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鶢鶋至鲁门,不识钟鼓飨。

孔翠望赤霄,愁思雕笼养。

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

地崇士大夫,况乃气精爽。

天然生知姿,学立游夏上。

神农极阙漏,黄石愧师长。

药纂西极名,兵流指诸掌。

贯穿无遗恨,荟蕞何技痒。

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

子云窥未遍,方朔谐太枉。

神翰顾不一,体变钟兼两。

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

昔献书画图,新诗亦俱往。

沧洲动玉陛,宣鹤误一响。

三绝自御题,四方尤所仰。

嗜酒益疏放,弹琴视天壤。

形骸实土木,亲近唯几杖。

未曾寄官曹,突兀倚书幌。

晚就芸香阁,胡尘昏坱莽。

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

老蒙台州掾,泛泛浙江桨。

覆穿四明雪,饥拾楢溪橡。

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

天长眺东南,秋色馀魍魉。

别离惨至今,斑白徒怀曩。

春深秦山秀,叶坠清渭朗。

剧谈王侯门,野税林下鞅。

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词场竟疏阔,平昔滥吹奖。

百年见存殁,牢落吾安放。

萧条阮咸在,出处同世网。

他日访江楼,含凄述飘荡。

赏析

作品赏析

  【卢注】哀荥阳者,哀其生不逢时,至被污贬死,为可悼也。郑虔,荥阳人。  鶏居至鲁门,不识钟鼓飨①。孔翠望赤霄②,愁思雕笼养③。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④。地崇士大夫⑤,况乃气精爽⑥。  (首言其人品孤高,而兼得名位。上四比,下四赋。)  ①《庄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触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悲忧,三日而死。江淹《拟古诗》:“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②张华《鹪鹩赋序》:“孔雀翡翠,或陵赤霄之际,或托绝垠之外,然皆负矰婴缴,羽毛入贡。”③祢衡《鹦鹉赋》:“闭以雕笼,剪其翅羽。”④原注:“往者,公在疾,苏公颋位尊望重,素未相识,早爱才名,躬自抚问,临以忘年之契,远迩嘉之。”《后汉·张奋传》:“众儒不达,议多驳异。”《蜀志注》:钟会,名公之子。⑤地崇,指著作郎。《后汉·来歙传》:士大夫皆信重之。⑥《前汉·五行志》:“心之精爽,是谓魂魄。”  天然生知资①,学立游夏上②。神农或阙漏,黄石愧师长③。药纂西极名④,兵流指诸掌⑤。贯穿无遗恨⑥,苍蕞何技痒⑦。  (此记其长于著述。生知多学,领下两段。神农,起药纂。黄石,起兵流。贯穿,谓闻见博。苍蕞,谓杂撰多。) ①陈琳书:“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庾肩吾《书品》:钟,天然第一。生知,见《礼记》。②《后汉·李固传》,“通游夏之艺,颜闵之仁。”③神农著《本草》,黄石公授张良兵法,此言虔所著之书,古人不逮也。《楚辞·桥颂》:“年岁虽少,可师长兮。”④《上林赋》:“左苍梧,右西极。”⑤《颜氏家训》:“吾见世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唐书》:虔学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戈众寡,无不详审。尝为《天宝军防录》,言典事该。诸儒服其善著书。⑥《司马迁传赞》:“贯穿经传,驰骋古今。”《文赋》:“恒遗恨以终篇。”⑦原注:“公著《荟蕞》等诸书之外,又撰《胡本草》七卷。”高元之《茶甘录》:荟,草多貌。蕞,小也。虔自谓:“著书虽多,皆碎小之事。”唐史目其书为“会稡”,亦承袭之误。《尔雅序》:会稡,稡音最,聚也。荟蕞与会稡,二说不同。赵次公云:当以公诗为正。《射雉赋》:“徒心烦而技懩。”徐爱注,“有技艺欲逞,曰技懩。”  圭臬星经奥①,虫篆丹青广②。子云窥未遍③,方朔谐太枉④。神翰顾不一,体变钟兼两⑤。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⑥。昔献书画图,新诗亦俱往。沧洲动玉陛,寡鹤误一响⑦。三绝自御题⑧,四方尤所仰。  (此称其才艺绝人。圭臬,善地理。星经,识天文。虫篆,工书法。丹青,能绘画。【朱注】虔之学识,过于子云之博览;虔之谈论,胜于方朔之诙谐。顾野王,奇字皆通,有虔而顾不止一矣。钟爵、钟会,父子善书,有虔而钟可兼两矣。文传二句,见名重当时。献书以下,见才动人主。)  ①陆倕《石阙铭》:“陈圭置臬。”【赵注】圭以测日景,臬以度广狭也。天官家,有甘石二氏星经。②鱼豢《魏略》:“邯郸淳善《苍》、《雅》虫篆。”傅咸赋:”图像于丹青。”③《扬雄传》:雄少好学博览,无所不见。④《东方朔赞》:“诙达多端,应谐似优。”《陈书·顾野王传》:”虫篆奇字,无所不能。”太枉,太迂曲也。⑤《宋书·谢灵运传》:“体变曹王。”《金壶记》:钟繇,工三色书,草隶八分最优。兼两,本《易·系辞传》。⑥《南史》:刘穆之谓宋武帝曰:“公但纵笔为大字。”⑦《三辅黄图》:玉堂殿,阶陛皆玉为之。【朱注】玉陛之上,展其沧州图画,而寡鹤误为发响,形容绘事之逼真也。张协诗:“寡鹤空悲鸣。”⑧《唐书》:虔善图山水,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宋书》:谢瞻作喜弄诗,灵运写之,混咏之。王弘在坐,以为三绝。吕总云:虔书如风送云收,霞催月上。  嗜酒益疏放①,弹琴视天壤②。形骸实土木③,亲近惟几杖。未曾寄官曹④,突兀倚书幌。晚就芸香阁⑤,胡尘昏坱莽⑥。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⑦。老蒙台州掾,遐泛浙江桨。履穿四明雪⑧,饥拾楢溪橡⑨。  (此叙其平生履历。疏放二句,动时之兴。土木二句,静中之致。未寄官曹,初设广文馆也;晚就芸阁,后为著作郎也。突兀,端坐之貌。坱莽,空旷之地。虔本心归王室,但二受伪命,无从洗涤,是以有台州之贬。履穿拾橡。贫困不能自给矣。)  ①《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太尉。”《世说》:袁尹疏放好酒。②《杜臆》:“弹琴视天壤”,写得疏放有神。壶子曰:吾示之以天壤,见吾善者,机也。《国策》:鲁仲连曰:“名与天壤俱敝。”③《嵇康传》:“土木形骸,不自藻饰。”④《唐语林》云:“玄宗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虔闻命,不知广文曹司何在,诉宰相,宰相曰:“上增国学,置广文馆以居贤者,令后世言广文博士自君始,不亦美乎?”虔乃就职。钱谦益曰:据广文馆于国子监增置,故云不知曹司何在。《新书》云:“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夏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非实录也。⑤《陈子昂集》:祖敛仁,检校秘书郎,持三笔,终入芸香阁。《魏略》“芸香,辟纸蠹,故藏书称芸台。⑥《上林赋》:“过于坱莽之野。”⑦《颜氏家训》:武烈太子,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抱朴子》:“外物弃智,涤荡机变。”⑧谢灵运《山居赋》注:天台四明相接连。四明,方石四面,自然开窗。《天台赋》:“济楢溪而直进。顾恺之《启蒙记》注曰:“之天台山,去天不远,路经楢溪,水深险清泠,前有平桥,路径不盈尺,长数十丈,下临绝涧,唯忘其身然后能济。”《寰宇记》:楢溪,在临海县东三十五里。四明在今宁波府,楢溪在今台州府,俱属浙东路。《庄子》: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考《史记》:东郭先生贫困,履行雪中,有上无下,足尽踏地,人皆笑之。⑨《庄子》:“古者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又《徐无鬼》:“居山林,食芋粟。”芋栗,即橡栗也。《唐书》:虔迁著作郎。安禄山反,劫百官置东都,伪授虔水部郎中,因称风缓,求摄市令,潜以密章达灵武。贼平,免死,贬台州司户参军事。后数年卒。  空闻紫芝歌①,不见杏坛丈②。天长眺东南③,秋色余魍魉④。别离惨至今,班白徒怀曩⑤。  (此忆台州之别。紫芝歌,埋迹深山。杏坛丈,久离博士。东南魍魉,俱指台州。怀曩起下。)  ①紫芝歌,用四皓事。②《庆子》:“孔子游乎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记》:“席间函丈。”③《老子》:“天长地久。”④.. 宋王微《咏赋》:“秋色阴兮白露商。”《天台赋》:“始经魍魉之涂。”⑤斑白,见《孟子》。卢谌诗:“借曰如昨,忽焉畴曩。”  春深秦山秀,叶坠清渭朗。剧谈王侯门①,野税林下鞅②。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③。  (此忆长安之事。剧谈二句,言随决宴游。操纸二句,言醉后吟咏。)  ①《扬雄传》:“口吃不能剧谈。”②.. 鲍照诗:“无由税归鞅。”邵注:税,止也。鞅,马颈组。③.. 《易》:“惟其时物也。”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遐想管乐,远明风流。”  词场竟疏阔,平昔滥推奖。百年见存殁①,牢落吾安放②。萧条阮咸在③,..出处同世网④。他日访江楼⑤,含凄述飘荡⑥。  (此结出殁后哀思。疏阔,承台州,公不见郑也。推奖,承长安,郑尝奖公也。百年存殁,又总承二句。郑审在江陵,哀死而因念生,与前哀汝阳王同意。【张远注】此即昌黎所云思元宾而不见,见元宾之所友者而如见宾也。此章,起结三段各八句,中二段各十四句,后二段各六句。)  ①颜延之诗:“存殁竟何人。”②蔡邕《瞽师赋》:“时牢落以失次。”《檀弓》:“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③原注:“著作与今秘监郑君审,篇翰齐价,谪江陵,故有阮咸江楼之句。”黄鹤曰:审,当与虔为兄弟,故比之阮咸,如杜位乃公从弟,而云阿咸也。④张协诗:“出处虽殊途。”陆机诗:“世网婴吾身。”⑤《世说》:桓玄登江陵城南楼,云:“我今欲为王孝伯作诔。”⑥谢灵运诗:”含凄泛广川。”鲍泉诗:“飘荡逐风回。”刘克庄曰:《八哀》诗中,如郑、苏二首,非无可说,但每篇多芜辞累句,或为韵所拘,殊欠条鬯,不如《饮中八仙》之警策,盖《八仙歌》,每人只三四句,《八哀》诗,或累押二三十韵,以此知繁不如简,虽大手笔亦然。今按:《饮歌》只说一事,《八哀》则概列平生,未可以概论。卢德水云:《八哀》诗,未免伤烦伤泛,中有数斗光洁语,堪与日月并垂者,自不为浮云所掩,大概诗家之元气在焉,杜诗之体统存焉,不可遗,亦不容选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瞻言太华,奠方作镇。

典册是膺,等威以峻。

上公奉备,祀宗荐信。

介祉万邦,永配坤顺。

典祀有常,昭事上帝。

奉以告虔,逮迄奠币。

钟鼓设,祀左既备。

神之格思,恭承贶赐。

八裔皆水,此一会同。

沄沄天墟,洞荡洪濛。

至哉维坎,不有斯功。

所秩伊何,黄流山中。

鹤冷风亭,鸿迷烟渚,晓来雪意填空。

酿成嘉瑞,端为兆年丰。

况有神娲妙手,调和得、云彩皆同。

楼台上,铺琼缀玉。

随步广寒宫。

天公。

开地轴,八C133混一,莫辨提封。

又须教、归禽狡兽沈踪。

坐见花敷万木,谁知道、春已输工。

三杯酒,西湖父老,相与话时雍。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一本云潇湘景物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

?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一新一旧,跳出窠臼。

一出一入,胡饼里呷汁。

一擒一纵,开眼作梦。

一照一用,鳝鱼走入麻油翁。

酒醒。

梦才觉,小阁香炭成煤,洞户银蟾移影。

人寂静。

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疏帘风动,漏声隐隐,飘来转愁听。

怎向心绪,近日厌厌长似病。

凤楼咫尺,佳期杳无定。

展转无眠,粲枕冰冷。

香虬烟断,是谁与把重衾整。

明珠翠羽。

小绾同心缕。

好去吴松江上路。

寄与双鱼尺素。

兰桡飞取归来。

愁眉待得伊开。

相见嫣然一笑,眼波先入郎怀。

裸以溥将,实户在位。

帝德升闻,孝思光被。

公卿庶正,傅御师氏。

至诚感神,福禄一暨。

宝册既奉,祗诵迺言。

仁深庆衍,益承益尊。

和声协气,弃溢乾坤。

闰受伊嘏,圣子神孙。

一时诗有思,何待苦吟成。

老易惟难健,贫多但少清。

藏书终不卖,耽酒别无营。

十六年林下,休官万事轻

蓂褪尧阶八叶,桃翻禹浪三层。

欢传崧岳挺生申。

儿女团栾争庆。

名注长生仙籍,未须仰祝龟龄。

芳联子舍早蜚声。

富贵荣华鼎盛。

东望故山高,秋归值小舠.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好去宁鸡口,加餐及蟹螯。

知君思无倦,为我续离骚。

去腊陈三劄,兹秋奉九筵。

群英俱有赋,孤迹敢无篇。

宗祀新隆礼,宸衷上格天。

虚明融寂寞,大化合敷宣。

近骇边烽急,前惊内寇连。

鬼神虽然佑,刑政谨将然。

咸谓公私杂,希聆宰相贤。

积深千万弊,任止二三年苟且姑循旧,嗟咨亦屡传。

旱蝗难熟视,殍殣惨相联。

寒后裘方索,薪间火已然。

冕旒几咫尺,轩陛隔天渊。

善颂无谀语,愚衷有至虔。

来辇司花百士人,绣楣琼璧写宜春。

命书唐滥觞,委源传吕后。

有倡莫为遏,波荡今不救。

字育叵数计,八字讵所囿。

甲子动垓亿,举一百万漏。

荒唐无稽据,诵言指休咎。

柰何聪达人,颇复安此谬。

怀刺曳长裾,偃蹇文士右。

夸诩走干谒,荐墨不待叩。

士有待濡法沬,百请不一售。

我昔游江淮,知识间新旧。

文士不到眼,此辈日交簉。

辞章轻杯水,羡彼行橐富。

鳃鳃问利禄,吾儒所深陋。

自笑与世违,迂论取排诟。

南极储祥,少微呈瑞,八旬应现人寰。

水云疏散,金鼎炼神丹。

玩尽长春洞府,逍遥占、物外高闲。

无衰老,龟旋鹤绕,相对且怡颜。

殷勤重祷祝,温炉澹炷,劫外旃檀。

念亘初容貌,不许凋残。

通古今如旦暮,蟠桃见、几度华繁。

常常在,金壶碧酒,高会到仙班。

南宫鸳鸯地,何忽乌来止。

故人锦帐郎,闻乌笑相视。

疑乌报消息,望我归乡里。

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

孤迥迥,圆陀陀,眼力尽处高峩峩。

月落潭空夜色重,云收山瘦秋容多。

八封位正,五行气和,身先在里见来麽。

南阳父子兮却似知有,西竺佛祖兮无如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