

山川阻且难。

沈思钟万里。

踯躅独吟叹。

君不见奇章平生石解颜,有得甲乙劳镌刊。

又不见卫公平泉严作戒,要与山岳争完安。

衽席杯盘易沈溺,可无雅好嬉过日。

生须玩物不流物,负山暇问谁有力。

此石摈弃岁几周,几人摩挱动诗愁。

不妨野鸟印爪迹,曾是画鷁明方舟。

奇嗜岂必真无取,尤物未可轻粪土。

二公真情不激诡,静对孱颜堪乐死。

揆予肮脏如石顽,一跌叵复能朝天。

石默不言诗为宣,正用吟玩忘吾年。

曾孙侯氏。

四正具举。

大夫君子。

凡以庶士。

小大莫处。

御于君所。

以燕以射。

则燕则誉。

砚八百年今懒进,蟹一尺大何能烹。

点尽苍苔色欲空。

竹篱茅舍要诗翁。

花余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淡中。

听软语,笑衰容。

一枝斜坠翠鬟松。

浅颦轻笑谁堪醉,看取萧然林下风。

画以有声著,诗以无声名。

有声者道祖之所已知,无声者道祖之所欲为而未能者也。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

(《庐山》。

见《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