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

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

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

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

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

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

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

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

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

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

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

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

身外无馀事,唯应笔砚劳。

闲堂新扫洒,称是早秋天。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

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

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

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

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

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

每忆旧山居,新教上墨图。

晚花回地种,好酒问人沽。

夜后开朝簿,申前发省符。

为郎凡几岁,已见白髭须。

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垒阶。

凭医看蜀药,寄信觅吴鞋。

尽得仙家法,多随道客斋。

本无荣辱意,不是学安排。

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

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更撰居山记,唯寻相鹤经。

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客散高斋晚,东园景象偏。

晴明犹有蝶,凉冷渐无蝉。

藤折霜来子,蜗行雨后涎。

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

诗人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69篇诗文

诗文推荐

富贵不骄,戚畹称贤。

扫除膏粱,放旷林泉。

沧浪濯足,风度萧然。

国之元舅,人中神仙。

生民以来,道莫兴京。

温良恭敛,惟神惟明。

我洁尊疊,陈兹芹藻。

言升言旋,式崇斯教。

礼备乐成,干健天行。

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坤元生物,公里相宣。

蠲兹祀事,美报致虔。

清酤芬如,灵坛岿然。

酌尊奠觞,神其格焉。

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颂祗之堂,芳以圭黻,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玉性金真,人人皆可化。

玉液金丹,频频迎迓。

玉兔金乌,光光相次亚。

照玉阑干,种玉芽。

玉蕊金茎,长长生不谢。

玉女金童,常常看舍。

玉锁金匙,六门开阐下。

赏玉堂春,对玉花。

保墓贤人别有思,痛心考古播邪辞。

三皇五帝推翻后,稻桶[道统]灰飞大圣悲。

言言祠宫,爰考我礼。

维西有疊,维东有洗。

爰洁爰条,载荐其困。

神在何斯,匪远具迩。

一国之中,圣主最尊。

四民之中,君恩最重。

衲重居四民之外,正当今日如何报恩。

万年松顶拂云高。

七佛已前只与麽,七佛之后亦复然。

片云生晚谷,孤鹤下辽天。

皇天降物,屡化若神。

圣实先识,躬以教民。

功被天下,为万世丈。

币以过志,庶几弃闻。

久晴不雨则旱,旱固可忧。

久雨不晴则涝,涝亦可忧。

不旱不涝,尤为可忧。

不曾下得春时种,空向田头望有秋。

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

浅斟低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自从元白去寰中,重色轻情妙法空。

小住祝郎三百岁,为他重作(去声)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羽旗云车,飘飘自天。

猗欤南箕,歆嘉升烟。

牲饩粢盛,俎簋铏笾。

维神戾止,从空泠然。

吹无孔笛,和毡拍版。

父子和同,冰炭相反。

末上之机果若何,定州元出花瓷碗。

周官人,家豪富。

长安通检,最为上户。

十年间、兴放心何如,无札锥去处。

叹利名,不坚固。

使我灰心,转生开悟。

行大道、一志无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