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瘦马行(一作老马)

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

去岁奔波逐馀寇,骅骝不惯不得将。

士卒多骑内厩马,惆怅恐是病乘黄。

当时历块误一蹶,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

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

赏析

作品赏析

  此是乾元元年谪官华州后,追述其事。按:黄鹤以为至德二载为房琯罢相而作,则诗中所谓去年者,指至德元载也。蔡兴宗以为乾元元年公自伤贬官而作,则诗中所谓去年者,指至德二载也。今考至德元载,陈陶、青坂王师尽丧,区区病马又何足云。及二载收复长安,人情安堵,故道旁瘠马亦足感伤。况诗云“去年奔波逐余寇”,明是追言二载事,当从蔡说。  东郊瘦马使我伤①,骨骼硉兀如堵墙②。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③。细看六印带官字④,众道三军遗路旁⑤。皮干剥落杂泥滓⑥,毛暗萧条连雪霜⑦。  (此记瘦马憔悴之状。东郊,指长安之东,即至德二年冬追贼之处。瘦马犹带官印,叹其昔用而今弃也。) ①傅玄《乘舆马赋》:“下厩有的颅马,委弃莫视,瘦瘁骨立,刘备抚而取之。”②《江赋》:“巨石硉兀以前却。”《记》:“观者如堵墙。”③《西京赋》:“仍奋翅而腾骧。”《成公绥传》:“良马腾骧。”④《唐六典》:诸牧监,凡在牧之马,皆印。印右髆以小官字,右髀以年辰,尾侧以监名,皆依左右厢。若形容端正,拟送尚乘,不用监名,二岁始春,则量其力,又以飞字印印其左髀髆,细马次马以龙形印印其项左。送尚乘者,尾侧依左右闲印以三花。其余杂马送尚乘者,以风字印印左髆。官马赐人者,以赐字印。配诸军及充传送驿者,以出字印。并印左右颊也。⑤古乐府:“黄金络马头,观者满路旁。”⑥《汉·五行志》:剥落万物。《抱朴子》:“守污泥滓。”⑦李实曰:凡马病,毛头生尘,故曰毛暗。  去岁奔波逐余寇①,骅骝不惯不得将②。士卒多骑内厩马③,惆怅恐是病乘黄④。当时历块误一蹶⑤,委弃非汝能周防。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⑥。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谁家且养愿终惠⑦,更试明年春草长。  (此叙瘦马悲楚之情。以内厩乘黄,而至远放不收,又叹其昔贵而今贱也。公疏救房琯,至于一跌不起,故曰历块误一蹶、非汝能周防。落职之后,从此不复见君,故曰见人若哀诉、失主无晶光。身经废弃,欲展后效而不可得,故曰谁家愿终惠、更试春草长。寓意显然。诗作于乾元元年之春,而云明年春草长,从去年说至今春,为明年矣。此追叙语也。此章两段各八句,每段四句转意。)  ①梁武帝《孝思赋》:“奔波兼行。”②【远注】不惯不将,未调习者不得用,故用内厩马耳。③《唐六典》:诸闲厩上细马,若欲调习,惟得厩内乘骑,不得辄出。④《山海经》:白民之国有乘黄,其状如狐,背上有两角,乘之寿二千岁。注:即飞黄也。《唐六典》:乘黄署令一人。王洙曰:乘黄,古之神马,亦名飞黄。背有角,日行万里。《淮南子》:“天下有道,飞黄伏皂。”一云:神黄,兽名,龙翼马身,黄帝乘而登仙。⑤王褒颂:“过都越国,蹶如历块。”⑥鲍照《行路难》:“今日见我颜色好,眼花错莫与先异。”范静妻沈氏诗:“风弥叶落未离索,神往形返情错莫。”错莫,犹云落寞。⑦《赭白马赋》:“愿终惠养,荫本支兮。”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烟鬟敛翠。

柳下门初闭。

门外一川风细细。

沙上暝禽飞起。

今宵水畔楼边。

风光宛似当年。

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

明明在上。

其仪有序。

终事靡諐。

收铏撤俎。

乃升乃降。

和乐备举。

天德莫违。

人谋是与。

敬行礼达。

兹焉燕语。

满公种松何太痴,急景尚作千年期。

安得雷风一夜拔千尺,与汝同看龙蛇舞月时。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

惊起陕府铁牛,撞倒石霜角虎。

时节既相当,因缘难莽卤。

世间示必无皋夔,九疑虞舜不可追。

武皇锐意开绝漠,推锋乃亦有卫霍。

嗟哉格物本一理,雇人所用何如耳。

笔工在昔本市傭,束毫传筦求售同。

谁云进技不进道,意匠辄与欧褚通。

虔州刺史募佳笔,双筦何堪须百日。

星驰一骑到长安,试手凤池随弃掷。

老奴恂栗丞相嗔,能用此笔能几人。

原窥翰墨减工制,必使挥毫夸入神。

斗杓春回开电笑,橐签果符人所料。

中山聚族傥未殚,束帛那容及年少。

是知人才用舍识惟一心,皋夔卫霍无古今。

妍媸能否俱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

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毘陵。

未知当年新淦果何若,正恐钟卫二王无合作。

君不见此老一去知几年,当时鉴裁无复传。

纷纷鸡毛抱筩卖,恰费书傭三十钱。

百丈野狐,石女无夫。

一回泪下,沧海乾枯。

岩头一拶,虚空迸裂。

父子不传,神仙妙诀。

是不是,非不非。

交肩过,携手归。

南泉不出方丈,为什么在庄喫油糍。

今兮昔兮同一时,知音知后更谁知。

张帆欲去仍搔首。

更醉君家酒。

吟诗日日待春风。

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

记著尊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

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九重降旨,阖国咸知。

一句当头,诸人未委。

只如新长老,宁可截舌,不犯国讳。

寒一上,势一上。

普通年事只在,于今更无三般两样。

星桥未就,月钩初挂,翠叶暗惊秋早。

蕊珠宫里厌清闲,试回首、尘寰一笑。

仙风道骨,姆仪家范,须信人间最少。

一枝丹桂四兰荪,况千岁、灵椿未老。

一天倒影澄秋色,万顷波浮浸月华。

灭门刺史,破家县令。

一句全提,头正尾正。

塞却耳根,谛听谛听。

断人性命,不劳余刃。

四海一家,风恬浪静。

高高百里一屈盘,八十四盘青云端。

一灯分灯灯无尽,一处明处处齐透。

闹浩浩中一法不舍,静悄悄处一尘不受。

灯明如来,一场漏逗。

花飞零乱随风舞。

花梢犹带虚檐雨。

帘幕映黄昏。

江天日暮云。

有人楼上望。

生怕褰虚幌。

冷落对炉薰。

一春常怨春。

红摧绿挫,莺愁蝶怨,满院落花风紧。

醉乡好梦恰瞢腾,又冷落、一成吹醒。

柔红不耐,暗香犹好,觑著翻成不忍。

春心减尽眼长闲,更肯被、游丝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