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

1.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山川:山河。之:的。

3.共谈:共同谈赏的。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6.四时:四季。俱:都。

7.歇:消。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2.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13.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虽然平和却很自然,且立意高远;接着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不足五十个字,却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物和动物,各自跃然在目,不绝于耳;形态各异,却浑然一体,鲜活如生。阅读全文,则朗朗爽口,美文丽句脱口而出,顿时吐气如兰。“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归纳之句又回首返顾,使得全文前后呼应,上下贯通。就是最后简短的议论,也是言简意赅,切中文义。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诗人简介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2篇诗文

诗文推荐

当年玉立清扬,屋梁落月偏相照。

而今衰飒,形骸百丑,情怀十拗。

久已饰巾,尚堪扶杖,听山东诏。

尽后车载汝,营丘封汝,何必在、_溪钓。

晚悟儋书玄妙。

懒从他、钟离传道。

不论资望推排,也做五更三老。

宋玉多悲,唐衢喜哭,好闲烦恼。

问天公,扑断散人二字,赐龟蒙号。

九十日一夏,始终无缝罅。

拶到末梢头,有个好说话。

长扑梵志註九经,瞎眼波斯书八卦。

清夜沈沈,暗蛩啼处檐花落。

乍凉帘幕。

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

书难托。

尽交寂寞。

忘了前时约。

翠盆红药护觥筹。

风物似扬州。

春事一声杜宇,人生能几狐裘。

有山可买,有书可读,不愿封留。

一任东风辇路,群公苍佩鸣_。

君子蹈仁我,近自亲爱始。

当行岂顾留,千里犹举趾。

伯氏有东役,驾言适淮涘。

离西半球未及展,浊醪未及洒。

起视白日移,驱车一何驶。

遵涂骊唱发,春风落端绮。

义参成周作,辞追建安轨。

感此留滞迹,一诵三四起。

安得假羽翮,远慰心所企。

此志良未遂,洒泣詎能已。

帝德实广运。

车书靡不宾。

执瑁朝羣后。

垂旒御百神。

八荒重译至。

万国婉来亲。

地上断无秦世草,山中犹读汉时书。

手自栽培千个竹,身常枕籍一床书。

孤松郁涧底,老柏生石罅。

斗州汉水曲,着此健别驾,审固外体直,为仁正如射。

万事春冰融,所贵过者化。

雷园阳关酒,葵药纷娅姹。

加餐时寄书,相望无几舍。

一月天书两紫泥,朝持使节暮征西。

关中父老攀旗尾,阃外偏裨望马蹄。

行色欲侵边雪散,威声先压塞云低。

情勤佳客双延辟,令肃强兵倍训齐。

城堡此时归镇静,朝廷自昔重招携。

坐收勋叶光彝鼎。

入拜恩私宠介圭。

文武兼才缘已试,父兄前烈不难跻。

却惭主帅经三易,幕府徘徊守故栖。

斗城将军半段鑰,汉宫美人半额妆。

碧眼禅僧坐空室,花雨半床云半窗。

道如大路皆可遵,不间不界难为人。

卓哉圣人门,犹惜二三子。

冉求只向中道画,季路仅及升堂止。

穷山必到嵩华颠,穷水必极昆仑源。

若非身心实造诣,未免口耳空啾喧。

子归试取群书读,饱秣吾驹饭吾仆。

却将全体为渠说,荡出峨眉半轮月。

松漠骄无信,渔阳广聚兵。

移书侮中国,决意背齐盟。

直气轻轺入,英辞左衽惊,虏归烽火灭,宇县复升平。

官事未易了,且向酒边来。

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

但放平生丘壑,莫管旁人嘲骂,深蛰要惊雷。

白发还自笑,何地置衰颓。

五车书,千石饮,百遍才。

新词未到,琼瑰先梦满吾怀。

已过西风重九,且要黄花入手,诗兴未关梅。

君要花满县,桃李趁时栽。

绍天承业,继世立功。

帷帷屡屡,车书始同。

武扫氛雾,文垂日虹。

遗泽所及,孰知其终。

青山扪虱坐,黄鸟侠书眠。

亭亭西樵峰,宛在南海湄。

日华丽仙掌,影漾金银池。

我昔扁舟纵长往,凌风浩荡烟霞想。

幽寻更欲探神奇,复向罗浮事仙赏。

仙家三十六洞天,罗浮敻与沧洲连。

丹霞射影四山静,群真环佩来翩翩。

蕊珠之峰数千丈,君时与我缘萝上。

水帘直下飞晴虹,万壑天风度流响。

山中刘郎司玉台,仙书授我琅函开。

心如明月炯虚照,身与浮云同去来。

此时会合那能再,尘土分飞忽三载。

我行奏赋登金门,君亦乘轺度淮海。

淮海迢迢烟树深,相思岁晚结愁心。

晴天万里碧云远,何由一寄还山吟。

山中洞房春寂寂,山中之人长叹息。

松花酒熟人不归,瑶草东风几回碧。

白日寒无色,黄流涨未平。

云低催夕暝。

江浊污秋清。

尚觉物多累,敢期诗有声。

穷愁今至骨,书或似虞卿。

醉令难同社,仙鹅肯换书。

槎牙诗骨,想生来无分,史闱经幄。

呵护九关多虎豹,谁道去天一握。

奏赋两都,闻韶三月,雁远书难托。

一寒如许,蟾枝莫倚高擢。

空使满壑风烟,半村雪月,孤负梅花约。

渺渺愁予初度也,山B035同云垂幕。

鹤帐何如,牛衣无恙,麦陇占优渥。

不如归去,檐花深夜春酌。

自笑知公日据鞍,谁令生不近长安,此条太乐非清职,何物先生只冷官。

背日潢污犹鼎沸,隔唇喉舌亦灰乾。

五浆不馈寻常客,却作行人一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