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赠范晔诗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折花 一作:折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译文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

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注释

⑴《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诗。”唐汝谔《古诗解》则云:“晔为江南人,陆凯代北人,当是范寄陆耳。”这里用《赠范晔》题,乃暂从旧说。范晔:字蔚宗,顺阳山阴(今河南省淅川县东)人,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

⑵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

⑶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⑷“聊赠”句:赠: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

赏析

古今吟咏岭梅诗词不下千章,最早的是晋代陆凯《赠范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直隶南雄州志》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即取折梅逢驿使诗语。该驿曾经宋绍兴知州李岐重修。清道光知州戴锡纶有《寄梅驿》诗云:“一枝春可当人情,投赠南州艳此清。妙是不登供帐例,香风千古被征行。”

  陆凯是三国时人。《三国志.陆凯传》载:“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也。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又《三国志.孙权传》载:“赤乌四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赠范哗》寥寥2 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

  范晔是谁?南北朝刘宋时有个编写《后汉书》的范晔,但他距三国近200年,肯定不是这个范晔,而是三国另一个范晔。有的人则认为范哗是刘宋时的范哗,而陆凯不是三国吴的陆凯,而是刘宋时的另一个陆凯。熟是熟非,有待考证。

  陆凯这首诗不过二十个字,却包含无限的诗趣和感情。当陆凯怀念范晔的时候,为了表达高洁与纯挚的感情,特地折取一枝梅花,托传递书物的信使带给范晔,所谓陇头人,因为范晔时在陕西长安,陇山在陕西陇县,所以用陇头人以代。不言而喻,陆凯折花遥赠之地是江南,江南的梅花是驰名于世的。隐居西湖的林逋有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正是江南梅花神韵的写照。江南是文物之邦,物丰文萃,但陆凯认为别的礼物不足以表达他对范晔的情感,所以说江南没有什么可贵的东西堪以相赠,唯有先春而至为报春讯的梅花是最适当的,因而遥遥千里,以寄思慕之情,而梅花也象征他们之间的崇高友谊。大概人陆凯赠诗开始,“一枝春”就成为梅花及赠别的代称了。可见影响的深远。唐宋以下历代诗人都有类似的吟咏,刘克庄写道:“轻烟小雪孤行路,折滕梅花寄一枝”,是袭取了陆凯的意境;高启写道:“无限春愁在一枝”,是套用了陆凯诗以寄托感情。后来连唱曲的词牌也取了《一枝春》的曲名。《武林旧事》就曾记有一段故事:“除夕,小儿女终夕嬉戏不寐,谓之守岁,守岁之词虽多,极难其选,独杨守齐《一枝春》最为近世所称。”可见一首小诗也有传世的艺术魅力。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曾敏之)

诗人简介

陆凯(?―约504年),字智君,陆俟之孙,北魏代(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人,鲜卑族。是南北朝人。《魏书》有传。► 1篇诗文

诗文推荐

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

东家近新富,满地布苔钱。

玉友避嫌,竹奴专宠。

听官丐闲,诗勇不将。

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

扁舟几日为诗留。

老景人怀一羽轻。

叔子拟度骅骝前。

我生本江湖,岁月不可算。

采药游名山,所历颇萧散。

一逢巢居翁,见谓於我馆,酌泉啖松柏,每得造膝款。

行道不自力,残发日已短。

海山故不远,谪限何时满?

王家碧香酿,刘尹建安诗。

罗衣还怯东风瘦,不似少年游。

匆匆尘世,看看镜里,白了人头。

片时春梦,十年往事,一点诗愁。

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

朝止阊阖宫。

暮蔂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

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

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

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余照。

淹留且晞发。

殿陛程文被十行,要搜鲠论献朝堂。

点头只欠饶三好,强项须教受一章。

耿耿古心憎肮脏。

茫茫俗眼笑荒唐。

大官羊肉非吾羡,一筹藜羹劣可尝。

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

流芳不待龟巢叶,(唐人以荷叶为酒杯,谓之碧筒酒。

)扫白聊烦鹤踏枝。

醉里便成欹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

马军走送非无意,玉帐人闲合有诗。

万亿及秭,物其旨矣。

此邦之人,云胡不喜。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

如何不思,荒恣是为?

上下隔塞,人神怨奰;

敖恶无厌,不畏颠坠。

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

如何反是,以为乱矣?

宠邪信惑,近佞好谀;

废嫡立庶,忍为祸谟。

叩槛出鱼鳖,诗成一笑粲。

江湖性终在,平地难久居。

渌水雨新涨,扁舟意自如。

河身萦疋素,洪口转千车。

愿言弃城市,长竿夜独渔。

懒思久废诗,拨不堪酒。

强颜水石间,滥迹宾主后。

不知白浪翻,但怪青山走。

莫随使车尘,岂畏严城斗。

晦公词翰妙天下,可见元无一点尘。

为问争珠谁得者,须还真心趯倒净瓶人。

周邦咸喜,式歌且舞。

于时语语,厥声载路。

劳生扰扰疾如风,急杀三彭及五虫。

不使狐狸侵药灶,须教龙虎守真空。

鼎中宝物时添火,腹内婴貌转丰。

善女善男寻此语,莫贪花酒堕迷中。

公之相攸,孔乐于许。

其原朊朊,其川于于。

有芃禾麻,有京稷黍。

薮焉麋麕,渚焉鲂鱮。

有李有桃,有柘有檀。

树我之园,令居则安。

长思浣纱石。

空想捣衣砧。

临卭若有便。

为说解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