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二十一曹长

今兹商用事,馀热亦已末。

衰年旅炎方,生意从此活。

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

晚风爽乌匼,筋力苏摧折。

闭目逾十旬,大江不止渴。

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园蔬抱金玉,无以供采掇。

密云虽聚散,徂暑终衰歇。

前圣慎焚巫,武王亲救暍。

阴阳相主客,时序递回斡。

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

萧萧紫塞雁,南向欲行列。

欻思红颜日,霜露冻阶闼。

胡马挟雕弓,鸣弦不虚发。

长鈚逐狡兔,突羽当满月。

惆怅白头吟,萧条游侠窟。

临轩望山阁,缥缈安可越。

高人炼丹砂,未念将朽骨。

少壮迹颇疏,欢乐曾倏忽。

杖藜风尘际,老丑难翦拂。

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

贱夫美一睡,烦促婴词笔。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当是大历元年初至夔州作,故云“衰年旅炎方”。史言是年春旱,至六月始雨,观诗云“徂暑终衰歇”则知夔州六月尚无雨也。七月三日,盖立秋之日,凡公诗记日者,皆指节候言。  今兹商用事①,余热亦已未②。衰年旅炎方,生意从此活③。亭午减汗流④,比邻耐人聒⑤。晚风爽乌匼⑥,筋力苏摧折⑦。  (从初秋叙起。五六,言亭午热退,承余热句。七八,言晚加小凉,承生意句。)  ①《孟子》:“今兹未能。”《同令》:“孟秋之月,其音商,律中夷则。”《前汉·五行志》:“尊卦用事。”②已未,已尽也。③《庄子》:“待决西江之水而活汝。”④《天台山赋》:“羲和亭午。”⑤比邻,见二卷。⑥薛梦符曰:“乌匼,乌巾也。赵曰:今有匼顶巾之语。【吴若本注】魏武拟古皮弁,裁嫌帛以为幍,以色别贵贱。晋咸和中制,尚书八座丞郎、门下三省,皆白幍。二宫直官鸟纱幍,作帢,音恰,苦协切。字书无匼字。【朱注】《博物志》:魏武作白帢。《礼部韵略》:“帢,帽也,亦作匼,士服,状如弁,缺四角。至匼字古人多用之,如鲍照诗“银屏匼匝”,公诗“马头金匼匝”,《唐书》杨再思阿匼取容,卢杞谄谀阿匼,皆不以言巾。洪驹父谓乌匼不舒貌,此臆说耳。⑦吴均诗:“不为君所惜,摧折尚何言。”  闭目逾十旬①,大江不止渴。退藏恨雨师②,健步闻旱越③。园蔬抱金玉④,无以供采掇⑤。密云虽聚散⑥。徂暑终衰歇⑦。  (此申言旱虐难堪,承上余热来。退藏,雨师下来。健步,旱越疾行。抱金玉,贵如金玉也。终衰歇,终夏无雨也。) ①谢灵运诗:“我劳盈十旬。”②《易》:“退藏于密。”《大人赋》:“诛风伯,刑雨师。”③《山海经》:黄帝攻蚩尤于冀州之野,蚩尤请凤伯雨师纵大风雨,帝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上,所居不雨。《神异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裸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鼮,俗曰旱越,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④庾信诗:“拂云就园蔬。”《洛阳伽蓝记》:玉蕊金茎。⑤《诗》:“薄言采之,薄言掇之。”⑥《易》:“密云不雨。”⑦《诗》:“六月徂暑。”  前圣昚焚巫①,武王亲救暍②。阴阳相主客③,时序递回斡④。洒落惟清秋⑤,昏霾一空阔。萧萧紫塞雁⑥,南向欲行列。  (此预道秋凉节候,承上晚风来。阴阳进退,时序迭有转移,古人不焚巫而惟救暍,正有见于此耳。今秋雁南飞,喜时候之不爽矣。)  ①臧文仲当时有圣人之名,故云前圣。其谏止焚巫事,见前。②《帝王世纪》:武王自孟津还,及于周,见暍人,王自左拥而右扇之。③古谚:“越阡度陌,互为主客。”④谢惠连《七夕》诗:“倾河易回斡。”⑤潘岳赋:“庭树摵以洒落。”⑥《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  歘思红颜日①,霜露冻阶闼。胡马挟雕弓②,鸣弦不虚发③。长鈚逐狡兔④,突羽当满月⑤。惆怅《白头吟》⑥,萧条游侠窟⑦。  (此追论壮年乐事,亦从秋景想出。上六思昔,下二伤今。【卢注】此即《壮游》诗中“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事也。)①庾信诗:“红颜无复多。”②《子虚赋》:“左乌号之雕弓。”③《上林赋》:“弦不虚发。”④《广韵》:“鈚,箭也。”《通俗文》:“骨镞曰,铁镞曰镝,鸣箭曰骹,霍叶曰鈚,皆古制。”⑤赵曰:突羽,其羽奔突而疾也。刘孝威赋:“弯弓满月之势。”⑥《楚辞》:“惆怅兮私自怜。”卓文君有《白头吟》。⑦郭璞诗:“京华游侠窟。”  临轩望山阁,缥缈安可越。高人炼丹砂,未念将朽骨。少壮迹颇疏①,..欢乐曾倏忽②。杖藜风尘际③,老丑难剪拂④。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⑤。贱夫美一睡⑥,烦促婴词笔⑦。  (此结出呈元之意。上四称元,中四自叙,下四宾主并收。《杜臆》:曹长喜烧炼,故末以此戏之,谓其虽得仙术,未能羽化,犹是池中物。而已之善睡,不减于仙游。方云修真者戒睡,故云戏呈。此章,前四段各八句,末段十二句收。)  ①迹颇疏,言踪迹疏放。向秀《思旧赋序》:“嵇意远而疏。”②蔡琰《笳曲》:“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又:“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③《庄子》:“原宪杖藜而应门。”④刘孝标《绝交论》:“剪拂使长鸣。”⑤《吴志》:周瑜曰:“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⑥《续仙传》:夏侯隐登山渡水,亦闭目美睡,人同行,闻其鼾声而不蹉跌,人称睡仙。⑦张华诗:“烦促每有余。”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富贵不骄,戚畹称贤。

扫除膏粱,放旷林泉。

沧浪濯足,风度萧然。

国之元舅,人中神仙。

生民以来,道莫兴京。

温良恭敛,惟神惟明。

我洁尊疊,陈兹芹藻。

言升言旋,式崇斯教。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海棠开后,红雨洒江濆。

春风路,窥杏非,剪葵榛。

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恨,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帘纤雨。

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颂祗之堂,芳以圭黻,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团栾小树。

天与香无数。

薄艳不禁风日苦。

剩著红油遮护。

移栽未到江南。

香山鼻观先参。

勾引老情偏醉,锦薰笼暖春酣。

於穆圣祖,宅神皇极。

降鉴在下,子孙千亿。

羽衣玉佩,旗纛旄节。

巍巍煌煌,秩祀万国。

昨夜轺车宿处,乱山深锁邮亭。

烟溪霜叶颤秋声。

不管愁人不听。

枕冷安排难稳,衾寒重叠犹轻。

凭谁说与那人人。

报道衾寒枕冷。

保墓贤人别有思,痛心考古播邪辞。

三皇五帝推翻后,稻桶[道统]灰飞大圣悲。

言言祠宫,爰考我礼。

维西有疊,维东有洗。

爰洁爰条,载荐其困。

神在何斯,匪远具迩。

七佛已前只与麽,七佛之后亦复然。

片云生晚谷,孤鹤下辽天。

娉婷标格神仙样。

几日珮环离海上。

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犹未放。

霞觞满酌摇红浪。

慢引新声云际响。

玉颜长与姓相宜,寿数三回排第行。

仙翁眼力信非凡,到处偏工鉴别山。

消得好乌巢屋上,旋移空翠入窗间。

平生万卷端能合,从此三杯不等閒。

莫讶倏来犹属意,野有相日用实相关。

列列挈挈,硗硗聱聱。

廓然无圣,平地吃交。

鼻孔生三窍,眉毛只一般。

奇哉王道士,头戴桦皮冠。

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

浅斟低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小妓金陵歌楚声。

家僮丹砂学凤鸣。

我亦为君饮清酒。

君心不肯向人倾。

世尊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瞎,世尊双眼明。

世尊双眼瞎,智门双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