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洛阳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

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赏析

作品赏析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①。天子初愁思②,都人惨别颜。清笳去宫阙③,..翠盖出关山④。故老仍流涕⑤,龙髯幸再攀⑥。  (此叹西狩之事也。上四,叙幸蜀之由。下四,记还京之事。别颜流涕,上下相应,禄山于天宝十四年十二月,陷东京,所谓洛阳没也。次年六月七日,灵宝败绩,贼入潼关,所谓犯潼关也。是夕,平安火不至,明皇惧而谋幸蜀,所谓初愁思也。十三日,帝出延秋门,至咸阳驿,而从宫骇散,所谓惨别颜也。至德二年九月,郭子仪收复西京,贼众夜遁,所谓去宫阙也。十月,肃宗入长安,上皇发蜀郡,所谓出关山也。十二月,上皇至自蜀,百姓舞抃路侧曰:“不图今日,复见二圣。”所谓故老流涕,龙髯再扳也。此叙出狩还宫之事,首尾详明,真可谓诗史矣。《杜臆》:初愁思,盖向不知愁者。流涕攀髯,则开元美政,去国仁言,真足以系人心者。考唐史,帝之出奔,经过左藏,杨国忠请焚之,上曰:“贼来无得,必更敛百姓,不如与之,无重困赤子。”上既过便桥,国忠使人焚桥,上曰:“人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留高力士扑灭之。皆去国之仁言也。)  ①【邵注】洛阳属河南府,唐高宗以此为东都。潼关,在陕西西安府华阴县,乃秦关要地。前凉主寔书:“忽闻北地陷没,寇逼长安。”古诗:“胡马依北风。”②马融《与谢伯世书》:“愤愤愁思。”③杜挚《前赋》:“操笳扬清。”谢脁诗:“寥戾清笳转。”梁鸿歌:“宫阙崔巍兮。”④《高唐赋》:“以翠羽为盖。”《淮南子》:建翠盖。江淹《恨赋》:“关山无极。”⑤《晋书·怀帝纪》:故老或歔欷流涕。⑥《前汉·郊祀志》: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七十余人从上,龙乃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乃抱其弓与龙髯号。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弓曰乌号。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檐前洛阳道,下听走辕声。

树荫春城绿,山明雪野晴。

云藏天外阙,日落柳问营。

缓步应多乐,壶歌咏太平

厅前柏,知君曾对罗希奭.我本癫狂耽酒人,何事与君为对敌。

为对敌,洛阳城中花赤白。

花赤白,囚渐多,花之赤白奈尔何。

檐溜滴。

都是春归消息。

带雨牡丹无气力。

黄鹂愁雨湿。

争看洛阳春色。

忘却连天草碧。

南浦绿波双桨急。

沙头人伫立。

槁木形骸,浮云身世,一年两到京华。

又还乘兴,闲看洛阳花。

闻道革呈红最好,春归后、终委泥沙。

忘言处,花开花谢,不似我生涯。

年华。

留不住,饥餐困寝,触处为家。

这一轮明月,本自无瑕。

随分冬裘夏葛,都不会、赤水黄芽。

谁知我,春风一拐,谈笑有丹砂。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蘋.水深烟浩浩,空对双车轮。

车轮明月团,车盖浮云盘。

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难。

遥遥洛阳道,夹岸生春草。

寄语棹船郎,莫夸风浪好。

园林多高樛,园卉多芳柔。

红紫经几春,青枯经几秋。

我至每怀浮觞之卿翁,但见浮觞之水汨汨流。

水流日夜曾未休,高门世世生贤侯。

不比平泉碑缺花木记,又非家鸱啸凤皇楼。

洛阳城中亦有园与宅,常同欧阳翰林携酒游。

竹闲池馆遗翠羽,户外杨柳系紫骝。

今嗟齿似旧作博士,嘉趣只与心相仇。

强骑瘦马往城北,二十三年如转头。

归来作此辞,且应主人求。

青春能几何,青春能几何。

日乌月兔去如梭,胶粘难安枝上花。

颇惜相逢殊草草,中心有言不复道。

鹊喜传讹易颠倒,想得也应生懊恼。

谩自有千金,无方驻脸霞。

休言洛阳看花伴,经年浪荡不归家。

君不见青春能几何。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

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知行。

红紫纷纷难共席,芝兰冉冉或同舟,洛阳花谱今存否,借问谁居第一流。

纵横攒丛如短莎,高低迎风摇翠波。

抠衣蹐步犹我柁,探幽欲急反蹉跎。

尔胡不去吴王宫里伴蓬科?

又何不去洛阳城内埋铜驼?

岂来此山牵制畸人野客之经过?

我生之余知几何,一到不再从尔多。

傥或《考槃》为你,当和丁丁歌。

江头三月清明。

柳风轻。

巴峡谁知还是、洛阳城。

春寂寂。

娇滴滴。

笑盈盈。

一段乌丝阑上、记多情。

当年文焰。

蜀锦词华烂。

年正少,声初远。

手攀天上桂,书奏蓬莱殿。

人尽道,洛阳盛事今重见。

千尺青苍干。

直节凌霄汉。

天未识,应嗟晚。

饮残长寿盏,归奉春皇燕。

金叶满。

擗麟且受麻姑劝。

我同陶渊明,远忆颜光禄。

得钱留酒家,醉卧江芜绿。

故人已贵身独贱,篱根枯死佳花菊。

孤鸿飞去鹦鹉洲,寄声高楼谢黄鹄。

使君本是洛阳人,尝怜酩酊铜驼曲。

休将玉笛城上吹,武昌老人听不足。

已知清音通九霄,定应悔说蕲州竹。

都会地,东南盛府堪记。

蓬莱缥缈十洲中,雉城拥起。

凭高一盼大江横,遥连沧海无际。

壁同众山翠倚。

赤龙、白鹞争系。

风帆指顾便青齐,势雄万垒。

越栖吴沼古难凭,兴亡都付流水。

画堂绮屋锦绣市,是洛阳、耆旧州里。

富贵荣华当世。

问昔年、贺老疏狂,何事轻寄平生、烟波里。

亭亭西樵峰,宛在南海湄。

日华丽仙掌,影漾金银池。

我昔扁舟纵长往,凌风浩荡烟霞想。

幽寻更欲探神奇,复向罗浮事仙赏。

仙家三十六洞天,罗浮敻与沧洲连。

丹霞射影四山静,群真环佩来翩翩。

蕊珠之峰数千丈,君时与我缘萝上。

水帘直下飞晴虹,万壑天风度流响。

山中刘郎司玉台,仙书授我琅函开。

心如明月炯虚照,身与浮云同去来。

此时会合那能再,尘土分飞忽三载。

我行奏赋登金门,君亦乘轺度淮海。

淮海迢迢烟树深,相思岁晚结愁心。

晴天万里碧云远,何由一寄还山吟。

山中洞房春寂寂,山中之人长叹息。

松花酒熟人不归,瑶草东风几回碧。

江天淡碧云如扫。

苹花零落莼丝老。

细细晚波平。

月从波面生。

渔家真个好。

悔不归来早。

经岁洛阳城。

鬓丝添几茎。

但病酒。

愁对清明时候。

不为吟诗应也瘦。

坐久衣痕皱。

曾约花间携手。

空忆洛阳耆旧。

道不相逢还却又。

海棠开厮句。

梅雪弄芳馨。

饯日迎辰契月蓂。

争着琴堂称贺处,娉婷。

满捧霞觞璨鲤庭。

鹤等更龟龄。

八十仙翁醉复醒。

好倩洛阳驰誉手,丹青。

乞与人间作寿星。

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

冲冲来往乘仙飚,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

考之溱洧功何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