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百尺重城际,千寻大道隈。

汉宫井干起,吴国落星开。

笛怨绿珠去,箫随弄玉来。

销忧聊暇日,谁识仲宣才。

诗人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232篇诗文

诗文推荐

酒醒。

梦才觉,小阁香炭成煤,洞户银蟾移影。

人寂静。

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疏帘风动,漏声隐隐,飘来转愁听。

怎向心绪,近日厌厌长似病。

凤楼咫尺,佳期杳无定。

展转无眠,粲枕冰冷。

香虬烟断,是谁与把重衾整。

南山有孤凤,丹羽何葳莆。

朝餐琼树实,夕饮天津池。

岐阳曾一鸣,千载今无朝。

将从和风翔,俯视尘壤换。

粱藻匪君食,枳棘匪君楼。

遐举昆丘阳,肯为云罗羁。

坐迟箫韶成,振翮来位。

旋安排,新捻合,莺谷共烟浦。

好处偏慳,一向风和雨。

今朝捱得晴明,拖条藜杖,一齐把、春光黏住。

且闲觑。

水边行过幽亭,修竹净堪数。

百舌楼罗,渐次般言语。

从今排日追游,留连光景,但管取、笼灯归去。

碧楼含夜月。

紫殿争朝光。

彩墀散兰麝。

风起自生芳。

浮黎路,依约太微间。

雪色宝阶千万丈,人间遥作白虹看。

幢节度高寒。

凤楼帘卷鳌山对。

月满面千重林壑,人凭一曲阑干。

但诗觉衣襟徵润,不知风露高寒。

去年寻处曾持酒。

还是向、南枝见後。

宜霜宜雪精神,没些儿、风味减旧。

先春似与群芳斗。

暗度香、不待频嗅。

有人笑折归来,玉纤长、尽露罗袖。

楼前流水悠悠。

驻行舟。

满目寒云衰草、使人愁。

多少恨,多少泪,谩迟留。

何似蓦然拚舍、去来休。

将门子弟君独贤,一从受命常在边。

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赭然。

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

看君谋智若有神,爱君词句皆清新。

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

玉瓶素蚁腊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君一去天外忆。

殿成不必拆,佛生何用打。

烧炷兜楼香,共说家私话。

以力假人者霸。

云度鹊成桥,青翼已传消息。

彩伏蕊宫初下,应人间佳夕。

龙烟缥缈散妆楼,香雾拥瑶席。

准拟洞房披扇,看仙家春色。

肆类云华,淳熙溥将。

雷雨丽泽,云物效祥。

礼容济济,天威煌煌。

大赉四海,富寿无疆。

有鱼有蟹美如玉,胡不醉呼黄鹤楼。

洞庭有奇士,楼室栖云霞;

窗榻类画舫,山水清且嘉。

壶中春早。

翦刻工夫天自巧。

雨转风斜。

吹作千林到处花。

瑶池清浅。

璧月琼枝朝暮见。

莫上扁舟。

且醉仙家白玉楼。

凤楼十二重。

四户八绮窗。

绣桷金莲花。

桂柱玉盘龙。

珠帘无隔露。

罗幌不胜风。

宝帐三千所。

为尔一朝容。

扬芬紫烟上。

垂彩绿云中。

春吹回白日。

霜歌落塞鸿。

但惧秋尘起。

盛爱逐衰蓬。

坐视青苔满。

卧对锦筵空。

琴瑟纵横散。

舞衣不复缝。

古来共歇薄。

君意岂独浓。

惟见双黄鹄。

千里一相从。

维山四明,涵奇孕英。

或曰降神,为今甫申。

倬彼云汉,昭回其文。

凤鸣朝阳,决河崑崙。

暗楼连夜阁,不拟为黄昏。

未必断别泪,何曾妨梦魂。

疑穿花逶迤,渐近火温黁.海底翻无水,仙家却有村。

锁香金屈戌,殢酒玉昆仑。

羽白风交扇,冰清月映盆。

旧欢尘自积,新岁电犹奔。

霞绮空留段,云峰不带根。

念君千里舸,江草漏灯痕。

谁向瑶台品凤箫。

碧虚浮动桂花秋。

风从帘幕吹香远,人在阑干等月高。

金粟地,蕊珠楼。

佩云襟雾玉逍遥。

仙娥已有玄霜约,便好骑鲸上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