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译文

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

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

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

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销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注释

这首诗取第三句诗中“风雨”二字为题,实为无题。

宝剑篇:为唐初郭震(字元振)所作诗篇名。《新唐书·郭震传》载,武则天召他谈话,索其诗文,郭即呈上《宝剑篇》,中有句云:“非直接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捐弃,零落飘沦古岳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天看后大加称赏,立即加以重用。

羁泊:即羁旅飘泊。穷年:终生。

黄叶:用以自喻。仍:仍旧,依然。

青楼:青色的高楼。此泛指精美的楼房,即富贵人家。

新知:新的知交。遭薄俗:遇到轻薄的世俗。

旧好:旧日的好友。隔:阻隔,断绝。

心断:意绝。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古时以产美酒闻名。《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便要了一斗八升酒独酌。后得常何推荐,受到唐太宗的赏识,授监察御史。

几千:指酒价,美酒价格昂贵。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是他在生命之火将要熄灭之前写下的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一开头就在一片苍凉低沉的气氛中展示出诗人的理想抱负与实际境遇的矛盾。《宝剑篇》是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所写的托物抒怀之作。诗借古剑埋土托寓才士不遇,磊落不平。后来郭元振上《宝剑篇》,深得武后赏爱,他终于实现匡国济世之志。这里暗用此典。意旨为自己尽管也怀有象郭元振那样的宏才大略和匡国济世的热情,却没有他那样的幸运,只能将满腔怀才不遇的悲愤,羁旅飘泊的凄凉托之于诗歌。首句中的“宝剑篇”,系借指自己抒发不遇之感的诗作,故用“凄凉”来形容。从字面看,两句中“凄凉”“羁泊”连用,再加上用“欲穷年”更加突出凄凉漂泊生涯的永无止境。但“宝剑篇”这个典故本身在读者脑海中引起的联想,却是在羁旅飘泊的凄凉中蕴育着一股宝剑尘埋的郁勃不平之气。

  颔联“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进一步抒写羁泊异乡期间风雨凄凉的人生感受。上句触物兴感,实中寓虚,用风雨中飘落满地的黄叶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与下句实写青楼管弦正形成一寂一喧的鲜明强烈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沉沦寒士与青楼豪贵苦乐悬殊、冷热迥异的两幅对立的人生图景。两句中“仍”“自”二字,开合相应,“仍”是更、兼之意。黄叶本已凋落,再加风雨摧残,其凄凉景象令人触目神伤。

  它不仅用写出风雨之无情和不幸之重沓,而且有力地加重渲染了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自”字既有转折意味,又含“自顾”之意,勾勒出青楼豪贵得意纵恣、自顾享乐、无视人间忧苦的情景。它与“仍”字对应,正显示出苦者自苦、乐者自乐那样一种冷酷的社会现实和人情关系,而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愤激不平,却是通过这种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在羁泊异乡的凄凉孤孑境况中,友谊的温暖往往是对寂寞心灵的一种慰藉,颈联“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引出对“新知”“旧好”的思念。但思忆反而给心灵带来更深的痛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诋毁,旧日的知交也关系疏远,良缘阻隔。两句中一“遭”一“隔”,写出了诗人在现实中孑然孤独的困境,也蕴含了诗人对“薄俗”的强烈不满。凄冷的人间风雨,已经渗透到朋友知交中,茫茫人世,似乎只剩下冰凉的雨帘,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温暖的角落了。

  惟一能使凄凉的心得到暂时温暖的便只剩下酒: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宿新丰旅舍。店主人只顾接待商贩,对马周颇为冷遇。马周只好取酒独酌。后来马周得到皇帝赏识,身居高位。诗人想到自己只有马周当初怀才未遇时的落拓,却无马周后来的幸运,所以只有盼望着用新丰美酒一浇胸中块垒。可是羁泊异乡,远离京华,即使想象马周失意时一样取新丰美酒独酌也不可获得,所以说“心断”。通过层层回旋曲折,诗人内心的郁积苦闷终于发抒到极致。末句以问语作收,似结非结,正给人留下苦闷无法排遣、心绪茫然的印象。

  题称“风雨”,是一个象征性的题目,象征着包围、压抑、摧残才智之士的冷酷的社会现实和社会氛围。但它又不单纯表现了人间风雨的凄冷,而是在表现它的同时透露了诗人内在的济世热情与热爱生命的热情。首、尾两联,暗用郭元振、马周故事,不只是作为自己当前境遇的一种反衬,同时也表露出对唐初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世济时的强烈要求。即使是正面抒写自己的孤孑、凄凉与苦闷,也都表现出一种愤郁不平和挣脱苦闷的企图,于是使得环境的冷与内心的热的相互映衬,获得矛盾统一。

背景

李商隐早年受知于牛僧孺党的令狐楚,登进士及第后又娶了李德裕党人王茂元的女儿。牛李党争激烈,李党失势,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长期执政,排抑李商隐,使他成为了党争中的牺牲品。虽然他自己并不愿攀附牛李集团的任何一个,但他却始终不能施展才具,实现政治抱负,一生四处漂泊寄迹幕府,穷愁潦倒。这首诗就抒写他凄酸的生活境遇。

诗人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38篇诗文

诗文推荐

至宝横道惊路人,明珠白璧天不珍。

风饕雪虐雨更打,委珠碎璧同泥尘。

天生人材怨不以,天亦何心及于尔。

不然明珠白璧当爱惜,忍使飘零至于此。

艾师艾师古中黄,肘有补注明堂方。

笼有岐伯神针之海草,箧有轩辕洪炉之燧光。

针窠数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铜人孔窍徒纷厖。

三椎之下穴一双,二竖据穴名膏肓。

百医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

金汤之固正捣穴,快矢急落如飞鸧。

梅花道人铁石肠,昨日二竖犹强梁。

明朝道人步食强,风雨晦明知阴阳。

老师药卷不受偿,何以报之心空藏。

施药胜施羊公浆,会有仙人报汝玉子成斗量。

岁之祥。

国之阳。

苍灵敬。

翠云长。

象为饰。

龙为章。

乘长日。

坯蛰户。

烈云汉。

迎风雨。

六吕歌。

云门舞。

省涤濯。

奠牲牷。

郁金酒。

凤凰樽。

回天睠。

顾中原。

五月半,农忙乱,插田心是秋成饭。

却道禾熟不临场,只麽任从风雨烂。

禅和子,一身了。

一身两眼对两眼,个中丝发初无间。

老狐涎尽复何疑,再坐盘中弓落盏。

岩岩千丈松,大厦不收拾。

已作涧壑卧,更困蝼蚁穴。

天果无意哉,问龟龟不食。

悲歌气填膺,白虹为贯日。

向来亡公子,后日九州伯。

奈何蕞尔曹,乃敢观裸浴。

士穷有如此,於君更心恻。

平生治国手,仅脱在陈厄。

三彭捃细故,二竖每明德。

闻之投袂起,此士岂易得。

可无不赀药,粉珠屑白玉。

奋髯呵不祥,有神嘿操戟。

欻然蛙腹裂,还我苍玉璧。

一尊欲寿君,怅念风雨隔。

平吴固奇烈,更谨盘水执。

君身则千金,斯文但一发,勉矣加餐饭,吾道係损益。

转招摇。

厚陵回望,双阙起岧峣。

晓日丽谯。

金爵上干霄。

风雨阕,夜宫闭,不重朝。

奉鸾镳渐遥。

玉京知何处,飞英衔恤,乱絮缠悲,春路迢迢。

缥缈哀音,发龙笳凤箫。

光景同,惨淡度岩邑,指河桥。

马萧萧。

络绎星轺。

拂天容卫,江海上寒潮。

万国魂销。

追昔御东朝。

开钿扇,垂珠箔,侍珰貂。

宝香烧。

散飘。

开仁寿域,神孙高拱,昆仑渤澥,玉烛方调。

一旦宫车晚,旋归泬寥。

九载初,如梦次,功得琼瑶。

风雨打黄昏,啼杀满山杜宇。

到得人间春去,问英雄何处。

桃红李白竞春光,谁共残妆语。

最是梨花一树,照谁家庭户。

||

惨惨凄凄秋渐紧,风雨更潇潇。

强把炉薰寄寂寥。

无语立亭皋。

客路十年成底事,水国更停桡。

苍鸟横飞过野桥。

人不似、汝逍遥。

宋玉应当久断肠。

满城风雨近重阳。

年年戏马忆吾乡。

催促东篱金蕊放,佳人更绣紫萸囊。

白衣才到共飞觞。

鲁连扬一策。

陈平出六奇。

邯郸风雨散。

白登烟雾维。

排云出九地。

陵定振五巵。

散礼风雨起。

风雨时若,自天降康。

稼樯滋殖,自神发祥。

彀我妇子,岂年穰穰。

报本严祀,齐明允藏。

石上足蟠,人间念乾。

秋生眼角,喜入眉端。

丘壑之身心磈磊,丛林之肝胆衰残。

澗月依稀,夜霜濯磨而气韵清白;

岩松偃蹇,朔雪湔洗而精神翠寒。

行脚屦败,住山篾宽。

点著破灶堕,呼回倒刹竿。

光阴催促三眠茧,风雨扪摩百战瘢。

影像受鉴,音声度垣。

寂默髑髅眼,光明赤肉团。

云锦舒春兮华容光燄,潮雷卷雪兮海口波澜。

挂拂之喝,拄杖之窜。

胡饼馒头有变通而绍祖供职,莲华荷叶没科臼而说禅判宦。

相随学步,莫似邯郸。

前年君去时,覆水坳堂中。

三年君不归,昨夜风雨惊破屋,不知生蛟龙。

壮士耻隐忍,拔剑刺溃痈。

三杯然诺许君死,鱼腹置匕首,直入吴王宫。

{护下乙}镡历火飞,吐气成长虹。

义名如皦日,英气凌秋风。

穗乎不得穫。

秋风至兮殚零落。

风雨之弗杀也。

太上之靡弊也。

山带雪而岁寒,水含月而夜阑。

对机转物,影草探竿。

游刃之牛解,烂柯之局残。

西风雨敛烟云净,北斗脚垂河汉乾。

乱花飞絮。

又望空斗合,离人愁苦。

那更夜来,一霎薄情风雨。

暗掩将、春色去。

篱枯壁尽因谁做。

若说相思,佛也眉儿聚。

莫怪为伊,底死萦肠惹肚。

为没教、人恨处。

便晴也是不曾晴。

不怕金吾禁行。

风雨动乡情。

梦灯火、扬州化城。

少年跌宕,谁家娇小,绕带到天明。

昨夜月还生。

但惊破、霓裳数声。

是夜月蚀。

千古峨眉月,照我别离杯。

故人中岁聚散,脉脉若为怀。

醉帽三更风雨,别袂一帘山色,为放笑眉开。

握手道旧故,抵掌论人才。

山中人,灶间婢,亦惊猜。

江头新涨催发,欲去重裴回。

世事丝丝满鬓,岁月匆匆上面,渴梦肺生埃。

酒罢听客去,公亦赋归来。

草非草,真非真。

柳之骨,颜之筋,欧张瘦硬可通神。

众体备,兼众美。

莫臻兴嗣书,无首亦无尾。

当年好事人,各欲徇所嗜。

割载同至定,得中固为喜。

莫将俗眼看,墨脱字已漫。

当年宝匣中,什袭几岁寒。

祗今烟云披,星斗尚阑干。

麟角凤觜毋轻弃,煎膠续弦端有冀。

君不见四窗宝此不宝他,固应落笔惊风雨,走龙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