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注释

⑴不第:科举落第。

⑵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⑶杀:草木枯萎。《吕氏春秋·应同》:“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

⑷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赏析

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以菊花为题材的咏物诗。其中,《题菊花》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这首《不第后赋菊》的境界比《题菊花》更雄伟、豪迈。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第四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笔势刚劲,格调雄迈,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对后世许多有志之士的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背景

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诗人简介

黄巢(820~884年),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过人胆识,最终取代王仙芝而成为这场大起义的总领袖。由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 4篇诗文

诗文推荐

肉*花糕酒*油。

肥躯润已那休。

儿女共嬉游。

金银财宝,垒似山丘。

何不道前程将不去,限终鬼使来勾。

方悟平生总错,点头点头。

悔恨无

天地锺奇秀,山泽有儒仙。

词锋前驱万马,三度奏捷菊花天。

信是文场敏手,如把枭卢对掷,高叱便回旋。

一点英雄气,四顾浩无边。

长羡君,先我著,祖生鞭。

今朝尊酒持劝,岂特颂长年。

要入兰宫妙选,共向集英殿里,玉陛听胪传。

姓字标黄甲,香墨照人鲜。

风急雁声高,露冷蛩吟切。

枕剩衾寒不耐烦,长是伤离别。

望得眼儿穿,巴得心头热。

且喜重阳节又来,黄菊花先发。

四时皆有司花女。

杪秋犹见花如许。

想得紫金丹。

工夫造化间。

春莺留弱羽。

更渍蔷薇露。

莫取落英餐。

留供醉眼看。

恰好菊花前二日,寿星高照秋天。

堂前王母鬓方玄。

怀中娇凤小,已解祝公年。

如此生涯如此屋,看看海亦成田。

闲中多把酒杯传。

长生无别诀,放下是神仙。

海上风流荔枝国,人间潇洒菊花天。

空山岑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

伴我悠悠过闲日,怜渠灼灼媚穷秋。

清香但欲持供佛,醉舞何妨插满头。

此生萍梗难前料,知复明年相见不

西风吹冷沈香篆。

门掩小晴红叶院。

卧看黄菊送重阳,露重烟寒花未遍。

衰翁病怯琉璃簟。

日日愁侵霜鬓短。

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

问篱菊,何事秋香欠春馥。

渊明岁岁走征途,冷落重阳谁采劚。

欲掩香帏论缱绻。

先敛双蛾愁夜短。

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须臾放了残针线。

脱罗裳、恣情无限。

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愁人坐狭斜。

喜得送流霞。

跂窗催酒熟。

停杯待菊花。

霜风乱飘叶。

寒水细澄沙。

高阳今日晚。

应有接{罒/离}斜。

又是春来虚不空。

今朝斗撮和风。

使我得飘蓬。

前游云水,大路长通。

虽是心慵身莫懒,但予好药名芎。

服了身轻体健,积功积功。

须上穹窿

酬佳节,争赏菊花忙。

尽说陶潜深得趣,孟嘉落帽兴偏长。

终久落空亡。

马风子,别有好风光。

阳里养阳阳养处,水牛牵向牧牛场。

永永庆重

九月九,重阳节。

不向东篱赏菊花,只点茱萸茶一啜。

苦涩难尝舌如{上绝下力},更吞栗棘蓬肝肠裂。

且道陶渊明,还曾知此味麽。

莫说莫说。

要识长生辈赤松。

朱颜和绿发,正丰茸。

当年今日堕仙宫。

佳气郁,香霭菊花风。

一醉拚升钟。

小槽新酿美,玉泉浓。

酒酣诗思浩无穷。

云烟烂,题破锦笺红。

广寒蟾影开云路。

目断愁来处。

菊花轻泛玉杯空。

醉后不知星斗、乱西东。

今宵入梦阳台雨。

谁忍先归去。

酒醒长是五更钟。

休念旧游吹帽、几秋风。

去岁越王台上饮,席间二客如龙。

凭高吊古壮怀同。

马嘶千嶂暮,乐奏半天中。

今岁三家村市里,故人各自西东。

菊花时节酒樽空。

可怜双雪鬓,禁得几秋风。

菊花又折。

今年真是龙山客。

杯行潋滟新醅白。

一醉相欢,莫便话离恻。

从教破帽频欹侧。

楼头霜树明秋色。

凭高待把疏星摘。

天近风清,不怕暮云隔。

自披五戒如来佛,十年面壁坐天目。

归来满袖唯白云,徒得声名喧世俗。

碧玉嶙刚烟雾堆,凿开混沌加架突兀。

不鞭而来争献助,斩木指囷人不惜。

僧寮佛屋俱落成,撑空只欠涂金碧。

精庐不独为安身,海纳诸方禅悦食。

上人湛然一太虚,直觉端由真净得。

是心已证涅槃心,妙处岂容言语诘。

故於题扁发其机,要使人人个中觅。

学徒释侣有能然,从兹作祖而成佛。

大展坐具阐道场,胜地名山须卓锡。

法筵乃见龙象尊,天池且作鹍鹏息。

书来谓逮菊花期,莲社绅緌应毕集。

远师如肯致渊明,亦拟袖香跻丈室。

此药神功别有方。

专医五脏膏盲。

一服下随汤。

即时传透,便得安康。

更便真玄推妙诀,诸公子细消详。

养气全神保固。

寿长寿长。

永处清凉