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安平公诗(故赠尚书韩氏)

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

华州留语晓至暮,高声喝吏放两衙。

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南山阿。

仲子延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欹乌纱。

其弟炳章犹两丱,瑶林琼树含奇花。

陈留阮家诸侄秀,逦迤出拜何骈罗。

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

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

三月石堤冻销释,东风开花满阳坡。

时禽得伴戏新木,其声尖咽如鸣梭。

公时载酒领从事,踊跃鞍马来相过。

仰看楼殿撮清汉,坐视世界如恒沙。

面热脚掉互登陟,青云表柱白云崖。

一百八句在贝叶,三十三天长雨花。

长者子来辄献盖,辟支佛去空留靴。

公时受诏镇东鲁,遣我草诏随车牙。

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

呜呼大贤苦不寿,时世方士无灵砂。

五月至止六月病,遽颓泰山惊逝波。

明年徒步吊京国,宅破子毁哀如何。

西风冲户卷素帐,隙光斜照旧燕窠。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

如公之德世一二,岂得无泪如黄河。

沥胆咒愿天有眼,君子之泽方滂沱。

诗人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38篇诗文

诗文推荐

四海如春,时维帝心。

遇特而感,其传至今。

宫扇之存,有此神翰。

原扬仁风,慰彼涂炭。

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河州多沙尘。

风吹黄云起。

玉友避嫌,竹奴专宠。

听官丐闲,诗勇不将。

宛洛佳遨游。

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

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

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

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

言归望绿畴。

尽日行方到,何年独此林。

客归惟鹤伴,人少似师心。

坐石落松子,禅床摇竹阴。

山灵怕惊定,不遣夜猿吟。

知古斋主精校

叩槛出鱼鳖,诗成一笑粲。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

(《庐山》。

见《诗式》)

大悟浮生不恋家。

大乘体调不奢华。

大通玄妙不矜夸。

大德建修真活计,大丹烹炼好生涯。

大丹成就步烟霞。

蟹与人同健,诗如酒怕陈。

蕙兰无韵,桃李堪扫。

都不数、凡花闲草。

对月临风,长是伊、故来相恼。

和魂梦、被他香到。

江头陇畔,争先占早。

一枝枝、看来总好。

似凭风标,待发愿、春前祈祷。

祝东君、放教不老。

晚下兮紫微,怅尘事兮多违。

驻马兮双树,望青山兮不归。

炎光缺独雅。

宗霸拯时伦。

龙德待云雾。

令图方再晨。

岁远荒城思。

霜华宿草陈。

英威遽如是。

徘徊歧路人。

五言简严而意不迫,七言丰腴而体不忒。

意公仿佛于景物之间所谓造化生意者,盖亦毕于翰墨。

如彼纤巧,旬锻月炼,又焉和以践其阃阈。

春萌夏假,默具帝力。

公诗自然,于以观德。

尊前放手。

铜钵声穷诗已就。

姑射肌肤。

舞罢缠头怎得无。

青腰更巧。

搓粉团酥来斗妙。

不敢方人。

容色依稀似太真。

堪嗟万物阴阳内,造化因功。

休论西东。

只在三光秀气中。

公如会得疾安脚,便做飘蓬。

脱了凡笼。

一个真灵入碧空。

堂堂六湖,清秋玉壶。

我则尚友,岂敢为徒。

仁义弘毅,不可奋志。

岂私我朋,义之与比。

德必有邻,二彭其人。

与语终日,澹无一尘。

以罪来归,得此四宾。

甘心润谷,以老我身。

人言韩孟才相高,欲将诗骨追诗涛。

可怜寒谷瘦不毛。

青高倚松亦浪语,遂令后世称同曹。

噫怀素,善草书。

杂真行,世所无。

妙之臻,理不殊。

盍反观,同其初。

诗骨梅花瘦,归心江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