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

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

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诗人简介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319篇诗文

诗文推荐

负暄孤坐松根石。

[应钟羽二奏]牲既成,笾豆有楚。

摐金声石,式歌且舞台。

追怀懿德,令闻令德。

灵兮来格,是享是宜。

油煎石磉盘,风吹毛毬走。

虚空背上白毛生,拈得鼻孔失却口。

定律零陵玉管。

调钟始平铜尺。

龙门之下孤桐。

泗水之滨鸣石。

河灵于是让珪。

山精所以奉璧。

涤九川而赋税。

乘三危而纳锡。

北里之禾六穗。

江淮之茅三脊。

可以玉检封禅。

可以金绳探册。

终永保于鸿石。

足扬光于载籍。

初三十一,上上大吉。

中九下七,有口挂壁。

双林傅大士儒履道冠,蒋山梁宝公剪刀曲尺,笑倒生公台畔石。

今朝九月九,物物尽知有。

黄花散金钱,茱萸开口笑。

五老絮帽落风前,陶公醉石翻筋斗。

石畔长来枝易老,竹间瘦得萼全清。

指天指地弄精魂,只为生来无脑门。

韶石一棒打不杀,至今恩爱俱成冤。

正当四月八,底事与谁论。

门外千峰万峰啼断猿。

我心不转本非石,世路爬沙任退尺。

杯酒高怀独未忘,只有三万六千日。

原宪虽贫亦非穷。

石发溪毛放箸空。

已遣寸毫饱风月,安得高堂列鼎钟。

明朝莫怕山如削,夹路花香破酒恶。

世间得失竞鸡虫,一笑危岑天地廓。

公作隶古,与先汉侔。

发为书翰,顺涂挟辀。

公相孝宗,曾不少留。

归安一丘,始终休休。

我护淮饷,祖公前修。

登华信亭,步得江楼。

摩挲石题,瞻睇银钩。

风静鹊巢,月明沙鸥。

意公其来,偕造物游。

迹则不磨,心兮焉求。

夫蛊者最灵通,不期而会,不约而同。

拶著崖崩石裂,抛出金圈栗蓬。

惊倒露柱,哧煞灯笼。

不知何处夫毒种,元来门里有虫。

锦包特石,铁裹泥团。

现成活计,格外乡谈。

明眼衲僧会不得,月移梅影上栏干。

禅不在参,道不须悟。

动转施为,三岳鼓舞。

孟八郎汉便恁麽去,争似西峰搬石运土。

十里行歌路欲迷,石桥曲径过龙溪。

村翁底事争相笑,驴背风吹白接?。

此别情何限。

最关情、一林醒石,重湖宾雁。

几度南楼携手上,十二阑干凭暖。

肯容我、樽前疏散。

底事匆匆催人去,黯西风、别恨千千万。

截不断,整仍乱。

三年瞥忽如飞电。

记从前、心情双亮,意词交划。

千古黎苏登临意,人道于今重见。

又分付、水流冰泮。

满腹余疑今谁问,上牛头、净拭乾坤眼。

聊尔耳,恐不免。

石巩张弓,鲁祖面壁。

正令不行,拗曲作直。

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

放石试浅深,eg壁蛇鸟惊。

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

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

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

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

阴苔无人踪,时得白鹤翎。

忽然见朱楼,象牌题玉京。

沈沈五云影,香风散萦萦。

清斋上玉堂,窗户悬水精。

青童撞金屑,杵臼声丁丁。

膻腥遥问谁,稽首称姓名。

若容在溪口,愿乞残雪英。

被衮当阳,穆穆皇皇。

击石拊石,颂声洋洋。

和乐优洽,终然允臧。

礼成而退,荷天百祥。

猛悟百年弹指。

泪似迸珠不止。

急解死生忧,管甚石中火起。

石中火起。

一任停丧在地。

判虚空笔,摛锦绣文。

光腾万太,入石三分。

恶迹既被点破,只得饮气吞声。

自有傍人道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