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译文

⑴此诗作于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辛丑)。时作者官扬州推官以事至吴郡,归途游南京。秦淮河,在南京城南。

⑵秣陵:南京古名。

⑶梦绕:往事萦怀。

⑷雨丝风片:细雨微风。多指春景。汤显祖《牡丹亭·惊梦》:“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⑸“浓春”句:情语,谓春光浓艳的季节也安慰不了内心如残秋般的无奈。

注释

⑴此诗作于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辛丑)。时作者官扬州推官以事至吴郡,归途游南京。秦淮河,在南京城南。

⑵秣陵:南京古名。

⑶梦绕:往事萦怀。

⑷雨丝风片:细雨微风。多指春景。汤显祖《牡丹亭·惊梦》:“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⑸“浓春”句:情语,谓春光浓艳的季节也安慰不了内心如残秋般的无奈。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清顺治十八年(1661)《秦淮杂诗》二十首之第一首,奠定了组诗风格哀婉的基调。

诗人简介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30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杨岐栗棘蓬,赵州殿里底。

一句当机裂万差,尽大地人扶不起。

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说与教知。

便是中朝一汉儿。

草平天一色,风暖燕双高。

一年又过一月,今日又从头起。

循环乌兔如梭。

百年光阴有几。

诸上座,休瞌睡。

直饶火急翻身,四大海水早已倾在汝耳里。

滴通身是烂脓,更无一点落西东。

若言不是知音者,未免风吹别调中。

新来塞北。

传到真消息。

赤地居民无一粒。

更五单于争立。

维师父鹰扬。

熊罴百万堂堂。

看取黄金假钺,归来异姓真王。

似与不似,毫厘千里。

真与不真,大方一尘。

理无生兮如梦事,妙不死也如谷神。

彻见渊源方是我,了知变态无别人。

洗面摸著鼻孔,不知打破漆桶。

园里蓬头道者,全无供养之心,烂却瓜秧瓠种。

舌头一脔肉,口唇两片皮。

其间无固必,分外莫猜疑。

赵州古佛,云门圣师,历历机头不挂丝。

自然桃李成蹊去,那是春风作意吹。

这汉一生弄险,爱向风波里辊。

肩个布袋截流,脚下不知深浅。

劈箭机先,路通一线。

经济才难,升平事了,喜公亲见唐虞。

精神如画,风节凛云衢。

回首岩岩钜望,更须问、山斗何如。

还知否,三朝旧德,眷倚在吁俞。

高情谁得似,诗中元亮,易里尧夫。

便萧然忘却,玉带金鱼。

此意君恩亦许,三二日一到中书。

公无倦,长开寿域,四海一蓬壶。

东园向晓。

阵阵西风好。

唤起仙人金小小。

翠羽玲珑装了。

一枝枕畔开时。

罗帏翠幕低垂。

恁地十分遮护,打窗早有蜂儿。

倒一说,分一节,同死同生为君决。

八万四千非凤毛,三十三人入虎穴。

别别,扰扰匆匆水里月。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门外门内,一时分付。

若是俊流,何必重举。

禁卫传呼约下廊。

层层掌扇簇亲王。

明珠照地三千乘,一片春雷入未央。

宫漏永,柳街长。

华灯偏共月争光。

乐声都在人声里,五夜车尘马足香。

三月二十七,春丛已半空。

细草著露作团绿,落花拥溪相压红。

南北游人归未归,日斜飞絮撩东风。

是亦划,非亦划。

令下无私,棒头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