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明鉴掩尘埃,含情照魏台。

日中乌鹊至,花里凤凰来。

玉彩疑冰彻,金辉似月开。

方知乐彦辅,自有鉴人才。

诗人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232篇诗文

诗文推荐

韶阳一鉴,生铁馂馅。

直下咬破,咦!

莫怪相赚。

於穆圣祖,宅神皇极。

降鉴在下,子孙千亿。

羽衣玉佩,旗纛旄节。

巍巍煌煌,秩祀万国。

已著槽厂,将错就错,骑却圣僧,不妨快乐。

龙象蹴蹋,非驴所作。

堪笑诸方,妄生穿鉴。

休穿鉴,禅麟只有一只角。

道契如如,非有非无。

静也神之在谷,应也像之在珠。

了无所住,照不失虚,无影杖子两人扶。

清华临於至鉴,深密守於元枢,机轮文彩妙穷初。

霁色廓澄兮秋怀月满,秀棱重叠兮云卷山癯。

渊圣钦明抚庶氓,斋居励翼御彤庭。

天田播种勤农事,云稼流祥耀国经。

琼粒蕃滋争结穟,龙枝屈曲竞分形。

摇风秀色交卿霭,垂颖馀光近帝星,茂遂岂同蕖叶异,殊尤全掩凤冠灵。

连茎五七逾成数,实表皇穹鉴德馨。

阴祗协赞,厚载方贞。

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

神之听矣,式鉴虔诚。

开眼见明,合眼见暗。

开眼合眼,知而故犯。

一毫头上现乾坤,堪笑云门咦顾鉴。

解。

少间,月出云静,瞻天容如鉴。

上喜,以诗句书扇,卧谨以临江仙歌之连夜阴云开晓景,中秋胜事偏饶。

十分晴莹碧天高。

台升吴岫顶,乐振海门潮。

桂影一庭香渐远,四并都向今朝。

宸欢得句付风骚。

围棋消白日,赏月度清宵。

鉴像谷神,云心月影。

閒閒不宰於功,历历无私於应。

莫问正偏,谁论动静。

自方自圆,谁欠谁剩。

能来异类中行,常处那伽大定。

云水丛林自恣人,果如是也须相庆。

脱迹尘嚣外,悠然寄北亭。

池平一鉴净。

山远数螺青。

身世惊残梦,行藏忌独醒。

惟闲即近道,不必玩丹经。

灵之来至,垂庆阴阴。

灵之已坐,饬兹五首。

坛殿聿严,陟降孔钦。

灵宜安留,鉴我德心。

阴祇协赞,厚载方贞。

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

神之听矣,式鉴虔诚。

鉴在机行,妙在转处。

碧眼胡儿,全无肯路,行一步是一步。

信脚错踏翻,大地无寸土。

业风吹上乳窦山,来点一杯茶,徐徐向伊道,提鞋去。

云门大卷声铿锵,不比寒谷号蛩螀长笑归来书满床,着眼不用垂簪裳。

夤缘仕版亦逢场,一鼎热处元清凉。

年来道心包乾刚,鉴净水止无迎将。

付物大公齐混茫,玲珑窗牖开八荒。

霁月海东悬秋霜,照破蒙昧横津梁。

不才曹资如点狂,柱倚宝瑟心陶唐。

冰轮玉井情徜徉,祥云丽日希余光。

布帛菽粟味尤长,寻绎此乐徒激昂。

颀美人天西方去,许我立雪来其旁。

欲坐春风吸余芳,听说夜话摅中肠。

又闻催归侍玉皇,挈堤北斗斟天浆。

净洗世表尘昏黄,席此广宇归康庄。

起舞掉头帆飞扬,誓鸣急桨随乌樯,参同希传魏伯阳。

惟天丕冒,彪列九神。

财成元化,险惊下民。

有酒斯旨,登牙苾芬。

昭哉降鉴,茀禄来臻。

德水汤汤,发源灵长。

皎鉴澄彻,千年效祥。

积厚流湿,资生阜昌。

朝宗润下,善利无疆。

衲僧家,无本据。

鉴在机先,妙在转处。

问沤堂上半座平分,集云峰前孤风绝侣。

看看九万抟扶摇,垂天之翅摩云霄。

明国绀坛,灵风肃然。

登歌已阙,神驭将旋。

道光帝籍,礼备公田。

鉴兹躬家,永赐岂年。

啸台有佳人,玄发鉴(上竹下并)珥。

登高歌一曲,听者倾城市。

门无行媒迹,草木倚憔悴。

人物方眇然,谁能委圭币。

芙蓉露下闲庭晚。

犹觉秋容浅。

惊心莫道岁华赊。

已有官梅轻放、小春花。

西风河汉溪流月。

月下疏疏雪。

新妆喜是寿阳人。

鸾鉴不劳呵手、对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