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恩赐耆老布帛(一作李绛诗)

涣汗中天发,殊私海外存。

衰颜逢圣代,华发受皇恩。

烛物明尧日,垂衣辟禹门。

惜时悲落景,赐帛慰馀魂。

厚泽沾祥咏,微生保子孙。

盛明今尚齿,欢洽九衢樽。

诗人简介

李绛(764-830),字深之,唐代赞皇(今河北赞皇人)人。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祖父李之喜,襄州录事参掌州院庶务。擢进士,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元和六年(811年)人阁拜相,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因与权贵有隙,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后入为兵部尚书。文宗时,召为太常卿,以检校司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大和四年(830年),李绛奉旨募兵千人赴四川讨逆,被杨叔元乱军所害,终年67岁。李绛一生时值中唐,国势渐衰,外部藩镇势力越来越大,朝中朋党之争愈演愈烈。李绛潜心匡时济世,屡屡上疏,常以唐玄宗先治后乱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用治生于忧危,乱生于放肆的道理劝谏宪宗,劝其选贤举能,任贤政治,并...► 5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际彩虹垂。

风起痴云快一吹。

原隰BC70BC70,春水更弥弥。

布谷期从野鸟知。

初霁卷帘时。

巷陌泥融燕子飞。

午醉醒来,红日欲平西。

一碗新茶乳面肥。

芰荷香外一声蝉。

风撼琅玕惊昼眠。

刻烛题诗花满笺。

小神仙。

对倚阑干月正圆。

坐断主人翁,不落第二见。

一念万年,万折一念。

东君有待。

留得一枝香雪在。

晚日融融。

只恐轻酥暖渐熔。

歌催管送。

芳酒一尊谁与共。

寂寞墙东。

潇洒黄昏满院风。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平地上死人无数。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屎窖里头出头没。

孤迥迥,峭巍巍。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曾居别乘康吴俗。

民到于今歌不足。

骊驭征鞭。

一去东风十二年。

重来却拥诸侯骑。

宝带垂鱼金照地。

和气融人。

清霅千家日日春。

要问南枝消息早,一阳恰喜方回。

望前二日验云台。

祥光呈五色,瑞彩上三台。

生机一脉何尝息,正看用世真才。

调羹手段此胚胎。

文明观盛会,直待六阳来。

观恶言,是功德,妙明岂假旃檀刻。

一言一喝彻圆音,不用耳闻须得得。

天地发祥,圣人诞降。

恩沾四海,德被万邦。

林下道人,坐则禅板蒲团,用则拄杖拂子,无非仰答圣恩。

今日赞祝一句,又作么生,此心心外更无心。

无柄锄头,无根松树。

万古风规,一肩荷负。

至今夜夜黄梅雨。

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

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

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

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渌水青山从此隔。

正昼热,深夜凉,冰壶谁复到中央。

身心直许摩云月,脾肺都将洗雪霜。

莫守一色处,莫坐万年床。

玉人转侧机梭动,细辨里头偏正方。

本来真性是玄机。

只有灵明悟得时。

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

虚闲清净真仙路,寂寞无为出世梯。

一法不生无挂碍,修行唯是这些

气清山秋,用光月浮。

一无所寄,六不得收。

任胜胜而异类,活鱍鱍而随流。

天上天下,云水自由。

绿萝纷葳蕤。

缭绕松柏枝。

草木有所托。

岁寒尚不移。

奈何夭桃色。

坐叹葑菲诗。

玉颜艳红彩。

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

贱妾将何为。

非衣不传於法,非法不授於衣。

衣既已授,法若为传。

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皴皮似鸡,疏齿如鲵。

诸缘坐断,一句全提。

夜月圆明兮珊瑚海阔,晚云破碎兮玳瑁天低。

一相无相,虚空等量。

一身多身,物像俱春。

动也出岫之云,静也居谷之神。

现形说法也,刹刹尘尘。

须发衰残,空山雪寒。

眉目清淡,野水秋还。

一念万年了尘劫,十方三世同正观。

翡翠天晴而清虚廓彻,珊瑚海月而光焰波澜。

现形说法应机感,笑指俱胝百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