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往时中补右,扈跸上元初。

反气凌行在,妖星下直庐。

六龙瞻汉阙,万骑略姚墟。

玄朔回天步,神都忆帝车。

一戎才汗马,百姓免为鱼。

通籍蟠螭印,差肩列凤舆。

事殊迎代邸,喜异赏朱虚。

寇盗方归顺,乾坤欲晏如。

不才同补衮,奉诏许牵裾。

鸳鹭叨云阁,麒麟滞玉除。

文园多病后,中散旧交疏。

飘泊哀相见,平生意有馀。

风烟巫峡远,台榭楚宫虚。

触目非论故,新文尚起予。

清秋凋碧柳,别浦落红蕖。

消息多旗帜,经过叹里闾。

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

幕府筹频问,山家药正锄。

台星入朝谒,使节有吹嘘。

西蜀灾长弭,南翁愤始摅。

对扬抏士卒,干没费仓储。

势藉兵须用,功无礼忽诸。

御鞍金騕褭,宫砚玉蟾蜍。

拜舞银钩落,恩波锦帕舒。

此行非不济,良友昔相于。

去旆依颜色,沿流想疾徐。

沈绵疲井臼,倚薄似樵渔。

乞米烦佳客,钞诗听小胥。

杜陵斜晚照,潏水带寒淤。

莫话清溪发,萧萧白映梳。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当是大历元年七月作。  往时中补右,扈跸上元初①。反气凌行在,妖星下直庐②。六龙瞻汉殿③,..万骑略姚墟④。玄朔回天步⑤,神都忆帝车⑥。一戎才汗马⑦,百姓免为鱼⑧。通籍蟠螭印⑨,差肩列凤舆⑩。事殊迎代邸,喜异赏朱虚(11).. 。  (首忆秘书扈从之事。反气四句,上皇西巡。玄朔四句,肃宗兴复;通籍以下,秘书侍从也。【钱笺】肃宗初,公拜左拾遗,此云中补右者,必李秘书于是时官右补阙也。中者,右补阙属中书省。唐制:左右补阙拾遗,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扈跸上元初,谓扈驾于主上建元之初,非如《寄草堂》诗所云“经营上元始”也。当时驾次马嵬,帝自陈仓而赴蜀,路经汉中,太子自彭原之朔方即位灵武。所谓“万骑略姚墟”者,指上皇也;“玄朔回天步”者,指肃宗也。通籍,李得出入行宫。差肩,谓随朝士而趋辇后。肃宗以恢复入京,非由继统嗣位,故与代邸迎立者有殊。梦弼曰:秘书宗室,故比朱虚。未能优擢,故云赏异。)  ①洙曰:扈,扈从也。跸,鸣晔也。天子出,鸣跸以清道。②庾信赋:“遭东南之反气。”行在、妖星,注皆见前。陆机诗:“厌直承明庐。”③六龙,天子之驾。《易》:“时乘六龙以御天。”嵇康诗:“乘云驾六龙。”梁宣帝诗:“汉殿珊瑚支。”④蔡邕《独断》:“大驾备千乘万骑。”《帝王世纪》:瞽瞍之妻握登,生舜于姚墟,故得姓姚氏。《汉书注》:《世本》:妫虚,在汉中郡西城县。《世纪》:安原,谓之妫虚,或谓之姚墟。⑤赵景真书:“植橘柚于玄朔。”朔方玄武之位,故称玄朔。《诗》:“天步艰难”。⑥鲍照诗:“明辉铄神都。”《史·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⑦《书》:“一戎衣”。《公孙弘传》:臣愚驽,无汗马之劳。⑧《左传》:刘子曰:“微禹,吾其为鱼乎。”《光武纪》:赤眉在河东,但决水灌之,可使为鱼。⑨《前汉·魏相传》:通籍长信宫。《元帝纪》:宗室有属籍者。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天子玺以玉螭虎纽。《西京杂记》,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⑩王僧孺书:抗首接膝,履足差肩。凤舆,见《洗兵行》。(11)《汉书》:文帝自代邸来,即位,益封朱虚侯刘章二千户,黄金一千斤。  寇盗方归顺①,乾坤欲宴如②。不才同补衮③,奉诏许牵裾④。鸳鹭叨云阁⑤,骐驎滞石渠⑥。文园多病后⑦,中散旧交疏⑧。飘泊哀相见,平生意有馀。风烟巫峡远,台榭楚宫虚⑨。触目非论故⑩,新文尚起予(11).. 。  (此记前后聚散之迹。上六,往日同朝,下八,夔州重晤。补衮牵裾,谏官之职。叨  云阁,公授拾遗。滞石渠,李迁秘书。多病交疏,指弃官以后。飘泊二句,喜逢敌人。风烟二句,客夔景物。非论故,道故者无人。尚起予,知音有秘书也。)  ①归顺,注别见。②《汉书·诸侯王表》:四海宴如。③《诗》:“衮职有阙,仲山甫补之。”④袁绍书:“奉诏之日。”《魏志》:魏文帝欲徙冀州民十万户实河南,辛毗引帝裾而谏。⑤古诗:“厕迹鸳鹭行。”潘岳赋:“高阁连云。”⑥《三辅故事》:天禄阁、石渠阁,并在未央宫大殿北,以藏秘书。⑦司马相如为文园令。⑧嵇康为中散大夫,作《绝交书》。⑨《楚语》:“先王之为台榭也。”⑩《世说》:触目皆琳瑯珠玉。(11)刘孺诗:“言赠赋新文”。《论语》:起予者商也。【朱注】《韵会》予本无余音。《匡谬正俗》曰:《曲礼》“予一人”,郑康成注:余、予,古今字。因郑此说.近代学者遂皆读予为余。此诗亦用平声,盖从后人读耳。  清秋凋碧柳①,别浦落红蕖②。消息多旗帜③,经过叹里闾④。战连唇齿国⑤,军急羽毛书⑥。幕府筹频问,山家药正锄⑦。  (此秘书参幕府事。巫峡、楚宫,上记相见之地;柳凋、蕖落,此记相别之时。并兴起乱离凋敝之象。【朱注】战连、军急,谓崔旰与杨柏及张献诚相攻。【原注】“山剑元帅相公,初屈幕府参筹画,相公朝谒,今赴后期也。”又云:“秘书比卧青城山中。”  ①梁简文帝诗:“水照柳初碧,烟含桃半红。”②谢庄诗:“凌别浦兮值泉跃”。简文诗:“红蕖间青锁,紫露湿丹楹。”③《汉·高纪》:“益张旗帜于山上。”④古诗:“思还故里闾。”⑤《左传》:宫之奇曰:“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乎。”⑥《魏武帝奏事》:“若有急,则插羽于檄,谓之羽檄。”⑦陈子昂诗:“追宴入山家。”  台星入朝谒①,使节有吹嘘②。西蜀灾长弭③,南翁愤始摅④。对敭抏士卒⑤,乾没费仓储⑥。势藉兵须用⑦,功无礼忽诸⑧。御鞍金騕褭⑨,宫砚玉蟾蜍⑩。拜舞银钩合(11).. ,恩波锦帕舒(12).. 。  (此秘书入朝后事。【朱注】台星、使节,皆谓杜鸿渐。秘书盖因鸿渐表荐入朝,其奏对君前,当以师老财匮为言。盖全蜀之势,今方藉兵,不得不用,而诸将冒功无礼,如所谓抏士卒、费仓储者,其可忽之而不问乎?是时崔旰虽归朝,而杨子琳未释甲,蜀中所在聚兵,军储耗蠹,故因秘书赴幕而及之。言外亦暗规鸿渐也。又云:秘书将承恩赐马,有锦帕之舒,且入直侍书,见银钩之落也。次公指杜相公,于上下语势不接。【远注】银钩,承宫砚。锦帕,承御鞍。拜舞之后,落笔如银钩。洙云:诏书也。)  ①台星,注见十六卷。②《周礼·地官》:掌邦国之使节。③《周礼》:弥灾兵。弥,即弭也。后汉寇荣疏:以宁风旱,以弭灾兵。④旧注:南翁,南楚老人,如《项羽传》所称南公,古人公翁二字通用也。蔡邕《瞽师赋》:“抚长笛以摅愤兮。”⑤《书·毕命》:“对扬文武之光命。”《陆机集》:“对扬帝祉。”【朱注】《上林赋》:“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善日:“抏,损也,音玩。”吴曾《漫录》:“抏,挫也,吾官切。”《平准书》:“百姓抏弊以巧法。”《索隐》曰:“《三苍》:抏音五官切,抏者,耗也。”取此音以释此诗,于义甚当。王褒《讲德论》:“惊边扤士。恐亦是抏士。”⑥《张汤传》:“始为小吏乾没。”《正义》谓无润及之,而取他人也。如淳曰:“豫居物以待之,得利为乾,失利为没。”《三国志·傅嘏传》:“岂敢寄命洪流,以徼乾没?”裴松之注:“有所徼射,不计乾燥之与沉没而为之也。”⑦《周策》:“藉兵乞食于西周。”《赵充国传》:“遣使至匈奴藉兵。”⑧《左传》:“见无礼于君者,诛之如鹰鸇之逐鸟雀焉。”《何氏语林》:王僧虔日:“忘兄之胤,不宜忽诸。”⑨《淮南子》“待騕褭飞兔而驾之,则世莫乘车。”⑩《西京杂记》:广川王发晋灵公冢,得玉蟾蜍一枚,大如拳,光润如新玉,取以盛水滴砚。(11)《吴越春秋》:群臣拜舞天颜舒。王僧虔《论书》:索靖名其字书曰银钩虿尾。(12)《西京杂记》:“覆以锦帕。”  此行非不济①,良友昔相于②。去棹依颜色③,沿流想疾徐④。沉绵疲井臼⑤,倚薄似樵渔。乞米烦佳客⑥,钞诗听小胥⑦。杜陵斜晚照⑧,潏水带寒淤⑨。莫话清溪发⑩,萧萧白映梳。  (此自叙而致送别之情。秘书此行,非不足以济时,特良友相阔,觉临去依想耳。沉绵四句,自述客夔近况。杜陵四句,嘱其相答故人。莫话者,自惭衰老也。此章,前二段各十四句,后二段各十二句,中间八句相间。)  ①《周语》:“动无不济”②《易林》:“患解尤除,良友相于。”③梁简文诗:“凄凄隐去棹。”④隋孔德绍诗:“沿流渡楫易,逆浪取花难。”梁简文诗:“岂若兹川丽,清流疾且徐。”⑤颜延之《陶征士诔》:“井臼弗任,藜菽不给。”⑥沈约诗:“佳客信龙镳。”⑦小胥,见《周礼·春官》。⑧梁萧钧诗:“平川收晚照。”⑨【洙注】潏水,公故居。【卢注】杜牧《期游樊川》诗:“杜村连潏水。”鲍照诗:“照照寒洲爽。”《方言》:水中可居者曰洲,三辅谓之淤。⑩《杜臆》:清溪发,语奇。黄生曰:时诸将连兵讨崔旰,胜负未决,杜鸿渐以节度使让旰,而使诸将各罢兵。公盖深愤此事,故于诗中吐露之曰:“西蜀灾长弭,南翁愤始摅。”  虽为称颂之词,其实灾未必弭,愤未常摅也。曰:“对騕褭士卒,乾没费仓储。”言蜀中军实耗损,入告朝廷,善为区处,使缓急有备,此大臣行边善后之策也。如是,则西蜀灾长弭矣。曰:“势藉兵须用,功无礼忽诸。”此用季文子诛无礼于君之言。如旰杀主将而叛,此岂有礼于君者?今反就加节使,是功及无礼矣。夫旰罪当诛,势必藉兵,今乃与诸将同拜朝命,功罪不明,于文子之言,无乃忽诸。必杀崔旰,愤始摅矣。公于《赠李》诗中,寓词告杜,盖深讽其处事之草草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重阳仙,设芋栗。

赠我夫妻莫前失。

要知命。

要知性。

从此超凡要入圣。

妙玄知。

妙玄知。

身中子午倒颠时。

水乡无漏金丹结,自然云步赴瑶

倚花傍月,花底歌声彻。

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

双溪秋月洁。

桂棹何时发。

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好山多在眼,尘事少关心。

风竹有声画,石泉无操琴。

许猿分野果。

留鹤衬云林。

右平沙落雁。

风急雨浪浪,孤舟夜正长。

江湖随处恶,何况是潇湘。

今夜残灯里,无人不断肠。

鹤兮鹤兮瑶池兮,若有控以御兮,杳不可诘兮。

命拙仍多故,君来每慰情,艰虞还俭岁,文字久寒盟。

又作家山别,宽为数月程。

闲门闭萧瑟,病眼向谁明。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梵语华言译不成,玉几重新添注解。

安义炳然,无人邻解。

赖有同风知,点头道奇怪。

彷彷佛佛,一似东山瓦鼓歌。

腔调宛同,声无高下。

彭八剌拶,未在未在。

阿呵呵,瑞岩与么道,大似落汤螃蟹,七手八脚一时露现。

晨朝已失。

桑榆复过。

漏有去箭。

流无还波。

切念不减。

疑虑益多。

季俗易骄。

危心少知。

我之忧矣。

用是作歌。

丹地偏相逐,清江若有期。

腰金才子贵,剖竹老人迟。

桂楫闲迎客,茶瓯对说诗。

渚田分邑里,山桂树罘罳.心静无华发,人和似古时。

别君远山去,幽独更应悲。

鼓钟喤喤,务教载陈。

德物陈矣,烂其瑶琨。

咨尔上公,相予文孙。

勿亟勿徐,奉我重亲。

南斗七,北斗八。

风来树动,鱼行水浊。

诸人三十年后眼开,莫道南山有口无舌。

灵江月,中岩月。

交影松萝,断猿啼切。

声色纯正真见一边,骑声盖色天然别,别别,明觉掀眉,长庚吐舌。

鹿鸣呦呦,在彼高罔。

宴乐喜实,吹笙鼓簧。

币帛戈戈,礼礼蹡蹡。

乐只君子,利用实王。

惜花不似东庵惜。

近来恰得真消息。

玉雪两三枝。

暗藏和靖诗。

看花谁可约。

定与花斟酌。

后阁盛筵开。

老夫来不来。

阊阖天开,群后在位。

设业设虡,庭燎晰晰。

斧扆当阳,虎贲夹陛。

舞之蹈之,四隩来暨。

人独归,日将暮。

孤帆带孤屿,远水连远树。

难作别时心,还看别时路。

几年不到昼桥西。

路依稀。

回首淡烟残柳,昔游非。

笛声何处悲。

故人不见梦魂迷。

草萋萋。

几度倚阑,欲寄旧相思。

相思无尽期。

参差弱柳长堤路。

柳外征帆去。

皓齿明眸娇态度。

回头一梦,断肠千里,不到相逢地来时约略春将暮。

幽恨空余锦中句。

小院重门深几许。

桃花依旧,出墙临水,乱落如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