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注释

①偏:一作“遍”。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②碛(qì):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

③回首:一作“回向”。月中:一作“月明”。

赏析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李益的这两句诗,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

背景

此诗作于德宗贞元元年(785)至四年间在杜希全幕中之时。此时李益入塑方节度使崔宁的幕府,随着崔宁在祖国边疆巡视时,感受到军队已经不复盛唐的雄壮豪迈,空余衰飒之气的遗憾,有感而发作出的诗篇。李益选取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以快如并刀的诗笔把它剪入诗篇,著成《从军北征》。

诗人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194篇诗文

诗文推荐

少年得意从军乐。

晚岁天教闲处著。

功名富贵久寒灰,翰墨文章新讳却。

是非不用分今昨。

云月孤高公也莫。

喜欢为地醉为乡,饮客不来但自酌。

但如王粲赋从军,莫为班姬咏团扇。

一襟忠谊气,数首北征诗。

,不许公卿见,徒为箧笥奇。

衔枚冲雪夜,击楫誓江时。

此志无人共,愁吟两鬓丝。

鞍马雄豪,绅驰骤,几年都付寻常。

边城岁晚,莲幕锦生光。

得意尊前一笑,遐冲具威凛秋霜。

人谁似,胸怀豁落,温雅更文章。

从军真乐事,功名那问,故国他乡。

笑熊非渭水,龙卧南阳。

从此鹏程高举,快天风万里无妨。

回首怅,穷途狂客,摇荡叹行藏。

江南无此一雄藩,稳称将军小踞蟠。

韬略世传天下少,棣华鼎峙帅臣难。

狂胡要使如灰灭,中国先须大头城,磨崖已辨中兴颂,洗眼西湖看北征。

猎猎西风九月寒,元戎缓带抚斋坛。

士腰弓箭翻云去,人拥旌旄夹道看。

振旅阵酣金柝静,从军诗落玉蜍乾。

南山不谓无嘉节,深惜贤玩燕安。

樽酒送征人。

踟蹰在亲神女。

日暮浮云滋。

握手泪如霰。

悠悠清水川。

嘉鲂得所荐。

而我在万里。

结友不相见。

袖中有短书。

愿寄双飞燕。

河图论阵气。

金匮辨星文。

地中鸣鼓角。

天上下将军。

函犀恒七属。

络铁本千羣。

飞梯聊度绛。

合弩暂凌汾。

寇阵先中断。

妖营即两分。

连烽对岭度。

嘶马隔河闻。

箭飞如疾雨。

城崩似坏云。

英王于此战。

何用武安君。

中岁远游踰剑阁,青衫误入征西幙。

南沮水边秋射虎,大散关头夜闻角。

画策虽工不见用,悲吒那复从军乐。

鸣呼!

人生难料老更穷,麦野桑村白发翁。

任翁何为穷,一性共癖左。

不妄取芥粒,甘似西山饿。

短褐结郭丝,犊鼻讵穿丝破。

当时北阮贫,矫枉几太过。

肯揭长竽头,恐亦是奇货。

岂惟宜跻升,抑自利顿挫。

济河不撷褰,秃尾正便坐。

迟行少前跋,趋急或后簸。

刀尺初与形,虮虱已相贺。

平生马鞍间,髀肉已稍磨。

此既身之章,十年共起卧。

必以狐裘易,顾我应难和。

子赋从军乐,城垆始烦瘅。

服之远行迈,百步无一蹉。

尔来玉泉老,以此劝勤怠。

犹忆当时庚岭前,传衣正是普通年。

问道未余衣下事,寥寥千载不相传。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斜。

狭斜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彩云飞下,有垂虹亭长,新词寄我。

豪气元龙楼百尺,生怕飓风吹堕。

旧院风流,新亭涕泪,寰抱空今古。

才人未老,准备逃禅真个。

劝君忍死须臾,千秋事业,我意怜才苦。

绝域从军功未建,收拾名山缃素。

弼教坊前,草桥门上,往事堪追溯。

东南文献,好烦一一将护。

从军度函谷。

驱马过西京。

山岑高无极。

泾渭扬浊清。

壮或帝王居。

佳丽殊百城。

员阙出浮云。

承露槩泰清。

皇佐扬天惠。

四海无交兵。

权家虽爱胜。

全国为令名。

君子在末位。

不能歌德声。

丁生怨在朝。

王子欢自营。

欢怨非贞则。

中和诚可经。

平凉歃血不濡齿,奚车辚辚临渭水。

一丸未及封函关,已复胡歌饮都市。

近闻移屯集岐下,战声日震长平瓦。

两军相持久未决,将军宝帐皆在野。

野田秋深风力劲,边云日满青泥岭。

三军雨立甲裳重,诸将露宿旃裘冷。

原头霜落黄芦,西风猎猎边亭寒。

从军之乐今有几,仲宣寄诗烦说似。

栉发凉天曙,含毫故国情。

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

忽起襜褕咏,因悲络纬鸣。

逢山即堪隐,何路可图荣。

揲策空占命,持竿不钓名。

忘忧如有待,纵懒似无营。

小径才分草,斜扉劣辨荆。

冷荷承露菂,疏菊卧烟茎。

谱为听琴阅,图缘看海帧。

鹭毛浮岛白,鱼尾撇波赪.庭橘低攀嗅,园葵旋折烹。

饿乌窥食案,斗鼠落书棚。

种豆悲杨恽,投瓜忆卫旍。

东林谁处士,南郭自先生。

分野星多蹇,连山卦少亨。

衣裾徒博大,文籍漫纵横。

兰叶骚人佩,莼丝内史羹。

鹖冠难适越,羊酪未饶伧。

倚啸微抽恨,论玄好析酲。

栖迟劳鼓箧,豪侠爱金籝.炼药传丹鼎,尝茶试石bP.沼连枯苇暗,窗对脱梧明。

未达讥张翰,非才嫉祢衡。

远怀魂易黯,幽愤骨堪惊。

砺缺知矛利,磨瑕见璧瑛。

道源疏滴沥,儒肆售精诚。

敢叹良时掷,犹胜乱世撄。

相秦犹几死,王汉尚当黥。

饮啄期应定,穷通势莫争。

髡钳为皂隶,谭笑得公卿。

浴日安知量,追风不计程。

尘埃张耳分,肝胆季心倾。

谕蜀专操檄,通瓯独请缨。

匹夫能曲踊,万骑可横行。

许国轻妻子,防边重战耕。

俄分上尊酒,骤厌五侯鲭。

静默供三语,从容等一枰。

弘深司马法,雄杰贰师兵。

朔雪埋烽燧,寒笳裂旆旌。

乘时收句注,即日扫欃枪。

武昔威殊俗,文今被八弦。

琮璜陈始毕,韶夏教初成。

芽孽群妖灭,松筠百度贞。

郎官青琐拜,使者绣衣迎。

帝道将云辟,浇波渐砥平。

学徒羞说霸,佳士耻为跉。

负杖歌栖亩,操觚赋北征。

才当曹斗怯,书比惠车盈。

谢氏怜儿女,郄家贵舅甥。

唯荒稚珪宅,莫赠景山枪。

贤彦风流远,江湖思绪萦。

讴哑摇舴艋,出没漾。

晚树参差碧,奇峰逦迤晴。

水喧揌紫芡,村响yw香粳。

荷笠渔翁古,穿篱守犬狞。

公衫白纻卷,田饷绿筲擎。

地与膏腴错,人多富寿并。

相欢时帖泰,独坐岁峥嵘。

唧啧蛩吟壁,连轩鹤舞楹。

戍风飘叠鼓,邻月动哀筝。

未得文章力,何由俸禄请。

和铅还搰搰,持斧自丁丁。

惊惧疑凋朽,功勤过屑琼。

凝神披夕秀,尽力取朝英。

蠹简开尘箧,寒灯立晓檠。

静翻词客系,闲难史官评。

天地宁舒惨,山川自变更。

只能分跖惠,谁解等殇彭。

项岂重瞳圣,夔犹一足cF.阮高酣麹糵,庄达谢牺牲。

齰舌无劳话,宽心岂可盛。

但从垆冶锻,莫受罻罗婴。

砚拨萍根洗,舟冲蓼穗撑。

短床编翠竹,低机凭红柽。

霜信催杨柳,烟容袅杜蘅。

桁排巢燕燕,屏画醉猩猩。

懒桧推岚影,飞泉撼玉琤.舟龙舟邛寻远近,握槊斗输赢。

枝压离披瓠,檐垂礧磊橙。

忘情及宗炳,抱疾过刘桢。

野馈夸菰饭,江商贾蔗饧。

送神抱瓦釜,留客上瓷觥。

举楫挥青剑,鸣榔扣远钲。

鸟行沉莽碧,鱼队破泓澄。

手戟非吾事,腰镰且发硎。

谅难求摽摽,聊欲取铮铮。

几叹虫甘蓼,还思鹿美苹。

愁长难自剪,歌断有谁赓。

未去师黄石,空能说白珩。

性湍休激浪,言莠罢抽萌。

地僻琴尊独,溪寒杖屦清。

物齐消臆对,戈倒共心盟。

丝曳灵妃瑟,金涵太子笙。

幽栖胶竹坞,仙虑驿蓬瀛。

想像珠襦凤,追飞翠蕊莺。

雾帘深杳悄,云磬冷敲铿。

箓字多阶品,华阳足弟兄。

焚香凝一室,尽日思层城。

匿景崦嵫色,呀空渤澥声。

吾当营巨黍,东去射长鲸。

红绿烟村惨淡,市井初经虏。

舍馆人家,凄凄但尘土。

依旧春色撩人,柳花飞处,犹听几声莺语。

黯无绪。

匹马三游西楚。

行路漫怀古。

可惜风月,佳时尚羁旅。

归处应及荼コ,与插云鬓,此恨醉时分付。

从军去筑城,不如困长征。

从军去掘暂,不如鏖血战。

古今征战立奇功,貂蝉多出兜鍪中。

徒教力尽锸与杵,主将策勋士卒苦。

君不见每调一军役百室,一日十人戕六七。

草间髑嵝饲蝼蚁,主将言逃不言死。

又调春草碧词见遗,以识会合之意,情文悃欢,溢於言表,惠至渥也。

辄依芳韵,庸写下忱,为先施之期谢云儒冠不解明韬略。

底处是生涯,云门约。

无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

岁暮且归来,情如昨。

故人几度传心,曾烦手削。

门外见仙槎,须停泊。

老来岁月无何,乞与刀圭九还药。

三岛景长春,寻具乐。

铁心道人吹铁笛,大雷怒裂龙门石。

沧江一夜风雨湍,水族千头啸悲激。

楼头阿泰聚双蛾,手持紫檀不敢歌。

吕家律吕惨不和,换以红牙尺八之冰柯。

五丝同心结龙首,曾把昭阳玉人手。

只今流落已百年,不省愁中折杨柳。

道人吹春哀北征,宫人斜上草青青。

吴儿木石悍不惊,泰娘苦独多春情,为君清泪滴红冰。

玉骢已向关头路。

待携取、功名去。

慷慨不歌桃叶渡。

囊书犹在,剑花未落,富有经纶处。

从军缅想当年赋。

纵局局翻新只如许。

但恐归来秋色暮。

薰炉茗碗,葵根瓠叶,落莫灯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