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城南城北都有战争,有许多人在战斗中死亡,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
请为我对乌鸦说:“在吃我们外乡的战士之前请为我们悲鸣几声!
战死在野外没人会为我们埋葬,这些尸体哪能从你们的口逃掉呢?”
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着,茂密的蒲苇草显得更加葱郁。
善战的骏马都在战斗中牺牲,只有劣马还在战场徘徊哀鸣。
在桥梁上筑直了营垒工事,人们连南北也分不清了。
连禾黍都不能收获你吃什么?就是想成为忠臣保卫国家都无法实现啊!
怀念你们这些忠诚的好战士,你们实在令人怀念:
咱们早晨还一同出去打仗,可晚上你们却未能一同回来。
①郭:外城。野死:战死荒野。
②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外乡人故称之为“客”。豪:通“号”,大声喊叫。
③激激:清澈的样子。冥冥:深暗的样子。
④枭骑:通“骁”,作“勇”解,指善战的骏马。驽(nú)马:劣马,此诗中指疲惫的马。
诗歌虽然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但已不同于汉乐府中的《 战城南 》那样写得血流成河、惨不卒读了。诗中的主人公在叙述战争时,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诗的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恰如李调元在《雨村诗话》里评述的:“浑厚朴茂,犹开国风气。”读后令人神情激奋,成为诗人代表作之一。
首联以对句开起,出句开门见山交待战争的地点,仿佛画家的笔先挥毫泼墨抹出一个塞外广袤的背景。一个“辽”字,一个“远”字,表现出塞北的广阔无际,也给诗歌增加了空间感。对句切题,正面描叙战争场景,暗寓“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的悲壮场面。诗人如泣如诉的概述,浸含泪血,语言朴实真挚。
颔联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绘战场的景象,战旗猎猎,盔明甲亮,刀光血影隐隐可见。排比点缀手法将作战阵式写得极有气势,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诗人在诗歌中,选择了“幡旗”和“甲胄”两个意象,不但抓住了古代战场特色,也把描写的镜头拉近,突出了威武雄壮的气魄。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深深地触摸到诗的主人公脉搏激剧的跳动:激动的心、自豪的情,东闯西突血肉搏杀。
颈联生死攸关之际,人的心境更是复杂多变、不可捉摸的,在一阵冲杀之后,感慨也随之而来。因此颈联自然地转入抒情性的叙述。“冰水寒伤马”,化用陈琳诗句:“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饮马长城窟行》)这里表面上是写马,实则写人 ,巧妙地表达边地苦寒不宜“稽留”之意 。“悲风愁杀人”,化用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句意,进一步直抒胸臆。秋风凛冽,塞外草衰,一派萧瑟之气,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这联诗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塞外将士的思想和情绪,也是诗人思想倾向的流露。
尾联以景作结,“千里暗黄尘”,既是描绘大漠黄沙飞的自然景色,也用以渲染战争的激烈,征尘千里遮天蔽日。然而战士的心中却充满了明亮的阳光。“寸心明白日”句,精微入妙,词语新颖,内涵丰富,艺术概括力强,揭示了征人光明的内心世界。他心系着祖国 ,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继续驰骋疆场,报效君王。
金相隔休教错。
年间怎生作。
前头说甚惺惺,辰下重安手脚。
被蟾光晷运交,平时从根摸索。
事有神功,清强气跃。
下於予寻倚托。
文上没丹药。
天知命惟高,中谈谈中别著。
公决要觅清凉,兆府城南登阁。
各得其宜,昼欢暮乐。
千年鹭渚,持作须翁酒。
胜有儿孙上翁寿。
向玉和堂上,樽俎从容,笑此处,惯著丝纶大手。
金丹曾熟未,熟得金丹,头上安头甚时了。
便踢翻炉鼎,抛却蒲团,直恁俊鹘梢空时候。
但唤取、心齐老门生,向城北城南,傍花随柳。
缭墙深,丛竹绕。
宴席临清沼。
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
粉香妆晕薄,带紧腰围小。
看鸿惊凤翥,满座叹轻妙。
酒醒时,会散了。
回首城南道。
河阴高转,露脚斜飞夜将晓。
异乡淹岁月,醉眼迷登眺。
路迢迢,恨满千里草。
问城南北柳,最好处,胜游乡。
对湖水微茫,瑶翻碧潋,修禊浮觞。
比量今春乐事,忆去年、书剑共游梁。
晓日繁台古寺,春风碧草宫墙。
人生离别是寻常。
两岁喜徜徉。
更金缕新声,佳人锦瑟,踏遍春阳。
多君岁寒心在,似西溪、松柏*苍苍。
记得醉时笑语,梦回枕上犹香。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
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
」亦可见矣。
丁末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换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
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