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译文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注释

⑴走马川:即车尔成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境内。行:诗歌的一种体裁。封大夫(dà f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西征:一般认为是出征播仙。

⑵走马川行雪海边:一作“走马沧海边”。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⑶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境内。封常清军府驻在这里。

⑷匈奴:借指达奚部族。《新唐书·封常清传》:“达奚诸部族自黑山西趣(趋)碎叶,有诏还击。”

⑸金山:指天山主峰。

⑹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 【汉家大将:指封常清,当时任安西节度使兼北庭都护,岑参在他的幕府任职。】

⑺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

⑻五花:即五花马。连钱:一种宝马名。五花连钱:指马斑驳的毛色。

⑼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⑽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⑾车师: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蘅塘退士本作“军师”。伫:久立,此处作等待解。献捷:献上贺捷诗章。

赏析

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这首诗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诗人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他便写了这首诗为封送行。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

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像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下面写匈奴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了进攻,“金山西见烟尘飞”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下面,诗由造境转而写人,诗歌的主人公——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出现了。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如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样的军队必然无人能敌。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样自然。

全篇奇句豪气,风发泉涌,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而此诗能“奇而入理”,“奇而实确”,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除开头两句外,三句一转韵,这在七言古诗中是不多见的。全诗韵位密集,换韵频数,节奏急促有力,情韵灵活流宕,声调激越豪壮,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

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或755年(天宝十四载),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这是岑参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

诗人简介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482篇诗文

诗文推荐

紫髯公子五花骢,蛇矛犀甲八紥弓。

黄昏冲入北营去,衮衮流星天上红。

十万雄兵若秋隼,千瓮行酒须臾尽。

太白在天今岁高,千旄指处皆齑粉。

凉州白骑少年儿,紫绣麻来似罴。

鸦翎羽箭始一发,射翻不翅牛尾狸。

紫髯紫髯勇无比,愧杀生须诸妇女。

当年冠剑图麒麟,何曾三目异今人。

山樵夏斩樗栎枝,受昼日炙兼风吹。

天寒岁晚见功用,春透肝鬲连腰肢。

一室暖香胜桦烛,破衲纫缝针线续。

床头翁子新篘成,翁媪分虀小筵席。

山家此乐无厌时,何须玉笋扶金卮。

我亦平生知此味,今年此味奇更奇。

山中低厂编错薪,不知山外飞氛尘。

一尘一窝榾柮老稚均,此时痛快出苦辛。

因遇风仙,头分丫角。

从今陡顿忘形壳。

攀援爱念上心来,被予慧照先知觉。

景灭澄明,道光遥邈。

炉中露就灵灵雹。

功成专待紫书来,胎仙

男女虽亲,死生难躲。

浮名浮利浮云朵。

万缘一*恰如无,长生路上修仙果。

玉户频开,金关紧锁。

灵珠里面持经课。

功成轻举踏云行,大罗

夜深无语楼空倚。

溪头波及水妇,力小憩中途。

奉佛澄斋钵,供姑洁饭盂。

煮蔬甘胜肉,洗布白于酥。

酿黍修时祀,家篘不用沽。

三髻轩昂,一般仙格。

宜乎花戴青黄白。

这些道意少人知,马风再遇亲传得。

欲要修持,须依法则。

日来月往通关脉。

烹铅炼汞结金丹,功成

促刺复促刺,水中无鱼山无石。

少年虽嫁不得归,头白犹著父母衣。

田边旧宅非所有,我身不及逐鸡飞。

出门若有归死处,猛虎当衢向前去。

百年不遣踏君门,在家谁唤为新妇。

岂不见他邻舍娘,嫁来常在舅姑傍。

肃肃郊原静,牛羊草树间。

石矶寒不扫,水合静常阙。

故里无消息,孤城绝往还。

多秋收净利来此,犹得见河山。

剥剥复啄啄,柴门惊鸟雀。

故人千里驾,信士百金诺。

闾巷欢呼共嗟愕。

顾我非惟慰寂寥,於时自可警偷薄。

事国十年忧患同,酣歌几日暂相从。

酒醒初不戒徒驭,归思瞥起如飞鸿。

车马◇然人已去,荷锄却向野田中。

花风初逗,喜边亭依旧,春闲营柳。

烟草隋宫歌舞地,谁遣万红围绣。

结酒因缘,装春富贵,也要经纶手。

笙箫声里,一江晴绿吹绉。

是处羽箭如飞,那知鹤府,花压阑干昼。

油幕文书谈笑了,余事尽堪茶酒。

报答东风,流连西日,绿外沈吟久。

与春无负,醉归香满襟袖。

妾家住横塘,夫婿郗家郎。

玉盘的历双白鱼,宝簟玲珑透象床。

象床可寝鱼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岸上种莲岂得生,池中种槿岂得成。

丈夫一去花落树,妾独夜长心未平。

布将骑,公将步,天下粉纷可横鹜。

下邳域南绳缚虎,曹公不怒刘公怒。

董卓丁原在何处,布乎布乎嗟汝布。

礼备乐成,干健天行。

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风低黄芦雪模糊,南山夜猎生於菟。

铁衣槛至元巾府,犹自舑舌磨牙须。

府公起仰自除馆,刻桷丹楹齐栅断。

分栋骁雄上下番,汛埽蠲明节寒暖。

一铺兵十人,一饭肉十斤,日费少府如千缗。

惟恐不饱撩怒嗔,一旦出柙谁能踆。

君不见有尨狺狺守门户,舐糠累累奈何虎。

花风初逗,喜边亭依旧,春闲营柳。

烟草隋宫歌舞地,谁遣万红围绣。

结酒因缘,装春富贵,也要经纶手。

笙箫声里,一江晴绿吹绉。

是处羽箭如飞,那知鹤府,花压阑干昼。

油幕文书谈笑了,余事尽堪茶酒。

报答东风,流连西日,绿外沈吟久。

与春无负,醉归香满襟袖。

鹫岭清无尽,池亭趣亦佳。

泉冲沙觜出,石压树身斜。

居者应遗世,游人欲忘家,莲华峰更好,惜被白云遮。

燔柴烟断星河曙。

宝辇回天步。

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

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

赤霜袍烂飘香雾。

喜色成春煦。

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

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

平生有个风流愿。

愿长与梅为伴。

问伊因甚破寒来,只恐百花先绽。

比兰比麝,比酥比玉,休恁闲撩乱。

瑶台月下分明见。

依旧残妆浅。

不知分得几多香,一片清如一片。

直须遮断,恐人眼毒,不解轻轻看。

城头滚滚寒烟起,城里无人冷如水。

一声暮角聒地来,声中宛转含馀哀。

逡巡流入单于调,耳边似近单于台。

坐客未终听,对面泪双迸。

那复将军绝塞眠,朔风吹落玉帐边。

狼烟未尽不待晓,恨不立起铭燕然。

何人始制角中曲,幽怨到今传不足。

吁嗟画角终无情,百年日月销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